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谷科技毛利率大幅下滑,8名股东突击入股,估值一年涨3倍 | IPO观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在冲刺创业板的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谷科技”)近期回复了深交所的首轮问询。据悉,这家电动两轮车充换电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本次IPO拟募资10.94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钛媒体App注意到,宇谷科技近年来虽然业绩增长迅猛,但毛利率下滑明显。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收入增长面临可持续性风险。此外,公司在IPO前曾有8名股东突击入股,将公司估值在一年左右时间抬升3倍。值得注意的是,突击入股的名单中,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的子公司赫然在列。

毛利率显著下滑

资料显示,宇谷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动两轮车充换电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公司研发了换电业务系统“这锂换电”,自主生产锂电池和换电柜。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换电业务已经布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66个城市,上线运营换电柜2.37万台,电池51.75万个。

报告期内,公司网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从2020年末的3.63万个增加至2023年6月末的39.11万个,增长近9.77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2022年市场占有率为12.1%,排名行业第二,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业务开拓城市增加,公司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83.57万元、22,879.85万元、55,873.50万元和40,734.54万元,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144.02%。

不过,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宇谷科技毛利率却出现显著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4.58%、33.82%、28.54%和26.58%,下滑的原因主要系换电服务毛利率下降,以及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充换电设备销售收入占比下降。

盈利能力分析,来源:招股书

就换电服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宇谷科技称系原材料电芯采购价格上涨以及设备先行投入导致成本增加。报告期内,公司换电服务发展迅速,资源亦向换电服务倾斜,换电服务收入占比上升、充换电设备销售收入占比下降。2023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6.58%,较2022年下降2.03个百分点,主要系上半年骑手等终端用户春节返乡等因素。

目前换电服务市场主要由骑手等即时配送员组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渗透率为22.5%,预计2026年,换电市场渗透率将上升至54.1%。在主要用户群体即时配送员增加以及换电渗透率提升的双重背景下,电动两轮车换电市场规模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2022年到2026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将从45.3亿元上升到201.1亿元。

对于宇谷科技来说,近年来换电服务业务迅速发展,公司也已建立了与电动两轮车车行、外卖平台配送站点等具备骑手资源主体的合作。不过,入驻外卖平台能够为换电品牌提供一定的营销引流作用,但换电运营商需向外卖平台支付一定费用。

目前,行业中存在部分与外卖平台进行合作的换电品牌。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宇谷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智租换电、e换电已经入驻了外卖平台,铁塔能源尚未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公司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厂商进入该行业,公司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

据了解,铁塔能源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中国铁塔子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与铁塔能源相比,宇谷科技在在网用户数量、换电柜数量和收入规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价格下降,或者成本上升且公司无法将成本压力转移至下游客户,则公司毛利率未来可能会出现下滑,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宇谷科技坦言。

8名股东突击入股估值一年涨3倍

招股书显示,2012年5月,刘爱明、徐晓蕾、余为才、马世忠、胡雄毅共同出资设立杭州宇谷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在2012年5月至2020年3月这段时间内,宇谷科技经历数次股权转让、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1,000万元。期间,股权变动价格均为1元/注册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2022年8月,宇谷科技引入新股东增资四次、实控人向新股东转让股权2次,价格为50元-156.81元/注册资本,与2020年3月之前相比,股权变动价格差异较大。

钛媒体App通过梳理招股书发现,2021年7月,公司首次引入外部投资机构,由新股东安丰康元认缴12万元,新股东安丰富盛认缴80万元,入股价格为50元/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092万元。本次增资对应公司本次投前估值5亿元,投后估值5.46亿元。

此后,宇谷科技又分别于2021年12月、2022年4月、2022年8月进行三次增资。其中,2022年8月的融资中,中证投资、深创投、东莞红土、金投鑫融、万得影响力、浙丰宏胜、宁波臻钻分别认缴新增注册资本12.7546万元、6.3773万元、63.7728万元、12.7546万元、51.0182万元、12.7546万元、12.7546万元。

股权变动情况,来源:首轮问询回复

上述机构入股价格为156.81元/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由1,275.456万元增加至1,447.6427万元。据此计算,公司彼时的估值约为22.7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宇谷科技估值从5.46亿元升至22.7亿元,涨幅达315.75%。而最后一次增资距离宇谷科技首次递交IPO申请尚不足一年。

据招股书披露的发行方案,宇谷科技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0.94亿元,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据此计算,公司的发行估值将达到43.76亿元,相对于突击入股时的估值接近翻倍。

此外,钛媒体App注意到,2022年8月突击入股的8名股东中,中证投资为保荐人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就在中证投资突击入股后不久,中信证券项目组于2022年9月进场,开始开展保荐业务相关尽职调查工作。

深交所也就保荐人入股、项目进场时间较接近等情况,对保荐人入股发行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提出质疑。对此,宇谷科技给出的合规理由是“中证投资增资入股时,中信证券尚未担任发行人的辅导机构,尚未与发行人签订有关协议,亦未实质开展相关业务”。(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