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近期,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递表港交所。报告期内,溜溜果园核心品类梅干零食贡献超六成营收,但其毛利率却出现持续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走低,2024年现金分红高达1.2亿。此外,销售及经销开支三年高达9亿,远超同期研发支出,引发市场关注。
早在2019年6月28日,溜溜果园就递表创业板,其后未果。时隔6年后,公司选择了赴港再次冲刺。
1
梅干零食单一品类贡献超六成营收
天眼查显示,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果类零食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核心产品包括梅干零食、西梅食品和梅冻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公司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9%;2024年,公司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
同时,2024年,公司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0%。根据同一资料来源,于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额计,公司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溜溜果园实现营收分别为11.74亿、13.22亿、16.16亿;实现年内利润分别为0.68亿、0.99亿、1.48亿。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报告期各期,梅干零食实现营收8.08亿、8.38亿、9.74亿,占总营收的68.9%、63.4%、60.3%;单一品类贡献大多营收。
各期,西梅产品实现营收1.22亿、1.56亿、2.24亿,占总营收的10.4%;11.8%;13.8%;梅冻实现营收2.30亿、3.11亿、4.10亿,占总营收的19.6%;23.5%;25.4%。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港湾商业观察》指出,溜溜梅是非常传统的、休闲的老企业,但公司一直做不大、做不强、做不精、做不透的原因在于,青梅的品类是小众细分品类,应用场景并不是非常广泛;从整个大健康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刚需度不高,也是造成无法做大做强的核心原因之一。
“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建立护城河,让它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西梅角度来说,公司整个上游的供应链不稳定、不可控,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它是单一品类、单一产品、单一模式。”
朱丹蓬认为,目前,连二十个亿的坎都没过的话,资本市场对溜溜梅的整个考量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再去谈资本市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整体而言,溜溜梅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最近这几年增量,也是基于零食量贩,那零食量贩对公司掌控性会进一步的加大。但是整体的利润也会逐步的下滑,这是必然的。
2
核心品类毛利率出现下滑态势
报告期各期,公司梅干零食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39.4元、38.7元、35.2元;梅冻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27.2元、25.8元、18.6元;西梅产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38.1元、38.1元、39.6元。
单价走低的同时,几大产品的毛利率整体也有所下滑。
各期,梅干零食实现毛利率为39.6%、37.7%、32.1%;西梅产品实现毛利率为36.7%、35.1%、32.4%;梅冻实现毛利率为36.2%、49.2%、47.8%。整体毛利率为38.6%、40.1%、36.0%,出现一定下滑态势。
溜溜果园表示,毛利率由2023年的40.1%下降至2024年的36.0%,主要由于(1)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成本增加,及(2)公司主动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以提高其在广泛零食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公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梅子、西梅、新鲜水果及蒟蒻等。公司的生产亦使用调味料及其他辅料,如盐及糖。报告期各期,原材料成本分别达到4.89亿、5.76亿、7.71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1.7%、43.5%及47.7%。
3
ipo前分红过亿,现金流持续走低
截至2025年4月,杨帆、李慧敏夫妇合计控制公司87.77%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溜溜果园进行了大额现金分红,分红金额达1.2亿。
报告期各期,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34.9%、67.9%、52.0%;流动比率分别为55.4倍、74.0倍、89.2倍;速动比率分别为23.6倍、27.6倍、39.3倍。
各期,流动负债分别为11.38亿、9.18亿、10.49亿;流动资产分别为6.31亿、6.79亿、9.36亿。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2亿、1.27亿、0.84亿;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445.1万、6739.2万、7804.7万。
溜溜果园解释,于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0.84亿,主要反映经非现金及其他项目调整后的除税前利润1.80亿,从而得出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利润2.53亿。营运资金变动主要反映(1)存货增加0.98亿,(2)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0.84亿,及(3)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增加0.46亿,惟部分被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加1.07亿所抵销。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7月,北京红杉以1.35亿元投资溜溜果园a轮融资,获得15%的股权;2024年6月,北京红杉与溜溜果园签订股份回购协议,以减资方式回购其全部股份,回购总对价约2.61亿元,包括本金1.35亿元和利息近1.26亿元;2025年1月,减资登记完成,北京红杉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从形式上,这个融资行为更偏向于明股实债,所以本质上并不会对其造成太多的影响。虽然减资,如果上市成功会募集新的资金,所以不会造成压力,但不成功的话,压力就会很显著。
2025年2月,溜溜果园完成d轮投资,共筹得资金7500万,其中华安基金出资4000万、兴农基金出资3500万。
4
销售费用三年9亿,曾出现抽查不合格
作为c端商品,广告营销所产生的销售费用也体现在溜溜果园身上。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3.09亿、3.1亿,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24.1%、23.4%及19.2%。
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增长主要归因于(1)运输开支增加,与公司的销售增长一致,(2)增加名人代言的广告开支以扩大公司的消费者基础,及(3)扩大销售团队以支持业务扩张导致雇员薪酬开支增加。由于公司扩大了与零售商客户的销售,而彼等需要较少的营销活动,因此营销开支减少,部分抵销了上述影响。
各期,广告开支分别为6666.4万、7421.5万、7902.2万,占销售开支比例分别为23.6%、24.0%、25.5%;营销开支分别为6965.2万、7709.7万、6074.7万,占比分别为24.6%、24.9%、19.6%。
雇员薪酬开支分别为6885.9万、7531.6万、8034.6万,占比分别为24.4%、24.3%、25.9%;运输开支分别为4757.6万、5374.4万、6460.7万,占比分别为16.8%、17.4%、20.8%。

另一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367.7万、3361.2万、1894.8万,三年累计7623.7万。
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下滑43.8%,主要由于于过往期间启动的若干研发项目结束,导致推出新产品,如皇梅及具有新口味的梅冻产品。
在消费者投诉方面,截至2025年5月6日,溜溜梅于黑猫投诉平台共计拥有281条投诉,其中已完成120条。消费者投诉问题涉及“吃出异物、溜溜梅发霉、食品变质、客服拖延”等方面。
抽查方面,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2024年上海市水果制品商品包装物减量(过度包装)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近期,该局对上海市水果制品进行了商品包装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30批次产品,经检验,6批次不合格。
监督抽查依据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等标准要求,对下列项目进行了检验: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
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标称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精选泰国清迈桂圆干(538g,2024-08-18)、精选阿克苏小枣(648g,2024-09-04),标称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日式梅饼[522克(日式梅饼(日式原味)90克、日式梅饼(青梅原味)108克×2、日式梅饼(清新柠檬味)108克×2),2024-01-25],标称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好想你”锁鲜去核枣(去核红枣)[520克(26袋),2024-09-12],标称常州市旺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臻选桂圆(桂圆)[800g(200克×4瓶),2023-12-15]、阿旺双宝(桂圆,健康枣)[600克(桂圆300克、健康枣300克),2024-08-15],均被检出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2021年9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查发现,溜溜果园生产的尼嗒芒果(果脯类)中的霉菌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7年,溜溜果园就曾因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罚款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33.6元及非法财物。(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