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前的信号

来源:网叔点财

昨天聊了加仓方法,有人留言:

“写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干嘛?直接告诉我们要不要买不就完了?反正这些专业上的东西,真正看进去的也没几个。”

说实话,网叔看到这些话挺震惊的。

投资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也可能是大部分人这一辈子接触过风险最高的事。

如果连这件事,都没有一点点耐心去了解其中的核心逻辑,学习一些科学有效理念和方法,那你干脆就别做投资,因为注定会是韭菜。

没有准备好,就先学习,钱不入急门啊!

即便你没耐心学,不愿意学,也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学啊。

最近很多文章,核心逻辑多和专业内容多了,一不小心就写成了长篇大论。

然后阅读量呢?就了了。

网叔知道给疯子以疯狂的理由,更容易封神。斩钉截铁说言之凿凿的答案更受欢迎,更像个财经意见领袖,更能吸引流量。

但是网叔做不到,因为那是时间下的毒药,结局必然是毒发身亡。

写长,因为网叔“用心”,

希望讲的更清楚一点,希望你能了解每个行业,每个投资产品背后的点点滴滴,它们的风险,它们的机会。

在看到机会的时候,要想到风险。在看到风险的时候,也不要忽略机会。

然后量力而为,赚自己能承担风险的钱。

仅此而已。

网叔一个小小的自媒体,能帮大家的,也大概也就如此。能不能帮到,看你的悟性,看你是否能沉下心,去理解,去理会。

如果看了文章有什么问题,经过自己思考之后还不理解,也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网叔虽然挺忙,但看到大家的共性问题,会优先通过文章来回答大家的困惑。

1.0

聊聊美股

最近美股持续大跌,1 个月不到,纳斯达克跌了8.7%。

龙头股跌幅更大:

特斯拉高点回撤-43.31%,英伟达-22.38%,谷歌-15.06%……

昨天有朋友问网叔,能不能聊聊美股?

大家的心思,网叔当然明白,其实就是想听网叔聊聊:

美股为什么跌这么狠?现在到什么位置了?后面要怎么办?

既然点赞的朋友这么多,网叔今天就来帮大家梳理一下美股的情况。

1、美股到底怎么了?

美股大跌的原因,网上各种解读五花八门。

什么特朗普关税政策、失业人数处于较高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于预期……

不过在网叔看来,这都是表面原因,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导火索”。

这种坏消息天天有,尤其是建国同志这一届,各种幺蛾子肯定少不了。

如果我们天天盯着这种消息做投资,永远晚别人一步,也永远不可能赚钱。

美股大跌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一个字——贵!

资本市场,贵就是原罪。

要是现在美股PE只有10倍,你会发现,所有的消息都可以被解读为为——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波大跌前(二月底)的美股有多贵?

我们看这张图:

所有指数都在中位数以上,道琼斯甚至接近最高值

再看绝对值,基本上都是30-40倍的PE。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

10年期美债收益率4.23%,

美股的盈利收益率:标普3.65%、纳斯达克2.4%、道琼斯3.23%。

相当于你在美股冒着巨大的风险,拿到的收益还不如无风险收益率!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就好比你老老实实坐办公室上班,朝九晚五,一个月能拿1万。

你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特技演员,还是996的那种,一个月只能拿8千。

换你你会选哪份工作?

和美国自己的无风险收益率比完了,我们再看看横向比较:

我A:宽基指数差不多12 倍

港股:恒生科技也只有23倍,其他妥妥的10倍。

个股来说,也是如此。

都是龙头车企:特斯拉 vs 比亚迪

都是蓝筹龙头:苹果vs美的

都是电商+云:亚马逊vs阿里

过去,投资人盲目的认为,只要是美国的,就是有确定性的,就是好的。

特朗普上台以后,一连串的“胡搞瞎搞”,

让世界看清楚,美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既然大家都差不多,你还那么贵就没道理了。

美国难道没有明白人吗?

有,巴菲特。

网叔想起1999年,大家对巴菲特冷嘲热讽,觉得巴菲特没有上车互联网,已经是落伍的老家伙了。

当时,美国著名杂志《巴伦周刊》甚至直言:

“30多年无敌的投资成功后,沃伦·巴菲特可能在失去他的魔力。”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纳斯达克短短两年多暴跌近80%。

今年是巴菲特掌管伯克希尔第 60年。

每一次巴菲特现金量创新高的时候,都是美股的高点。

今年,现金又创新高了。

网叔印象里,巴菲特前两次现金持有量新高,恰好也是美股走到估值区间上沿的时候,一次是 2000年科网泡沫,一次2008年金融危机。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比较清楚了:

第一次,从2000年3月10日高点到2002年10月9日的低点,纳斯达克指数跌了77.9%

第二次,次贷危机发生后,整个市场跌幅超过50%。

现在,是第三次……

当然,巴菲特也并不总是对的,他现金持有量新高也不意味着一定是见顶了,

但老司机毕竟是老司机。

他在这个位置上做出这种选择,肯定有他自己看到的内容,

我们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等着什么事情发生。

美国这个国家,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美国连美联储都是私人公司,美国是没有国家队这个角色的。

伯克希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美国的国家队。

有人问网叔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抄底美股?

网叔大胆的说:你看伯克希尔开始大规模进场了,大概就是见底了。

股市是一场开卷考试。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完全可以抄作业。

这种关键人的关键行为,有的时候就是见底的标志。

当下面对美股回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美股汇聚了全球最顶尖,最赚钱的一批优质企业,投资价值毋庸置疑。

但再好的资产,如果太贵了,也就没那么好了。

如果你现在还没上车,那网叔的建议,核心就一个字——等。

好饭不怕晚。

前面我们也说了,现在的美股只是正常回调,目前美股的估值依旧偏高。

如果出现黑天鹅,再出现关键反转信号(比如伯克希尔进场),那么就是我们布局美股的重要时机。

这里要注意,美股和A股还不太一样。

A股的熊市,基本上都是漫漫长熊。

美股因为本身市场机制足够成熟,机构占比较高,没有涨跌幅限制,所以跌起来往往也很快,短则几个月,一个季度,长则半年一年就能调整完毕。

网叔也会密切关注美股,后面一旦出现机会,会及时和大家分享。

2.0

分享一个AI投资的思路

今年两会,人工智能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支持力度,不言而喻。

甚至,近期各地都已经有AI公务员上岗营业了。

AI已经成为我们新质生产力的代名词。

今天,陆续有朋友留言:

怎么把握人工智能的投资机会?

网叔认为,在这种行业景气度非常高,但真正落地方兴未艾的产业中早期,

想要稳稳把握住AI发展的大浪潮,不被甩下车,

关键是要找变化中的不变量。

前两年ChatGPT非常火,国内冒出了各种对标的产品,但现在还有几个霸榜呢?

Deepseek没花什么广告费,做到了行业头部;

腾讯的元宝后来居上,成功霸榜。

AI的应用层出不穷,要想在现阶段找到真正的赢家,恐怕难度非常大。

但是,有一个方向是非常确定的,就是在AI 发展浪潮中那个“卖铲子的人”。

AI不断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扩大,

伴随美国对我们芯片的进一步制裁,

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AI能爆发什么样的应用是不确定的,AI应用需要什么样的芯片也是有变数的,唯一不变的,就是生产这些硬件的设备。

想清楚了这个逻辑,我们就能找到AI投资的正确姿势了。

从wind上看了一下,目前国内各大半导体相关指数中,硬件设备含量最高的是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高达近80%。

具体到投资标的上,可以考虑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这是所有跟踪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中,规模最大,费率最低的ETF,兼具流动性和性价比。

当然了,新产业增速很快,但是波动也大。

如果想要布局的话,尽量低位分批布局,不要贸然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