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四川经济形势。如何解读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和成效,权威部门认为:在2024年四川的经济运行中,“好”的因素累积增多。

一是政策效应加力显效。“两新”“两重”政策效能加速释放,相关需求及生产领域恢复明显加快。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15.5%,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房地产新政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降幅比上年收窄13.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1%、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汽车报废更新等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二手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5.3%、5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9.7%。在一揽子政策协同发力和需求增加带动下,设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生产较快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从1—2月下降2.4%逐步回升至全年增长9.5%。
二是经济循环持续畅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精准落实信贷政策,着力打通经济运行中的堵点难点。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比上年增长6.8%,天然气产量增长9.3%,原煤产量由上年下降9.9%转为增长4.2%,原油加工量由上年下降12.8%转为增长12.5%。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交通物流实现新突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保持平稳增长。
三是区域发展活力增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新格局,区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厚成势,共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五区共兴格局加快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引领作用明显,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势头较好,攀西经济区转型成效显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加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突破60%;39个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