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明开展靶材镀膜实验。 供图
躬身科研生产一线、面对难题坚韧无畏、不惧风雨勇毅担当……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闻明以示范为笔,引领作墨,在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长卷上描绘着壮美的事业篇章。
解决“卡脖子”难题
溅射靶材是芯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一直以来,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企业掌握高端靶材技术,我国长期依赖进口。2008年,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闻明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查阅了成千上万篇文献资料,开展了不计其数的技术研讨,还带领核心骨干上手轧制坯料、车削产品、处理废料,为了加快研发进度经常住在实验室里。
其间,公司选派闻明远赴澳大利亚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学业完成后导师希望他留下继续合作,他放弃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只为心里的那份牵挂。“能够同国外公司同台竞技,让中国人不再受制于人”是闻明最大的心愿,朴素的愿望诠释着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回国后,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逐步“突围”。2014年,靶材制备技术实现突破,开始小批量生产。随后几年,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客户迅速增加,某知名半导体公司慕名主动联系采购并实现出口,建成了年产3000片靶材的生产线,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技术发明一等奖,镍铂靶材产品作为省典型科技成果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贵金属集团于2010年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云南省属企业首家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唯一以贵金属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否顺利重组,事关重大,闻明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原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整重组,部分同类型实验室重组已经以失败告终。”闻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云南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区位优势不足,集团缺少以院士为代表的领军人才、国家级科技奖励数量较少、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面对极为不利的情况,闻明和团队踏上了全无把握的征程。
他和团队咨询多位该领域院士及几十位专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向国内10余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借鉴经验;向上级汇报10多次争取支持;对汇报材料进行40多轮修改,又整理出50多个问题模拟答辩;早晚各练一次汇报,只为最佳陈述效果……通过3年零8个月的不懈努力,当重组获批的那一刻,面对难题坚韧无畏的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既是圆满完成重任的喜悦,更是举集团之力托举“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生的骄傲。
推动行业进步
在闻明的职业生涯中,似乎从来没有“容易”一词。2024年3月,贵研先进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曾经的靶材研究室踏上公司化运营道路。闻明拿出“三板斧”——强科研,加大高纯化、低缺陷、均质化、大规格靶材制备技术研发力度,打造废料回收、精炼到靶材再制造的完整闭环技术链,提高综合竞争力;跑市场,主动对接客户,快速实现业务出海,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捷克、德国等国家;扩产业,以昆明为基加紧当期生产,以上海为翼服务好长三角区域并辐射全国客户。
经过他和团队的努力,公司当年利润较前一年成倍增长,在某知名半导体公司的金属类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成为国内最大的肖特基二极管生产商、主要贵金属靶材供应商,累计新增产值3.5亿元,其中出口创汇722万美元,带动下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收获个人成长的同时,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等多个行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闻明分享交流协作,推动行业进步;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和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为贵金属行业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如今,闻明正与伙伴们一道,推动我国靶材产品迈向更广的应用空间,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走向世界的前沿,绘就贵金属行业发展的新画卷。(昆明日报 记者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