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以1.38亿退出汕头项目,同时豁免3.76亿的债务。
中国恒大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用的都是繁体字和偏古汉语风格的粤语语法,加上要隐瞒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显得十分晦涩,要从中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相当费劲。
认真解读一下,你会发现该公告隐藏的信息量很大:恒大至少挪用了项目公司7亿多的资金。
中国恒大在境内的核心地产业务平台是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地产,恒大地产通过若干家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
2015年,恒大地产集团粤东有限公司在汕头注册成立,恒大地产持股90%,另一个股东为持股10%的广州市鑫源投资有限公司。
其实,广州市鑫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股东也是恒大地产。
也就是说,经过多节点穿透,恒大地产持有粤东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安排两个股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有限责任的要求。
2017年,恒大地产集团粤东有限公司买下了汕头市恒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5%的股权,另一个股东为持股35%的澳大利亚红叶贸易有限公司。
因此,这是一家中外合资性质的有限公司。
恒大为什么要买这家恒明公司呢?
因为该公司名下有土地,如果直接买地,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换言之,恒大与澳大利亚红叶贸易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恒明的股东,合作开发汕头的一个房地产项目。
根据中国恒大1月25日公告透露出的信息,这个项目应该是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磊广大道的恒大金碧江湾。
恒大金碧江湾占地面积445.4亩,于2017年8月27日开盘,已售47.88万平方米;后来烂尾了,涉及保交楼套数1145套。
如今,恒大地产粤东有限公司将项目公司全部65%的股权,以1.38亿元转让给了汕头市恒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公司叫“恒明”,新大股东叫“恒耀”,名称都与“恒大”相似。但恒耀公司是由三位自然人股东出资成立的,看不出与恒大有什么关系。
恒大这次交易的收入是1.38亿的转让款和免除3.76亿的债务,合计5.14亿元。
根据中国恒大的公告,此次交易录得收益约人民币3.04亿元,据此推测恒大在这个项目中的成本为2.1亿元。
2.1亿的成本就能获得3.04亿的收益,简直就是暴利!
但恒大没有任何现金收入,因为全部用来抵消恒大对项目公司恒明的债务。
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行业内的惯例,项目公司的股东会按照出资比例把钱借给项目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
即恒大粤东公司和澳大利亚红叶贸易按照出资比例,将建设资金借给汕头市恒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恒大粤东公司具体借给项目公司多少钱,不得而知。
但这些钱到了项目公司恒明的账户后,被恒大粤东公司利用大股东的地位挪用了。
这次转让股权,历史欠账当然要一并清算,具体怎么还呢?
1、1.38亿的转让款用来抵债。
2、免除了3.76亿。
3、恒大还欠2亿元,将于2026年12月31日偿还,在此之前不计收利息、无违约金。
因此,恒大实际挪用资金总额为1.38亿的转让款+3.76亿的债务免除额+2亿未清偿债务,共计7.14亿元。
接盘侠肯定吃亏了,但恒大没钱还,只能通过豁免部分债务的形式接下整个项目,以完成保交楼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