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一季报18家公司数据资源入表,会计处理仍存两大难题

2024年05月20日21:20:56 财经 8451

随着a股一季报披露收官,首批将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浮出水面。此前在2024年1月1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开始施行。

根据融量科技统计,在一季报中首次披露数据资源入表上市公司有25家,涉及总金额15.34亿元,分别计入了存货、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科目,但其中7家在一季报披露后发出更正报告,删减或调整了“数据资源”相关数据,涉及总金额14.31亿元。

一季报是上市公司首次尝试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纳入财务报表中,对数据资源的理解和实际操作都面临诸多挑战,从而导致多家企业对发布的一季报进行后续会计更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讲师胡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数据资源入表从会计处理流程上还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数据资源确权问题,一个是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可靠的后续计量。

三成公司误披露,数据资源入表面临哪些难题?

在2024年一季报中,有25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了“数据资源”的数据,从行业分布看,计算机行业最多,共有9家公司,但也出现了钢铁、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等传统制造行业。从会计科目看,11家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8家计入存货、4家计入开发支出,2家分别计入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

威星智能(002849.sz)、盛邦安全(688651.sh)、中闽能源(600163.sh)、喜临门(603008.sh)、金龙汽车(600686.sh)、山东钢铁(600022.sh)、中信重工(601608.sh)这7家上市公司在披露一季报后发布了更正报告,大多为制造企业,且此前均将“数据资源”计入存货。其中中信重工和金龙汽车更正的“数据资源”金额较高,分别为7.16亿元、5.84亿元。

首次披露!一季报18家公司数据资源入表,会计处理仍存两大难题 - 天天要闻

从更正类型看,威星智能、盛邦安全、中闽能源这3家直接删减了“数据资源”一栏相关数据;喜临门、金龙汽车、山东钢铁、中信重工则是将原本在“存货”中的“数据资源”数额转填入“合同资产”一栏。

这7家企业调整“数据资源”项目的原因,胡玥分析表示,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对数据资源理解有误,导致会计处理不当。

误填金额最高的中信重工对此解释称,系科目填错,7.16亿元本是记作合同资产,误记到数据资源科目下了。

剔除这7家企业,剩余18家企业大多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或开发支出,仅海天瑞声一家将数据资源计入存货。

存货指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所以,通常将直接用于对外出售的数据资产计入存货,如数据产品、数据报告等。

卓创资讯(301299.sz)在一季报中表示,将数据资产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主要是由于包括公司持有数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非直接对外出售,而是作为服务于资讯服务、数智服务相关产品的底层数据。

中远海科(002401.sz)也在一季报中对相关数据资产做了说明。中远海科表示,“船视宝”系列产品业务模式主要利用数据资源对客户提供服务,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将“船视宝”系列产品列报于“无形资产—数据资源”。

对于数据资源入表在会计处理流程上遇到的问题,胡玥表示,首要问题就是数据资源的确权问题。存货、无形资产以及开发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类科目,所以不管将数据资源确认为哪一类资产,都必须先满足资产的定义。把数据资源确认为资产时,要求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该数据资源,而数据资源如何确权目前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另一大问题是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后续计量,这对企业数据治理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胡玥表示,如果将数据资源确认成存货,后续需要结转成本;如果将数据资源确认成无形资产,需要确定数据资源的使用寿命以及相应的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据悉,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纳入报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数据资源进行可靠的后续计量并披露相关信息。

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应当分别按外购数据资源、自行开发数据资源和其它方式取得数据资源三种情况对其账面原值增减变化、累计摊销增减变化、减值准备增减变化和账面价值等分别进行披露。此外还需披露数据资源使用寿命的确定、摊销期限、摊销方法以及处置等信息。

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应当分别按外购数据资源、自行加工数据资源和其它方式取得数据资源三种情况对其账面原值增减变化、存货跌价准备增减变化和账面价值等分别进行披露。同时还需披露发出数据资源存货成本方法、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以及受限情况等信息。

一季报中,仅卓创资讯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信息披露。卓创资讯表示,公司的数据资产主要服务于资讯服务、数智服务相关产品,相关产品对数据的调用年限通常为1至5年,结合数据本身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公司选用年数总和法按5年对数据资产进行摊销。

数据资源入表将如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从此次一季报的披露情况看,大部份公司数据资源入表的金额较小,占总资产的比例不大,整体影响有限。

数据显示,18家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数据资源占总资产的比例仅恒信东方超过1%,卓创资讯、海天瑞声、每日互动超过0.5%,其余均不足0.5%。

首次披露!一季报18家公司数据资源入表,会计处理仍存两大难题 - 天天要闻

胡玥表示,《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是“未来适用法”,在规定施行前已经费用化计入损益的数据资源相关支出不再调整;数据资源必须以成本法入账。因此,一季报相关公司数据资源入表对总资产的影响有限。

“从企业财务角度看,数据资源入表会对当期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入表会导致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增加,资产上升,所有者权益上升。另外,数据资源入表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数据资源入表,加上披露等其他方式的信息沟通,可以让市场意识到企业拥有数据资源以及相应的预期经济利益,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带来积极影响。”胡玥表示。

对于数据资源入表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世渝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数字化进程已经超过78%,数字经济时代增加了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的复杂性,难以采用工业化价值投资估值逻辑进行估值量化,如果将数据要素资产化,通过数据资产可以给二级市场估值提供量化依据,从数据资产价值和数据资产运营中,发掘投资价值。

“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力和数据资产比重将带来新的估值逻辑和依据。”王世渝表示。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10户中央企业11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 天天要闻

10户中央企业11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国资委网站截图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徐鸿任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免去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职务,不再担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钟吉昌任
昨夜!美股突然拉升,中概股多数上涨! - 天天要闻

昨夜!美股突然拉升,中概股多数上涨!

隔夜美股盘中拉升,全线收涨。中概股多数上涨。国际金价再度下跌。美股拉升收涨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78%,本周累涨3.41%;标普500指数涨0.7%,本周累涨5.27%;纳指涨0.52%,本周累涨7.15%。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2%,奈飞、谷歌涨超1%,微软、英伟达、亚马逊、英特尔小幅上涨。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74起融资环比增加39.62%,卡尔动力完成近3亿元融资 - 天天要闻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74起融资环比增加39.62%,卡尔动力完成近3亿元融资

《科创板日报》5月17日讯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本周(5.10-5.16)国内统计口径内共发生74起投融资事件,较上周53起增加39.62%;已披露的融资总额合计约19.32亿元,较上周37.42亿元减少48.37%。热门领域从投资事件数量来看,本周医疗健康、先进制造、集成电路、传统工业、新能源等领域较活跃;从融资总额来看,集成电路...
金圆股份公告:前董事长赵辉离婚后,已将全部8.505%股份过户给前妻 - 天天要闻

金圆股份公告:前董事长赵辉离婚后,已将全部8.505%股份过户给前妻

5月16日,金圆股份发布公告,内容显示其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已在离婚的财产分割中将其直接持有的8.505%公司股份转让给前妻潘颖。公告称,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因解除婚姻关系进行财产分割,将其直接持有的66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505%)通过证券非交易过户的方式转让至潘颖名下。此次权益变动后,赵辉将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
金价下跌致借贷炒金损失严重,券商称高杠杆持仓被迫平仓 - 天天要闻

金价下跌致借贷炒金损失严重,券商称高杠杆持仓被迫平仓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北京时间5月17日凌晨,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COMEX黄金期货跌0.66%报3205.30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3.72%。COMEX白银期货跌0.76%报32.43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1.37%。 受国际金价跳水影响,国内品牌金饰单克价格已集体回落至千元下方。此前已有多家金店金饰品价格下调至千元以下。其中,周大福...
清仓花旗集团、抛售美国银行,巴菲特1季度新建仓股票为零 - 天天要闻

清仓花旗集团、抛售美国银行,巴菲特1季度新建仓股票为零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一季度持仓报告(13F)表,其清仓了花旗集团(1463万股)和金融公司Nu Holdings,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维持苹果持仓(3亿股)未变;增持方面,买入638万股酒业公司星座品牌,增幅高达113.5%,加仓西方石油76万股,增持泳池用品股Pool C...
提出多个“首次”,最新政策推动A股重大资产重组高效实施 - 天天要闻

提出多个“首次”,最新政策推动A股重大资产重组高效实施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16日收盘后,证监会正式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值得关注的是,修订后的重组办法创多个“首次”,包括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