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结束之后,虽然看起来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已经回归到了平常的状态。但是从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和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经济,似乎已经从以前的飞速发展时期,转换成了现在的古井无波。这是经济发展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当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过渡期,才能让经济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老百姓受到的经济压力,显然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正在不断地降低。甚至以前花钱大手大脚的年轻人,也在因为未来的迷茫,考虑攒钱和储蓄的事情。
但是,今年以来,中国的银行存款利息经过了几次调整,利率一再下降,不少人对于银行储蓄甚至已经开始慢慢失去了信心。但同样的,即使利息变得再低,大多数人拿着手里的积蓄还是不愿意乱花,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一个会先到来。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在银行工作的员工,其实也给出了他们的专业建议。他们认为,如果手上的存款已经超过了20万,那么不要盲目的只选择定期存款,因为这样一来不但灵活性会变差,而且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跌,银行储户获得的利润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在银行员工看来,合适的理财,很多时候是比挣钱更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按照银行员工的建议来看,为什么20万不能全部存为定期,如果真的有这20万,怎样的分配,才是更加合理的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人存款,不愿意继续消费,无非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多存一点钱,就意味着自己之后可以多一点点的退路。而银行员工则认为,储蓄是最简单的一种理财方式,如果真的有相对较多的存款,全部存定期,其实不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
随着我国的存款利率不断下降,在现在定期存款其实已经是一件不太划算的事情了。以前,定期存款的利率甚至高达3%以上,那么定期存款其实是可以对抗通货膨胀的,甚至还能让储户得到一定的利润。但如今,银行利率已经下调到了1.8%左右,这样的利率情况,不仅无法对抗通货膨胀,而且也无法支撑更多的利息和收入。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选择定期存款,那么就会意味着你每年收获的利息会变得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增值速度的不断降低,物价不断地上升,单纯的存定期,只会让你的钱越存越少。甚至,可能几年过去之后,你的存款购买力,也会大幅度地下降。
出于对自己利益保护的考虑,将自己的所有积蓄全部都换成定期存款,确实是一种不太合理的做法。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如何存钱,如何理财,才能保证自己的钱变得更加安全,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甚至达到钱生钱的目的呢?
其实,很多老百姓之所以会选择定期存款是因为,在大部分人的普遍认知当中,这是最安全,也是最能保护自己资产的一种方式。但其实,如果你打破这种认知,你就会发现利用大额存单,可能会比定期存款要对自己更加有利。
当然,大额存单本身是有门槛存在的,它的门槛就高达了20万元,因此对于手上积蓄相对较小的储户来说,其实是并不适用的。但是,这种大额存单的利息相对要更高一些,而且灵活性也比定期存款要更高,相较而言其实对于积蓄相对更多的人来说,是更合适的一种理财方式。
而除了选择大额存单以外,我们在平时理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选择同样安全的理财方式,将自己的钱分散储存,其实是最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收益,那么国债产品,一定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好的选择。
首先,目前的国债利率普遍还能高达2.5%,比传统的定期存款显然要高上很多。而且现在的国债发行,已经变得越来越常态化,想要买入或者卖出,都会变成一件极其轻松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收益,还是灵活性,国债显然都是要优于定期存款的。
我们常说,一般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这一点在理财方面,显然表现得更加明显。普通老百姓对于金融和理财的认知相对是比较匮乏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将定期存款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如果你真的手上积蓄比较多,又对未来比较担忧的话,多了解银行理财,多涉及相关知识将自己的钱转动起来,或许远比放在那里不动,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