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从南宋写到了元朝末年,无论是历史跨度之广还是出场人物之多,在武侠小说界里都是极其罕见的。
加之主角郭靖、杨过、张无忌性格脾气、武功配置各不相同,三位主角的情感之路也是大相径庭,因此《射雕三部曲》可以说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流传度最广的一套武侠巨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单单主角的形象深入人心,《射雕三部曲》涌现的配角同样给读者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好比东邪黄药师,他乃五绝之一的东邪,在射雕时代屡屡亮相。到了神雕时代,黄药师又在华山之巅和郭靖、杨过并列为新五绝之一。
在完结篇《倚天屠龙记》里,黄药师并未有正式登场的机会,不过根据金庸留在原文里的设定来看,听闻女儿黄蓉战死襄阳城,黄药师不但没有冲进城内替女儿、女婿报仇雪恨,反而转身离去,这又该如何解读?
一、东邪黄药师
单单从绰号上来看,初读《射雕英雄传》的读者都会误认为黄药师是书中的反派,只因他的“东邪”能和欧阳锋的“西毒”相得益彰。
随着剧情不断地发展才知道,黄药师虽然离经叛道、狂傲不羁,实则却是一个极其看重家国大义、忠臣孝子之人。
因此在神雕的末尾我们会看到,当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人在襄阳城同蒙古鞑子浴血奋战之时,黄药师也加入到了驱除鞑虏的队伍中。

黄药师早年对琴棋书画以及五行八卦颇有研究,历经数年的钻研,黄药师从五行八卦里悟出了一套阵法,他手举旗帜,指挥襄阳城士兵摆起阵法,杀得蒙古鞑子人仰马翻、惨叫连连,看得读者们拍案叫绝、啧啧称奇。
随着蒙古大汗蒙哥被杨过用飞石击毙,郭靖率领兵马一路冲杀,最终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随后群雄在华山之巅有了一场口头比武论剑,新五绝就此横空出世。
你可能会问,第三次华山论剑后,黄药师会去哪里?是跟着女儿、女婿同住襄阳城么?
二、后世江湖
我们知道黄药师是一个喜欢清静的古怪之人,当年郭靖和黄蓉成婚之后,两夫妻在桃花岛共筑爱巢,可谓是如胶似漆。然而黄药师却嫌吵闹,书中是这么写的,黄药师性情怪僻,不喜热闹,与女儿女婿同处数月,不觉厌烦起来,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另寻清静之地闲居。径自飘然离岛。黄蓉知道父亲脾气,虽然不舍,却也无法可想。初时还道数月之内,父亲必有消息带来,哪知一别经年,音讯杳然。黄蓉思念父亲和师父洪七公,和郭靖出去寻访,两人在江湖上行走数月,不得不重回桃花岛,原来黄蓉有了身孕。
这样分析看来,眼见杨过、小龙女走下华山,黄药师也和群雄作揖告别,继续云游四海、潇洒人生。尽管郭靖黄蓉一再挽留,希望黄药师能搬到襄阳城来一同居住,但黄药师独来独往惯了,哪里会答应女儿女婿的请求。

只见黄药师袍袖一挥,大步流星地走下华山,他的背影渐渐缩成一个小黑点,直到消失不见。
可谁能想得到,蒙古历经此役虽然元气大伤,但却历经13年的养精蓄锐再次强大了起来。只见十万蒙古兵马在忽必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朝中原进发,最终将襄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这样写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可见郭靖黄蓉在金庸笔下有一个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结局。奇怪的是,黄药师听闻了女儿女婿战死的噩耗之后,为何反而转身离去?
三、转身离去
在古代,交通和信息都极为不便,襄阳城破数月之后,听闻了噩耗的黄药师这才停下了云游四海的脚步。
然而黄药师并没有奔赴襄阳城替女儿女婿报仇雪恨,他反而转身去了桃花岛。可别以为这是笔者的无中生有,我们一起听听黄药师自己说过什么。

那时郭襄被金轮法王俘虏,绑在了高台之上。金轮法王的用意很明显,试图以郭襄作为要挟,让郭靖出城投降。不过金轮法王显然低估了郭靖,郭靖可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他岂能为了自己的女儿而抛下襄阳城?
金庸是这么写的,郭靖与黄药师发兵之际,城中本来也已严加戒备,以防敌军乘隙偷袭,那知高台前的敌军居然如此悍勇顽抗,而蒙古大汗竟不顾高台前两军相持,亲身涉险攻城。郭靖心想:救女事小,守城事大!大声道:“岳父,咱们别管襄儿,急速回袭敌军后方。”黄药师回头望去,见火焰渐渐升高,国师正自长梯上一级级走下,高台顶上只余郭襄一人,他岂不明这中间的轻重缓急,郭襄一人如何能和襄阳全城的安危相比?只得长叹一声:“罢了!”命旗手挥动青旗,调兵回南。
你看,郭襄有小东邪之称,长得又和外婆冯蘅极其相似,是黄药师最疼爱的外孙女。可危急关头,黄药师也深知“舍得”二字,于是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同理,黄药师睿智机敏,他也早料到了女儿女婿的战死襄阳的结局,只因南宋日渐腐败,襄阳城粮草援兵捉襟见肘,对行军打仗颇有研究的黄药师岂会看不出来?
此外,黄药师虽然极其看重家国大义,但绝不是一个“愚忠”之人,因此黄药师不会为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做无谓的牺牲,倒不如重返桃花岛落叶归根。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