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银行存钱,要记得“5不要”,避免利益受损

储蓄是未雨绸缪的一种行为,可以在有余钱的时候,将剩余闲置的资金存起来,这样慢慢积少成多,以待将来可以办一些人生大事,比如养老,比如为了医疗费做准备,比如帮孩子买房或者是盖房等。在我国,很多老年人是苦过的,知道存款有多重要,因而常常会将钱存在银行存款中。

不过,老年人银行存钱时,也不要随随便便地存,千万要记得“5不要”,以免利益受损。


1、不要将毕生存款全存在一家银行

一些老人不便于行,或者是观念比较老旧,或者是习惯比较根深蒂固,喜欢将钱存在一家银行中。这样也可以很有效地减轻记忆负担。但是这样做,其实是比较有风险的。因为在我国,银行有破产的可能。你也不知道帮你办理存款的这个人究竟人品如何,会不会一时起意,将你的存款挪用。所以,老人千万不要将毕生存款全存在一家银行中,不妨分开,分别存在不同银行中,起到狡兔三窟的效果。

2、不要将钱交给别人代办

有些老人对他人是比较信任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人员比较信任。有些老人就可能会将自己的钱交给他人代为存款。但是这样做是有极大的隐患的。

就比如将钱交给不孝子,让不孝子去存钱,不孝子有可能将钱挪用,弄一个假的存折或者存单等来糊弄老人。就比如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也可能会为了完成自己推销理财或者保险的任务,将老人的钱存成这些产品。所以,老人千万不要将钱交给别人代办,尽量自己去柜台办理,比较稳妥。

3、密码不要设置得太容易猜

有些老人的记性不太好,为了减轻自己的记忆负担,可能会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等稍作变动,设置成银行卡密码等。但是这样做风险是比较大的,万一哪天老人不慎遗落了银行卡和身份证件,被人捡走,并跑到ATM机试出密码,那么老人的利益是有可能受损的。因此,老人在银行存钱,设置密码时,要避免这些有特定含义的成串数字,不要把密码设置得太容易猜。


4、存完钱不要当甩手掌柜

有些老人对银行是十分信任的,将钱存到银行中,就做了甩手掌柜,不到到期那天就不再关注。但是时不时再查看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万一钱被挪用了,被质押了,被伪造了假存折记录等,是可以尽早发现的,也能尽早处理。

5、不要只懂得存长期

对于很多收入水平并不高的老人来说,利息收入是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一些老人就会为了高息,倾向于选择长期的存款产品,但是长期存款的流动性风险是比较大的。考虑到老人的身体转态等不能再和年轻的时候相比,随时有可能因为一个治病没控制好进医院,建议在存钱时,不要只懂得存长期,要选择确保能够持有到期的期限去存。

其实,若想到手更多的利息收入,不只有存长期存款这一种方式,对老人来说,当资金闲置时间比较久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些储蓄国债来进行打理,可以很好的减少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利息损失。如今我国外贸行业稳中向好,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总之,老人在银行存钱时,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建议谨记上述5不要,或可存得更加安全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