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2025年07月03日22:30:20 财经 1705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 天天要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西安报道

万里丝路,能源动脉蜿蜒。

守护沿线油气管道安全,过去主要靠人工巡检,效率低、风险大。如今,只需部署几座智能无人值守机库,无人机便能自主起降、昼夜巡护,单次飞行纵横数十公里,效率提升26倍,异常识别准确率超95%。即便面对山区、沙漠等复杂地形,也能从容应对。

这套硬核的“空基方案”,源自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团队创立的硬科技企业。实验室里的创新之火,如何跃入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战前沿?推动硬科技落地,金融支持是关键一环。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支持下,全国首家以硬科技命名的专业支行——浦发银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硬科技支行(下称“硬科技支行”)应需而生。传统信贷慎贷于无抵押、无利润的初创企业,这家支行却“反其道而行之”,锚定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成立三年以来,“贷”出了多个响当当的领域前沿。

硬科技破茧成蝶

白色机库舱门轻启,旋翼嗡鸣声中,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油气管道沿线自主巡航。300米高空下,田野沟壑尽收“眼底”——日间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夜间监控盗油打孔,管道周边的异常动态皆被智能算法精准捕捉,并实时回传至终端。

这是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因诺科技”)日常巡检作业的一幕。目前,该公司已有185台机库、142架无人机在油气管网巡检场景投入使用,纯无人值守机库覆盖管道里程超 4000 公里,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保障跨国能源通道安全的重要力量。

硬科技落地,重在应用。

在油气管道巡检中,续航能力与飞行高度尤为关键。因诺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系统具备自动寻库、自主换电功能,可实现全天时不间断作业。而300米的巡航高度不仅确保了识别精度与效率,还有效避开了障碍物干扰,将噪音影响降至最低。“我们依托自主无人机平台,聚焦特定场景下的行业应用,实现了对高重复性、高风险场景的人力取代。”因诺科技总经办主任张驰介绍道。

科技企业成长,贵在金融支撑。

合作至今,硬科技支行对因诺科技的授信额度已提升至5000万元,并配套离岸直贷、银承、信用证等业务服务,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从因诺出发,更多硬科技企业正破土生长。

记者走进硬科技支行二层的科创成果展厅,一批代表性合作企业的创新产品陈列整齐,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

“商业银行有展厅的不多。” 硬科技支行行长张明娓娓道来。

“六环科技研发生产了全球首个行星渐开线结构的机器人减速器;钛普锐斯在阳级市场居国内领先地位;华欧精密生产的滚珠丝杠是c919该部件唯一供应商;天成航材则是陕西钛产业链中唯一的民营链主企业......”

一家成立仅三年的支行,何以汇聚如此众多的硬核成果?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 天天要闻

因诺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无人值守机库

政策沃土育新芽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科创板,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何为硬科技?硬科技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高技术门槛和明确应用场景的核心技术。它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产业带动强,需长期积累与持续资金支持。

西安作为科教大市,依托其科研基础与产业优势,近年来将硬科技确立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硬科技之都”。

2022年6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家以硬科技命名的专业科技支行在西安高新区落成。西安高新区作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支行的设立提供了丰沃的政策土壤与产业生态。

在陕西监管局的指导下,硬科技支行作为创新“试验田”,聚焦科技企业堵点与难点,下沉客户群体、前移授信节点,重点关注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硬科技企业,以错位竞争探索金融创新支持科技领域良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以专立行,以科赋能。硬科技支行自设立之初便确立了“专业专营”的定位,设定了硬科技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规模比例不低于70%,户数占比不低于90%的发展目标。

要实现“专业专营”的定位,必须有配套机制保障。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政策引领和悉心指导下,西安分行立足陕西区域市场,深入贯彻总行“数智化”战略部署,推动总行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体系在陕西构建起“五专”机制:专门评价考核、专门激励约束、专门风险容忍、专门授信管理、专业服务团队。

在考核导向上,不再一味强调存款规模和利润指标,更加注重科技企业贷款户数占比等情况;同步设立科技金融专项奖励积分,激发一线人员积极性;提升不良贷款容忍度;出台科技金融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办法等,切实为基层员工“松绑减压”。

成效正逐步显现。截至2024年末,硬科技支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亿元,科技贷款的规模和户数占支行全部贷款比例均超过95%。成立三年来,硬科技支行陆续落地多个“首单”产品:全国首单技术交易信用贷、西部首笔创新积分贷,陕西首笔中试贷、技术研发信用贷、瞪羚贷……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构建起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精准满足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从0到1,如何做到?

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最难莫过于从0到1的突破。

中小微型硬科技企业技术门槛高、行业变化快,早期普遍缺乏资产、收入与利润支撑,呈现高风险、低收益特点。面对既无报表又无现金流的企业,传统信贷评估方式已然失灵。如何识别这些企业的真正价值,考验着银行的判断力与创新力。

“我们要做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所谓‘伙伴’,就是从小陪伴到大。在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我们都有满足该阶段需求特点的融资模式。”张明说道。

浦发银行建立了一套科技企业评估体系“五力模型”——从科技创新力、团队研发力、股权竞争力、履约能力与偿债能力五个维度聚焦企业发展情况。正是凭借这套体系,支行曾率先为一家技术领先但尚未获得市场认可的企业提供首笔贷款,成功撬动后续资本注入,展现了银行支持硬科技的前瞻性与担当。

三年来,硬科技支行已累计为超200家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至今保持“零不良”纪录。

但“零不良”并不等于“零风险”。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支行的客户经理大多并非工科背景,如何理解尖端技术?又该如何判断行业前景与企业价值?

硬科技支行客户经理徐洋姊有自己的心得。如今已是团队负责人的她,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解构方法。一是横向对比,通过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优劣势,即使不熟悉具体技术细节,也能判断其是否具备技术壁垒与核心竞争力;二是纵向观察,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及成长潜力等。

“我们会先与团队实控人深入沟通,了解他对企业发展的把控力和信心,并围绕管理模式、主营产品、经营模式、上下游关系以及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展开交流,通常需要进行两到三轮对话。”徐洋姊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再与企业财务负责人对接,进一步探讨授信需求及匹配的金融产品。”

她介绍,支行有意将同一领域的客户集中由一名客户经理统一管理,这种做法有助于加深对行业的理解,提升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接触多了,自然就更熟悉,也更容易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硬科技支行何以脱颖而出?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两个关键因素:做早、做好。

做早,重在深耕创新源头。硬科技支行重点关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仅在西北工业大学,就已促成十余项成果转化落地,在校内口口相传。此外,通过参加路演、投资机构推荐等方式,支行也在不断挖掘潜力项目。

做好,则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在硬科技支行,一名客户经理往往从企业初创期开始跟踪服务,不仅提供融资支持,还协助对接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和中介服务,真正实现伴随企业一起成长。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 天天要闻

硬科技支行二层交流空间

构建金融新生态

在硬科技支行二层,临窗处设有一方别致的交流空间。沙发围绕圆桌错落摆放,咖啡香气氤氲,绿植点缀其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这里不像传统银行网点,倒像是一处创客空间。

“我们特意打造成咖啡馆的感觉,让科技企业客户可以在这里喝杯咖啡,聊天交流。”张明介绍道。

做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硬科技支行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商行+投行+生态’,”支行行长张明介绍道,“作为一家商业银行,我们不仅提供传统信贷服务,还通过投资银行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包括股权融资、债券承销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在生态层面,我们致力于搭建链接各方资源的平台,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成长的环境。”

这并非空谈。此前,硬科技支行在了解到一家宝鸡企业拥有优质产品却苦于缺乏市场后,主动为其对接有相关需求的客户,实现精准撮合。截至目前,这样的撮合已让五家企业受益。

“我们服务的都是科技型企业,上下游总会有重合的情况。”徐洋姊补充道。

从找产品、找厂房,到找投资、组团队、对接供应链……硬科技支行的服务早已超越传统金融服务范畴。就连办公区二层的开放空间,也曾被免费提供给企业举办闭门路演活动,成为科技创业者交流资源、展示项目的“会客厅”。

“过去,银行更擅长支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比如已经进入ipo阶段的客户,它们的销售规模和财务报表都较为亮眼。但对处于成长期、尤其是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如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张明说道。

经过三年的实践积累,硬科技支行逐渐形成了新的思考——不仅要当好企业的融资伙伴,更要打造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

“我们希望借此构建一种银行服务早期科技企业的机制和形式。”张明告诉记者。

截至2024末,硬科技支行已服务省内科技型企业23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5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51家。成为区域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金融支撑力量。

“下一步,硬科技支行会继续在‘贷早、贷小、贷科技、贷长期’方面进行努力。”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余勋向记者表示,未来,浦发银行将把硬科技支行的成功经验在全行范围内复制推广,助力更多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为我国新兴科技产业崛起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又一个重要判断 - 天天要闻

又一个重要判断

来源:奶员外7月3日,市场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报收3461点,再创年内新高。盘面上,不足之处在于量能不够,成交金额进一步萎缩到只有1.31万亿元,说明场外资金还有些犹豫。也许正像我前几天所说的:有效站上3500点才能吸引资金大规模入场,才是第
安踏,你还认识你自己吗? - 天天要闻

安踏,你还认识你自己吗?

作者 | 扰扰在品牌改革路上,安踏的品牌形象反而越来越模糊了。年收入达到 335.2 亿元的安踏正在面临一个新问题,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在小红书搜索安踏冠军、安踏作品集、超级安踏的名字,会发现消费者并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Top Charts|面子好于里子——6月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 天天要闻

Top Charts|面子好于里子——6月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美国6月官方就业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市场对联储7月降息预期骤然降温。展望后续,美国就业强劲是否可持续、市场是否会转向“再通胀”交易?一、美国6月就业数据为何超预期?政府部门就业新增人数大幅上升 美国6月就业数据全面强于市场预期,政府部门是主要因素。美国6月非农新增就业14.7万...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 天天要闻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7月1日,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其他海水漂浮式光伏发电多处于试验阶段且装机功率多为百千瓦级不同,该光伏电站装机功率达到7.
新闻早资讯丨发放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四川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 天天要闻

新闻早资讯丨发放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四川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天气提示今天白天:盆地西部阴天间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其中广元、绵阳2市西部有大雨到暴雨,个别大暴雨,盆地其余地方多云;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阿坝州和甘孜州中部有中雨,局部大雨。24小时内,盆地最低气温:西部22~24℃,其余地方24~26℃;最高气温:西部29~3...
2025年7月4日上证指数走势预测:多维因素交织下的震荡蓄势 - 天天要闻

2025年7月4日上证指数走势预测:多维因素交织下的震荡蓄势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双向赋能202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中的韧性强化”特征。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新动能相关指标(如高端装备、绿色能源)贡献度提升至45%,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