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性侵”发生在虚拟世界

2024年03月18日14:42:31 财经 9602

2021年,科技界最大的“幻想预言”元宇宙席卷全球,从概念落地到走向现实,没人再怀疑它只是人类世界偏执的黄粱一梦。

技术的奔跑,让我们加速驶向一个可预见的世界。

遥远的未来,似乎只是一墙之隔。

但科技的疯狂在于它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你不自知时就已身处其中。

想象一下,当你遨游在虚拟世界中,其他玩家强制对你实施了性侵,该怎么办?

大声呼喊,声音越大它越兴奋……

绳之以法,惊觉好像只是一场游戏……

这件看似荒唐又极具“未来感”的事情,真切发生在世界各地。

但长久以来,关于“虚拟性侵”的话题往往只是网络时代的笑谈,因为踩中的这一条红线包含虚拟世界的特性,法律层面的界定非常模糊,判罚往往不了了之。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被侵犯者虽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心理创伤像一个梦魇长久挥之不去。

究竟该如何界定,这是新技术时代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一个考题,但恐怕只是若干难题的开始!

对于“虚实共振”数字分身,不同的用户有不一样的期盼。

打造一个与现实一模一样的自己,或是重新设定角色,释放心中埋藏的恶魔,其中的善恶是非恐怕每个人心中早有了答案。

2024开年,英国警方立案一起特殊案件:一则发生在虚拟现实中的“元宇宙性侵案”。

据《每日邮报》报道,由于案件涉及到一名16岁女孩,具体细节仍处于保密阶段,大致案件是这位少女在体验仿真VR游戏的过程中,遭到了多名陌生玩家的对其所属角色的“轮奸”侵犯。

警方认定该少女并未发生身体上的伤害,但受到了“与现实世界中性侵受害者同等的心理和情感创伤,而这种创伤会比任何身体伤害都更加长久”,并将其形容为一场忘不掉的“超现实噩梦”。

这是英国警方立案的首例虚拟性犯罪案”,也是虚拟性侵这一行为世界范围内的首次清晰立案。

围绕该案的讨论声中,不少网友表示还是无法理解,认为只是简单的游戏行为。还有人调侃道:应该建立一所虚拟监狱,在虚拟世界对案件进行判罚。

归根结底,游戏咱们都玩过,但深度虚拟体验却并没太多相关经验。

放眼全世界,类似的“虚拟性侵”争议并不少。

22年3月,日本网友“秋空”发帖称,在一款虚拟现实游戏《VRChat》中戴着VR头显睡觉时,遭到“VR性侵”。“虽然并未造成肉体上的伤害,但心理上仍然很难受。”

当“性侵”发生在虚拟世界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

该案件引发世界范围内热议,越来越多的VR性骚扰案开始被集中讨论。

几乎所有的经历者都认为过线的冒犯行为会引发心理不适,并且一定程度上伴随着肢体刺激反应。

今年发布的苹果头显,有身边朋友体验后分享:比此前市面上的VR设备沉浸感很都要出色,这种半虚半实的有些飘飘然,并且认为头显只是去往虚拟世界的一小步,还存在着大有可为的操作空间。

我曾在展会上体验过一些虚拟设备,的确有掌控雷达的感觉,很轻易忘却现实周围的一切。

但虚拟世界带来的无限自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边界里找到舒适,忽视限制和规则带来的自有,往往伴随着野性的觉醒。

技术手段的进步带来的性骚扰问题一直在变化,例如电话短信骚扰、网络信息骚扰等等。

但“元宇宙性侵案”之所以难界定,在于它对现实与虚拟界限的模糊问题。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科技创新对于人类生活乃至自然生态的改变是具有两面性的,发展和威胁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此前爆火的ChatGPT、以及今年入场的Sora,都让人们开始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新的恐惧感。

因此,“虚拟性侵”立案,我认为这是向未来开出的关键一枪。

有人说:游戏里的事情,有必要牵连到现实吗?

有,很有,非常有。

我们为什么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存在着恐惧心理?

因为人们对它一无所知,它释放出的每一个先行信号都颠覆着我们对传统世界的认知。

现在看来,虚拟现实技术造成最广泛的问题有:用户依赖成瘾、社交能力下降、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道德冲突等问题。

某种程度上,“元宇宙被性侵者”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批突出受害者。

但这也仅仅只是虚拟技术试探现实的第一步,绝不是最后一步。

如果不做出制止,任由其发展,那么潘多拉魔盒只会无限开启。

毕竟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高度仿真感,让容易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距离,到那时,技术从上手到演变为对人的重塑,人们面临着被技术控制丧失自由的风险。

剧集《西部世界》中,导演构建了一个高科技成人主题乐园,拟真人机器人可供游客随意宣泄暴力和性欲的满足,最终机器人出现自我觉醒,人类和机器人开始争夺控制权。

当“性侵”发生在虚拟世界 - 天天要闻

图源:剧集《西部世界》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貌似不再是人和机器人的边界。

即便没有机器人,进入虚拟世界的人们,是否会蜕变成“赛博人类”,完成与罪恶的连接?

只怕到时候,亲手将人类送上大结局的不再是整天提心吊胆的人工智能。

而是人类本身。

之所以围绕“虚拟性侵”存在着诸多争议,还是因为法律层面的界定迟迟没有明确原则。

上述英国小女孩虚拟犯罪事件能够得到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未成年人身份标签。

而虚实结合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不止于此,此前一起“AI陪伴”软件侵害人格权同样也是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法律风险。

因此,如何界定虚拟空间是否存在侵权,成了最大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虚拟现实技术要想健康发展,需要先从个体的边界开始,建立在对个体自治和身体完整性的尊重之上。

而最终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等待发展来解决!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3477亿美元!伯克希尔一季度现金储备再创新高,担忧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 - 天天要闻

3477亿美元!伯克希尔一季度现金储备再创新高,担忧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

5月3日,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前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称“伯克希尔”)例行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伯克希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897.25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为898.69亿美元,小幅下降;净利润46.03亿美元,同比减少64%,上年同期盈利127.02亿美元;第一季度投资净亏损50.38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4.8亿...
假睫毛产业带这样“焕”新 - 天天要闻

假睫毛产业带这样“焕”新

解码2025外贸经济新形势及行业新趋势、TikTok助力睫都商家出海销售、睫毛产业出海合规解决方案……4月16日—20日,多家电商平台陆续来到青岛路演,帮助假睫毛产业带的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位于青岛平度假睫毛产业带的商家发现,假睫毛行业加速
QFII大举加仓 - 天天要闻

QFII大举加仓

【导读】2025年一季度末QFII持仓动向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随着2025年一季报的披露,QFII在A股市场的最新投资动向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亿股,期末持有总市值达到1172.1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15%。 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一季...
...困于算法“越跑越亏”!里程费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与司机... - 天天要闻

...困于算法“越跑越亏”!里程费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与司机...

“完成2000单奖励0.01元”,近日某网约车平台这一让人匪夷所思的“奖励新规”,在网约车司机圈里炸开了锅。司机们纷纷吐槽,这是变相侮辱。这0.01元的“天价奖励”,也打破了网约车上线十余年的最低纪录。日前,青岛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青岛市网约车行业运营动态,日均完成5单以下的车辆22264辆,占比达36.73%,也揭示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