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s财经晚餐第45期丨实录】变局下的白酒企业:跨界、出海与创新

2023年10月25日22:14:12 财经 1433

近日,五粮液亲自下场做VC,宜宾春之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该基金由21家企业共同出资,其中包括五粮液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担任该基金的GP。

贵州茅台也出资参与设立两只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硬科技,并且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同时白酒行业也经历着变化,在产品和品牌上不断创新,未来会呈现怎样的格局?本期《Helen’s财经晚餐》邀请酒类评论员、分析师、知趣营销总经理、《老蔡酒话》主理人蔡学飞进行解读。

附上本期直播时间轴,帮你快速跳转感兴趣的部分

01:55 五粮液把靠白酒赚来的钱,投向中国最迫切的科技赛道,如何理解?

05:00 酒企如何进行资产管理?投资也许是最好的资产扩张方式?

10:14 酒企投资科技,未来是不是常态?

14:42 如何看待看待酒企国际化?以及面临的挑战?

24:42 如何看待未来短中长期高端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行业演化趋势?

37:50 酒企在品牌、产品创新这一块,是怎样的打法?未来可能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

50:00 当下时间点,白酒是否值得加码投资?

白酒大咖的跨界与出海

Helen:梳理来看,目前五粮液在风投领域的布局方向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方向,这与其所在城市宜宾正在发力的战略性产业不谋而合。显然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跨界——五粮液把靠白酒赚来的钱,投向中国最迫切的科技赛道。您怎么看?

蔡学飞:白酒产业在宜宾当地的税收、建设、产业投资都是名列前茅的。长期以来,五粮液在宜宾地区的各项投入都是很大的,现在也的确朝着硬科技转化,这和宜宾市政府最近几年的变化相关,现在科技强势的战略很清晰,宜宾也为此建立了很多产业园,引进了外资企业,五粮液集团作为宜宾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本身涉及到化工、汽车、酿酒,等诸多产业,它也具有这样的跨行业经营能力,经验和先天条件,这也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当地支柱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有助于五粮液集团盘活自身资产, 可以提升竞争力。

Helen:茅台近期累计出资100亿元,联合头部PE机构一起成立基金做投资,投向自己并不熟悉的高科技。酒企投资科技,未来是不是常态?

蔡学飞:茅台有稳定的现金流,商誉价值很高,意味着它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具有极强的金融杠杆作用。茅台本身并不是科技型企业,它可以利用自己的杠杆,甚至政策性的支持、现金流的支持,来撬动地方政府的相关资源。一方面,这确实符合国家的方向,上市酒企可以利用稀缺的融资能力来激活当地的经济。中国酒企大多数是国有资本,白酒是成瘾性物质,自古以来就是重税的,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融入政府的政策方针,发挥更大的作用。

贵州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中国从世界工厂升级到创新工厂,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白酒企业是比较稳健安全的创新实体,酒企可以撬动国有资本。茅台、五粮液与政府合作,积极参与新兴产业的投资,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关注度,同时有虹吸效应,促进高科技行业的人才发展。

Helen:贵州茅台、帝亚吉欧集团和保乐力加集团在伦敦签署了《全球烈酒T3对话国际合作共识》文件,您怎么看待茅台酒国际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酒企面临的挑战?

蔡学飞:中国白酒度数较高、香型较多,在海外市场需要一定的定价策略,与外国品牌的交流合作,对于提升中国白酒国际地位有一定重要性。高端白酒的价值体现在其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上,而非单纯的价格。中国白酒走出国门需要解决如下问题:适应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进一步提高品质等。虽然国产高端白酒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良好,但仍难以进入西方国家主流消费市场。国外有酒吧文化,是为了喝酒而喝酒,而中国是餐酒,是一种社交型产品,属于酒桌文化、权力等级文化,和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国外不具备这样的文化土壤。

在各个国家,自古以来,酿酒都是被严格限制的产业,因为它是成瘾性物质。国外的酒精到中国来,属于食品进口,中国的酒是按照工业品出去的,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食品进入到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的市场,销售必须要通过各项认证,认证过程非常长,这是很难的事情。单一企业可能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只有茅台等头部企业来推动。中国烈酒目前缺少团体性的出海标准,法国、美国、澳洲等产区标准是行业层面的,同时也是国家层面的,是得到相互双向认证的。在国内,如果没有政府去推动行业的认证,就无法解决出海的问题。

白酒行业格局与布局

Helen:如果我们以1988 年名酒价格放开作为白酒行业发展的元年,在行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之后,高端白酒的品牌力层次已经十分清晰,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怎么看待未来短中长期高端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行业演化趋势?

蔡学飞:1988年之后价格放开,像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名酒通过价格上涨,实现了高端品牌定位,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在大传播时代,更多依靠营销驱动,特别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白酒进入新的调整之后,我们看到高端白酒这一轮的涨价潮,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产量减少,导致供小于求;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高端白酒的需求也在增长;也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如房地产业的调整等。

中国白酒未来走向哪里?一是名酒化,因为名酒具有稀缺性。高端白酒几乎全部都是过去几届品酒会评出来的头部名酒。二是品类化,我们关注年份原浆、柔雅酱香,不仅仅是品牌,而是小产区的品质。酱酒比其他酒卖得更贵一点,因为以茅台为代表的小产区的品质概念得到了消费者认可。未来高端白酒将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化,同时也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Helen:市场观望情绪渐浓,去库存仍是关键。“金九银十”向来是白酒品牌销售的一个重要窗口期,但是今年市场似乎并未像预料的那样迅速升温。这是为什么呢?

蔡学飞:中国酒作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导致消费结构升级。然而,今年白酒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升温,主要原因为:市场高估了金九银十的销售;喝存一体化现象,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存放老酒并期待新品尝鲜;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消费结构分化;三年的疫情导致整个社会库存量很大,现在还在消化过去的库存;中国酒类消费更加的理性了;普通大众的消费出现了分层,消费价格出现了断代,出现波动。

Helen:9月至今,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江小白古井贡酒等在内的白酒厂商纷纷争当“斜杠青年”,白酒+咖啡、白酒+冰淇淋、白酒+奶茶、白酒+巧克力……一时间,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古井贡酒等在内的白酒厂商纷纷跨界联名,这些酒企在品牌、产品创新这一块,是怎样的打法?

蔡学飞:品牌跨界和品牌联名,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活动,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下消费人群出现了重叠,巧克力、雪糕,这些东西都是年轻消费群体关注度比较高的,而白酒,恰恰在年轻消费群里比较陌生,通过这种反差,联名和跨界,可以极大地拓展品牌的冲突感,有冲突才有传播,有争议才有流量。茅台的跨界每次都上热搜,它拓展了品牌、产品受众。年轻人不一定要买飞天茅台盒,可以通过产品去了解,建立心智的认知,进行口感风味的培育,为未来消费茅台奠定一定的基础。

Helen:创新产品目标消费群直指年轻人,但年轻人是否真的接受呢?未来年轻化还有哪些挑战?

蔡学飞:跨界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如茅台、江小白等品牌的跨界合作取得了成功。跨界合作的初衷是为了拓展品牌目标人群,增加销售额,以及提高产品的影响力。然而,随着年轻人对白酒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年轻人并非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酒企需要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还要关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互动。

中国白酒的年轻化具有很大价值,年轻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口感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尝试在品质创新、降低酒精度数、健康化等方面深耕。同时,我们还需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引导他们适量饮酒,避免过度消费。总之,实现中国白酒的年轻化仍需时间和努力。

Helen:由于疫情三年,白酒行业经销商的库存较往年有所增加,叠加投资者对于未来宏观经济不确定的担忧,板块行情有所分化。随着板块的调整,上市公司中报的发布,价格或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和担心。而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和龙头企业基本面的确定性,未来马太效应将会持续提升,拥有强劲基本面的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是否已迎来布局的时机?当下这个时间点,白酒是否值得加码投资?

蔡学飞:茅台股价为什么会下跌?大家一定要站在宏观角度来看白酒的二级市场。中国白酒是大消费的概念,整个大消费疲软,白酒必然会受影响。其次要看到中国白酒的韧性,它有刚需性,是一种社交性礼品。三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有句话叫无酒不成席,所以大家不用恐慌。同时行业在分化,头部名酒企业确实在波动,但是相对于其它消费品,白酒比较安全。大家拉出以前的历史数据来看,这种韧性已经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只要中国的酒桌文化、传统文化、职场、礼品文化没有变,那么白酒的消费就会永远存在。

当前是一个布局白酒的好时机。然而,不能仅凭短期困境就断言行业发展出现问题,需要关注行业分化、产能过剩等问题。总之,我们需要对中国白酒的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以上是本期Helen's财经晚餐的部分内容,想看完整内容,可观看Helen's财经晚餐第45期《变局下的白酒企业:跨界、出海与创新》直播回放。

【Helen's财经晚餐第45期丨实录】变局下的白酒企业:跨界、出海与创新 - 天天要闻

Helen's财经晚餐每双周二17点开播,直播将在钛媒体APP、钛媒体PC、钛媒体微博、钛媒体视频号、钛媒体百家号同步直播。(主理人:Helen;策划:Helen ;导播:羽赫;文章:Helen)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