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2024年09月12日09:00:24 搞笑 1584

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针对锦州战事做出了新的部署,在侯镜如未到锦西的情况下,他选择让54军军长阙汉骞先指挥东进兵团的4个军立即增援锦州。

随着这道命令下达,东进兵团开始继续向锦州进军。东北野战军接到消息后,林总等人立即意识到眼下战局的关键,就在塔山的得失。

塔山名为山,实际上只是一个小村庄,这里最高点白台山海拔也只有261米。塔山虽然小,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国民党大军要增援锦州,无论是走公路还是铁路,都必须要经过塔山。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于是,四野领导班子立即下令,要求2兵团司令程子华等人率部队迅速向塔山集结,守住塔山,无疑是此战的关键。可摆在程子华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小小的塔山,根本就无险可守。

自古以来用兵都与地形密切相关,战争若是能抢占有利地形,甚至可以靠着险要以少胜多。对于阻击战来说,若要成功挡住敌人,更应该利用地形。

程子华带着大家勘察了塔山周围的地形,对于如何守卫塔山,众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主流的观点认为:自然先占据高点白台山,在这里建立防御工事,居高临下能够有效阻挡敌军;还有人表示:应当固守塔山堡,那里虽说是大片的平底,却控制着铁路、公路。

双方的争论,让程子华等人需要做出抉择,有趣的是,另一场人们熟悉的阻击战,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

蜀汉主帅马谡同样面临着高点与平地大路的选择,在1720年前马谡按照兵法选择了险要的高点,结果却输得一塌糊涂。可马谡的选择也不无道理,平地扎营无险可守,想要阻击敌人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最终,程子华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选择,即:让2兵团以正面的塔山堡为防御的重点,直接“在平地修筑工事”阻击敌人。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既然无法依靠险要,那就必须要修筑能抵挡敌军的防御工事,2兵团的战士们迅速开始行动,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4纵,在三四天的时间内就修筑了各种掩体2600多个,挖掘交通壕9500米,还挖了6公里的反坦克壕。

守卫塔山的部队分为不同的梯队,同时战线还有专门的预备队,为了有效阻挡敌军,2兵团还将炮兵集中起来,组成了两个炮兵群。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塔山的部队很快就迎来了敌军的进攻。

国民党东进兵团迅速对解放军的防线展开攻击,急于增援锦州的部队,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了铁路与公路的平坦地区。

国军的动向,也印证了程子华等人的判断,敌人虽然集中兵力在平坦地区展开猛攻,但早有准备的解放军,迅速将他们打退。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集中在一起的炮兵群,成功将敌人的阵型拦腰截断,防线上的战士们则趁机利用火力压制敌人。被分割的国民党军队进退两难,很快就在解放军不断打击下彻底溃退。

恼羞成怒的敌人,迅速组织了新一轮的进攻,解放军也很快意识到当前防线存在的问题。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将大家修筑的工事打坏了,4纵的第一反应就是工事没修好。

当天晚上,4纵将士们就开始抢修工事,和之前不同,这次大家针对敌人的状况,开始有针对性修筑工事。部队将堑壕挖到1.5米深,战壕内还专门挖出了烟斗式的单人掩体,敌人的炮火过来,战士们就躲入这种掩体,除非炮弹落到壕沟里,否则就伤不到里面的人。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同时,壕沟前面布上铁丝网、鹿寨、地雷,阻碍国民党军行动。地堡上盖两层枕木,垫着1米多厚的泥土,以防御国民党军重炮。地堡外围伸出几条壕沟,便于出击消灭冲到跟前的国民党军。

经过这一轮的整修,防御工事变得更加坚挺,随后国民党军依靠着火炮,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然而解放军的工事坚不可摧。

战士们依托着工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为了迷惑敌人,部队还专门挖了许多假工事,让它们暴露在外吸引敌人的攻击,尽可能保护真工事。

国军为何拿不下塔山?程子华用一秒招,给1720年前的马谡上了一课 - 天天要闻

最终靠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出色的工事,以及广大解放军战士悍不畏死的精神,塔山阻击战取得胜利。显然,这也是一场能载入教科书的阻击战。

同样没有地理优势,但程子华却凭借着出色的军事能力,好好给马谡这些纸上谈兵的人上了一课,原来阻击不一定非要依靠险要,平地阻击战抓住机会一样能取得胜利。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 天天要闻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63岁男,因“听幻觉半个月,加重伴头痛3d”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听幻觉,表现为听到鹅叫、鸡叫和人们之间的交谈声,伴不自主发笑,并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障碍,不能配合入院检查及治疗,偶有冲动...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 天天要闻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文旅、杭州日报“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享有“东方狂欢节”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
嗨,88了六月 - 天天要闻

嗨,88了六月

今天6月份的最后一天。2025年又过去一半了。回首这一个月,似乎啥也没干,可时间就像指缝的沙悄然而逝。6月1日儿童节,妞姑姑过来被俩妞儿拉去商场买了期待已久的谷子,吃了酸奶冰淇淋喝了奶茶。四不像玩偶6月父亲节,斥资买了一个榴梿共享,给老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