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实验曝光,自热火锅变微型热炸弹,有些人可能会不小心遭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不愿意排队几个小时吃一顿火锅,但是他们又怀念火锅的味道,于是一种网红“自热火锅”应运而生。这种自热火锅不用火、不用电,只需一瓶水就能让你吃到香气四溢的火锅。然而,很多人不清楚自热火锅的风险源,导致它变成一个“微型热炸弹”,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自热火锅原理

自热火锅中除了包含我们所需的食物和酱料外,它还有一包加热包,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这是用来产热的材料。生石灰的主要化学式是CaO,将含有碳酸钙的石灰岩在窑中以900摄氏度煅烧就能得到它。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它经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与水反应会生成熟石灰(化学名氢氧化钙),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

当我们把水加到自热火锅的生石灰上,然后盖上盖子之后。它们的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递到食物上,只需稍等几分钟我们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火锅。

自热火锅的危险源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安全日,央视邀请了消防员做了一个实验。在自热火锅工作期间,消防人员用胶带把盖子的出气孔堵住了。不到5秒钟的时间,自热火锅的外包装便开始膨胀,最后它竟然爆开了,把盖子弹飞了出去,里面的热水也喷洒了一地。根据消防人员的介绍,热水的温度可以超过100摄氏度,而蒸气的温度可以达到200摄氏度。如果我们刚好处在自热火锅身边,那么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些滚烫的液体和气体,必然会造成大面积烫伤。

当我们不小心堵住盖子的出气孔时,自热火锅此时已形成密闭的空间。此时,里面的水会一直沸腾成水蒸气,这就增大了火锅内气体的压强。压强越大,水的沸点就越高,就像高压锅一样,此时水的温度已经超过了100摄氏度。气体的温度也会随着升高,根据气体的盖-吕萨克定律,温度越高则压强越大,此时压强的增加又变得更加恐怖了。当内外压差大于自热火锅盒子的承受能力时,它就会爆开,喷溅出里面的液体和气体。

紧接着,消防员做了一个更极端的实验。他把装生石灰的袋子拆开,把生石灰直接倒进了矿泉水中,然后拧紧了盖子。我们看到了瓶子在压力的作用下,直径变大为原来的三倍,最后它也是直接炸开了。

自热火锅的其它注意事项

除了注意不要堵住盖子的出气口外,自热火锅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包装盒的底部,有一个水位上限的标志,我们加水时记住不要超过它。而且,我们也只能往里面加冷水,而不能加热水。因为热水可能会导致反应更加剧烈,水可能会剧烈沸腾,引发危险。

我们也不要把自热火锅放在玻璃餐桌上,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必须加一个隔热垫。我们知道自热火锅的热源处于底部,当它的底部和玻璃接触时,那一部分玻璃就会变热。热胀冷缩是众所皆知的道理,那一部分变热的玻璃会膨胀,可是却被其它部分的玻璃束缚住,这就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如果这个力过大,那么玻璃的最后结果只能是爆裂,这就威胁到人的健康了。

最后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场合都可以携带自热火锅。从民航角度来看,它的发热包属于易燃固体,是不能随身带上飞机,也不能办理托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