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发出了一个信号

2024年03月29日15:35:12 财经 1763

招商银行,发出了一个信号 - 天天要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3月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王安石的这句诗,回顾了招行过去一年的业绩。

王安石这首诗想表达的是,有些诗歌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平淡不是平庸,好像写得很容易,实际上却饱含艰辛。或许,王良也想借这句诗表达,招行过去一年的业绩虽无太多亮点,但也得来不易,个中滋味,可能只有招行人自己知道。

业绩会后,大家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分红率提高上。但作为业内公认的信息披露较详尽的银行,招行罕见的在2023年财报中未公布私人银行管理的金融资产(即私行AUM)和户均AUM,另外零售和对公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也让外界看到了光鲜的业绩数字下的另外一面。

01、企业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

年报显示,招行将派发超497亿元现金分红,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5%,同比增长超13%。招行董事长缪建民在业绩会上表示:“招商银行是低估值、高分红的一家银行,我们提升分红派息率,既然提高了,就没打算再下来。”

不过,在分红率提高的“糖衣炮弹”下,招行年报中体现出的净息差下滑和存款定期化趋势更值得关注。

财报显示,2023年招行“增利不增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22%,达到1466亿元;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至3391.2亿元。此前,在2022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王良曾提到:“贷款重定价带来息差收窄,导致的营收增长缺口是银行最主要的挑战。”

而从这份财报看,息差收窄问题也延续到了2023年。数据显示,招行在2023年全年净利息收入2146.69亿元,同比下降1.63%;净息差为2.15%,较上年下滑25个基点。

关于下滑的具体原因,招行在年报解释道:“资产端,一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持续下调和信贷需求的不足,新发放贷款定价同比下行,带动贷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行;二是居民消费及购房意愿有待进一步复苏,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屋贷款增长乏力。”

特别是在负债端,企业资金活化不足,企业结算资金等低成本的对公活期存款增长受限,叠加资本市场扰动下居民投资向定期储蓄转化,储蓄存款的财富属性加强,存款活期占比下降,负债成本率有所上升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招商银行净息差的收窄。

负债端所呈现的问题即存款定期化。最近几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长期利率趋势向下,再加上投资复苏力度不够,导致居民和企业更愿意将钱存进银行,提前锁定利率。特别是企业存款也如此时,会使得银行所要付出的存款成本上升,增加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负债成本,加大净息差的收窄压力。

招行在2022年中,对公活期的占比为60.39%;到了2023年中,这一数字就下降到了58.57%;而从2023年全年数据来看,公司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6.75%,零售存款中的活期也继续下降至52.35%;相比之下,定期存款占比在公司和零售两个层面均维持上升态势。

不止招行,平安银行也面临相同问题。财报显示,平安银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企业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38.52%,个人定期存款占比为26.70%,合计65.22%;而到了第四季度,这三个数据分别变为:38.50%,27.60%,66.11%。

招商银行,发出了一个信号 - 天天要闻

▲(图源/平安银行财报)

要知道在去年,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分别在6月、9月和12月底下调3次,例如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就分别下调65BP(也称基点,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也就是0.01%)。按理说,这会对各家银行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存款利率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也会体现在存款成本上。

但实际上,平安银行第四季度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2.19%,只比第三季度少了1个基点;招行去年四季度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1.75%,也只比三季度少2个基点。业内普遍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存款定期化抵消了利率下调的效果。

目前,银行业仍普遍以净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导致银行资金成本高企。

02、“求贷”也“求存”,中小银行卷疯了

面对缩水的利润率,像招行这样的“零售之王”,凭借着极低的信贷成本优势,可以通过继续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来招揽更多客户。但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为了降低负债成本、促进资金活化,不得不祭出存款利率“倒挂”的大招。

例如,广东省梅州客家村镇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自今年3月1日起,该行1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调整为1.95%、2年期利率为2.3%、3年期为2.65%、5年期调整为2.5%;其中,5年期与3年期的定存利率差距达15个BP。此外,上海农商行和保德农商行,这两家地方中小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比3年期少5个基点。

招商银行,发出了一个信号 - 天天要闻

▲(图源/银行官网)

对银行来说,赚钱靠的就是存贷差,也就是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不过在当前,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贷款利率也卷成了“白菜价”,甚至出现了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的情况。

据北京商报报道,最近临桂农商行推出了“惊爆秒杀活动”。参与秒杀活动后,该行贷款年利率(单利)为2.8%。即秒杀成功的客户,可获得年利率(单利)2.8%的贷款优惠利率,经营性贷款金额200万元,消费性贷款金额50万元,贷款期限均为1年。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今年2月21日最新调整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3.2%,高于“惊爆秒杀活动”后的贷款利率。

虽然,利率“倒挂”和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的情况较为罕见,目前也只出现在地方中小银行身上,但这也反映出部分银行业正面临“求贷”“求存”的双重压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分析文章中指出,当前利率体系中存在两个倒挂:一是部分存款和贷款品种的利率存在倒挂,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利率和部分银行发放的经营贷款、消费贷款、大型企业贷款等利率存在倒挂;二是存款利率与政府债券利率之间存在倒挂。

利率倒挂的原因在于,一是存款定期化削弱了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二是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差异,LPR调降对贷款定价的影响立竿见影,存款利率下调却通常需要经过从国有大行向中小银行传导的过程;三是信贷市场一定程度存在“以价换量”的现象。因此,鲁政委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大幅度地降低长期限定存的利率水平、降低活期存款利率等情况出现。

作者 | 路春锋

编辑 | 韩忠强

运营 | 刘 珊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