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济南高新区招投标审批新举措,我们新厂房全过程招标准备时间由70天压缩至30天,工程总承包招标准备工作由115天压缩至70天,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济南章锦综保区投资建设的一工业厂房项目负责人王倩激动地说。
工程招标是项目落地链条中必不可少的控制性手段。针对目前招标工作普遍存在的招标事项多、前置条件多、刚性约束多等问题,济南高新区贯彻落实济南市委关于项目深化年“三看三深化”的部署要求,出台了《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若干措施》,在全市率先探索招标人告知承诺制,有效破解招投标工作前置条件多、耗时长等堵点,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力度。
按照传统审批模式,启动施工总承包招标程序前,项目需要取得立项手续,落实建设资金来源,获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完成勘察设计招标,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后,方可进入施工、监理招标流程,仅前期准备时间就大约需要230天,极大拉高了项目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如何压减项目审批时限,降低项目落地成本?济南高新区按照最小必要性原则,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招标人告知承诺制,在满足法定程序,保留立项、资金来源证明基础上,对依法必须招标的社会投资项目,提交建设工程承诺书后,容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证即可启动勘察、设计、全过程咨询服务招标;具备基础技术资料,完成概算编制,提交建设工程承诺书后,容缺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即可启动施工、监理招标。对于列入济南高新区建设发展计划或项目建议书已批复的政府投资项目,只要策划成熟,即可突破项目立项这一前置条件,提前开展勘察、设计、全过程咨询招标。
随着投资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凸显,越来越多大规模综合类项目投资落地,“全过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招标+施工总承包、监理招标”等组合招标模式有了更多使用场景,这些招标模式繁琐的流程和复杂的要件让很多项目负责人“劳心伤神”。针对这类情况,济南高新区按照最小颗粒度标准,针对不同的招标模式建立要件清单,实施分类容缺,对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申请材料有欠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申请人作出相应书面承诺后即可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对于实行工程总承包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只要具备招标所需的勘察、设计等基础资料,图纸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在提交建设工程承诺书后,无需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就可开展招标。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进一步细化研究风险防控办法,研究出台建设领域履约管理制度,建立完整履约行为管理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推动招投标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