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
这项政策旨在对全球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国家征收更高税率,最高可达50%。
特朗普称这一举措是美国的“解放日”,宣称将振兴美国制造业、保护国内经济。
然而,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巨大争议,并震荡全球金融市场。
曾力挺特朗普的两位华尔街重量级人物——比尔·阿克曼和斯坦利·德鲁肯米勒罕见公开发声,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核冬”,甚至重创美国经济。
关税政策为何遭遇批评?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意图明显: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税率,增加外国商品成本,从而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
然而,这种“大棒式”的贸易措施很快遭到广泛质疑。
曾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在政策发布后转变立场。
他直言,这一政策不仅严重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还可能令国内经济陷入长期的困境。
阿克曼警告,如果特朗普不悬崖勒马,美国或将面临自我引发的“经济核冬”。
阿克曼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呼吁总统暂停政策实施90天,以通过谈判解决“不公平、不对等的关税协议”。
他还指责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股市和经济崩盘“无动于衷”,认为其个人利益与政策的潜在后果可能存在关联。
与此同时,另一位投资界重要人物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也公开表达反对意见。
他认为超过10%的关税税率将对经济带来更大的风险,而特朗普政策的高税率超出了他的容忍范围。
数据与分析: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大幅推高美国民众的消费成本,并拖累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在政策实施后,美国消费者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约1.7%,而若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涨幅可能扩大至2.1%。
同时,美国实际gdp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下降0.6%-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关税政策不仅无法实现经济振兴的目标,反而可能拖累整体经济表现。
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动荡更是难以忽视。
特朗普公布关税政策的两天内,美股市值蒸发了约6.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从特朗普就职以来,美股累计跌幅已达11.1万亿美元。
此外,全球市场也受到波及。
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期货同步下挫,日本、韩国等股市普遍受到重创。
历史教训与国际警示
美国历史上曾多次实施类似关税政策,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是最经典的反面例子。
该法案原本旨在保护美国农业,却导致全球贸易量大幅减少,进一步恶化了“大萧条”的经济环境。
而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针对汽车产业的保护性关税也未能改变全球供应链的竞争格局,这些案例表明,高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短期效果,但其长期后果往往难以预测。
关税政策不仅加剧了国际贸易关系的紧张,还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放缓。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受到经济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批评,也让他与华尔街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比尔·阿克曼曾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如今却成为其政策的公开批评者,标志着金融界对特朗普政策的信心动摇。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的态度转变则进一步说明,特朗普在党内和华尔街的支持基础正在受到挑战。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种转变不仅影响到他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还可能对其竞选连任计划造成不利影响。
华尔街的态度转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而一旦政策后果进一步显现,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可能受到更大冲击。
结语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是一场经济保护主义的冒险,但实际上却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
从短期来看,政策可能会保护部分行业,但长期影响充满不确定性。
消费者价格上涨、gdp增长放缓、国际声誉受损,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政策的潜在风险。
华尔街重量级人物的“变脸”反对,已经为这一政策敲响警钟。
悬崖勒马还是步步深陷,特朗普的选择将决定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如果贸易摩擦持续加剧,美国经济或许真的会迎来一场“经济核冬”。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华尔街铁粉“变脸”警告:特朗普再不停手,小心“经济核冬”20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