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2025年05月04日19:40:13 财经 8331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截至本文发稿前,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已提高至145%。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相当分散。一些商品通过转口贸易,在他国加工,最终出口到美国。特朗普延缓其他国家的关税,就相当于延缓了中国的关税压力。那么,转口贸易在未来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吗?


特朗普的经济理念,有很重的重商主义成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的计算方式,只与贸易逆差和该国对美国出口额两个因素有关。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特朗普的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认为“财富即货币,货币即财富”,把一国财富的增加等同于货币(贵金属)的增加,为了追求货币流入,就需要贸易顺差。


但特朗普的理念,不是早期的“追求货币积累”的重商主义。毕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存在特里芬悖论,但无论如何,美国印出来的美元,某种程度上,就是“真实的货币”。实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思想根源,源于晚期的重商主义:重视制造业,“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不仅带来财富,也能促进制造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


所以,特朗普理念上的目标,是把制造业带回美国,降低对中国制造业的依存度,并把中国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这也是美国一直在做的。拜登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推动制造业回流,填补产业空洞。


客观的说,如果美国仍然能团结他的盟友,经过两三届美国总统,十来年的持续推动,美国是可能部分做得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友岸外包”。当然,只要中国做好自己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为一种离岸外包的衍生形式,“友岸外包”被赋予了更为突出的地缘政治属性,强调将产业转移至“共享价值观与战略利益”的盟友国家。如今,特朗普的“友岸”概念实际上升级了,不仅承接美国的制造业需求,也要承诺对中国的产业链封闭。


但是,现在的特朗普做不到这一点。


“友岸外包”的前提是“友”。国家之间的交往,是以十年、几十年,乃至百年的理念、行为作为亲疏依据的。友岸要求美国有紧密的盟友,才能建立封闭的产业链生态。但特朗普毫不在乎这一点,他无法理解秩序、道义这些高层次利益,也不明白很多事,需要付出坚韧的努力。他只想用关税去威胁,毕其功于一役。


他欺压泽连斯基,又被普京“打脸”,只有顾左右而言他。他向传统盟友开战,想吞并加拿大,吞并格陵兰,在关税上虚张声势,一日三变。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出言不逊,辱其他国家。这都不是大国做派,他让美国放弃世界秩序的领导者,就放弃了美国最重要的资本。这不仅会让其他国家心生轻视,也会心怀疑虑,“友岸”即便不会变少,起码也会怀着留一手的准备。那么,他就做不到把中国踢出世界贸易链。


特朗普没有友岸,但有大棒。特朗普用关税限制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比如越南,是没有多少能力反抗的,但实际执行起来,恐怕又不一样。


特朗普的这些威胁,其实很难落地。特朗普不是上帝,不能言出法随,自动执行,也不能派人去其他国家海关守着,世界那么大,特朗普是管不过来的。


对他国企业而言,获得中国的原材料,半成品,能降低成本,是利润的来源。与此同时,高关税带来高寻租空间,会诱导出各种清关方式。而且,越南这样的新兴国家,处在转型之中,在这个阶段,腐败难以避免。甚至,国家未必有动机去打击这些不合规的清关手段。因为对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从中国产业链中汲取优势,是超越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所以,全力配合特朗普,并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


正因为与中国产业链的合作,有巨大的利益。所以,各国有无数正式的行政例外,可以绕过美国的长臂管辖。这些国家可以用正式、复杂的行政程序绕过它。2025年4月3日,美国白宫官网公布了一份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就是一个典型的行政体系的方式——专业技术官僚,在明知无法说服领导的情况下,就用一个复杂的体系,绕晕领导。也可能出现,一国生产供应链本地化的产品,销往美国,而自己消费性价比更好的中国货。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一家中国玩具厂商将实际价值1000万美元的智能玩具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给美国芯片商;一家美国芯片商则将1000万美元的ai芯片以100万美元的价格,交割给这家中国玩具商。这当然只是一个段子,持续发生在美国不太可能,但普遍地发生在越南、印度、泰国、墨西哥,都是可能的。


其他国家不配合,特朗普的关税圈,就形同虚设。全球的需求、供给、产业链都仍然存在,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本来,他们在全球化网络下紧密连接。特朗普的关税想要拦截它们,但利益驱动之下的商品与技术,就犹如流水一样,始终会汇在一处。


所以,未来中国的产业链的出口,转口贸易,都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特朗普的关税,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更长期看,转口贸易,也是无法一直维持的。国际贸易中,转口贸易、代工贸易,都只是一个开始。香港一直做大陆的转口贸易,深圳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它的郊区,再后来深圳开始接国际订单,做代工、做oem;再后来,外资进入。这些订单、合资企业,锻炼了中国的人才,培育了中国的产业生态。任何企业,任何行业,任何地区都会顺着产业链往上走,这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最后,外资企业走了,产业链留在了中国,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品牌。那么,长期看,转口贸易,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发展出自己的产业链。


而且,和中国的产业链的合作,还面临美国的监管风险,这会推高成本。所以,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产业链,有动机更快的成长。再加上自动化和ai,对工人素质的需求下降。这个长期可能比预计中短。


所以,长期来看,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特朗普的崛起,是美国民粹崛起的结果。民粹使得特朗普的愚蠢和傲慢,变得可行。回应、应对他的办法,是用精英主义、专业、理性去沉着应对。


首先,当然是提振内需,强化内循环。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特朗普放弃了美国维持世界秩序的责任,那么,中国就应该将自身的复兴,放在维护全球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更大棋局中去看待,不给特朗普紧密团结其他国家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世界格局,保持中国经济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闫曼 [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选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重大突破!“咱家有矿”+38! - 天天要闻

重大突破!“咱家有矿”+38!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逾三成,其中铀、铷、金、钴、锰等战略性金属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特大超大型矿产地。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 天天要闻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今天上午,上证指数再创阶段新高,大金融板块和业绩线是两大主要推手。大金融板块中,证券、多元金融板块大涨,保险、银行等板块上涨。今天上午,工商银行上涨2.97%,总市值逼近3万亿元,为2.97万亿元,稳居A股“一哥”。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 天天要闻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旗号的“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DGCX鑫慷嘉”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传这一平台共计200万名投资者参与其中,涉案金额高达130亿元。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 天天要闻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当地时间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加拿大总理回应称,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加强全球贸易,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今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因为关税问题争端不断。3月4日,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生效。同一天,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对...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 天天要闻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迎知杰与恒生电子。这两支票是和大金融息息相关,而且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题材,其实在短期结构整体市场走暖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向上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之下,确实还是起到了相应的正相关的作用。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 天天要闻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恒宝股份与中科竞才这两支票近期的表现,确实非常的强势,尤其是恒宝股份依然还能够保持继续的创新高。它的走势自从低点所形成的涨幅还是非常的惊人,而且指标层面所形成的多头走势依然还能够保持和上方所形成的骨架继续的向上多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 天天要闻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在生猪价格走低的不利市场环境下,牧原股份依然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增长。7月9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巨头牧原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05.00亿元–110.00亿元,同比增长924.....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 天天要闻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作者:潘娴(原创)继今年3月迎来新CEO后,联合利华再有高层任命。昨日晚间,印度联合利华宣布(HUL),现任联合利华美妆与健康总裁Priya Nair将被任命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在联合利华工作了37年后,龙嘉华(Rohit Jawa)将于2025年7月31日卸任印度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