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2023年10月09日16:58:05 财经 1181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随风飘来的2023年全国经济半年报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数字——GDP增长率为5.5%。虽然这个数字在一些国家可能被视为成功,但考虑到我们之前的稳健增长,这一增长显得稍显疲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期的0.2%的GDP下滑。这是什么意味?我们是否正面临着经济的通缩压力?而那些被社会广泛讨论的“两大毒瘤”——高屋价和电商的过度发展,是否正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一、无止境的高屋价

房地产,这个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如潮的经济高潮舞动的舞者,已经从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忧。当华丽的舞蹈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一个动辄数百万的“入门券”,一个紧箍咒般的房贷,以及一个满目疮痍的烂尾楼。

年轻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经济的新鲜血液。但在今天,许多年轻家庭被无情的屋价所压迫。高昂的屋价意味着他们要面对长达几十年的房贷压力。

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数据确凿地展现了这一点:我国有2亿的贷款买房家庭,而这些家庭背上的巨额负债,高达200万亿。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家庭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其消费能力将被大大抑制。而这,无疑是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

烂尾楼,更像是一个被遗弃的梦。对于许多家庭,他们将一生的积蓄,甚至是未来几代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所“家”上。

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家变成了一幢半途而废的空壳,那种失望和绝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恒大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160万套的烂尾楼背后,是约600万人的生活受到了直接影响。他们的信任被背叛,他们的希望被击碎。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二、电商的双面魔镜

在现代社会,电商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键购买、次日达,诸如此类的便利性确实让消费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但在这背后,电商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还是其中的隐患所在?

进入电商市场的门槛似乎很低,但在这片广袤的数字土地上,大型电商平台如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而小卖家则是其中的一棵小草

大型电商平台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技术和资金背景,轻而易举地霸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那些小卖家却很难分得一杯羹。这种市场的不平衡性,无疑是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成为了一大问题。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为了在这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一些电商平台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比如刷单、好评返现等。这不仅让消费者对在线购物产生了质疑,而且还严重扭曲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当信任变得脆弱,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受到了威胁。

电商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实体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线购物,许多曾经繁华的商业街道逐渐失去了生机。一家家实体店铺关门大吉,不仅仅意味着经营者的生计受到威胁,还意味着我国的失业率也在逐渐上升。

电商的双刃剑特性正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紧密交织,它既有可能成为经济的新动力,也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拦路虎。我们必须在欣赏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警惕它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三、复兴之路,创新思维是未来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的巨大洪流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经济体都在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当我们谈论经济复苏,我们必须意识到,简单依赖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的模式已经渐渐显得不适应。未来,我们必须学会打破旧有的框架,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寻找新的机会。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包括思维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我们需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创业之路,通过他们的努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创新和创业的驱动下,我们的经济才能获得真正的复苏和长期的稳定增长。

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可能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也可能是文化创意、绿色经济、健康医疗等传统领域的创新融合。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觉,把握住这些新的机会,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两大“毒瘤”不除,经济该怎么复苏?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 天天要闻

结语

经济的发展从不是直线上升,它总伴随着高潮和低谷。当前,高屋价和电商的快速扩张确实对经济带来了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将它们视为经济下滑的唯一原因。

作为一个骄傲的国家,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全面分析问题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指责某一方。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鼓励创新和扩大多元化发展,我们才能确保国家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增长,为国家的未来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秋日生活打卡季#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上半年销售额破117亿元!胖东来不扩张反而关店? - 天天要闻

上半年销售额破117亿元!胖东来不扩张反而关店?

在传统商超行业不断承压的当下,胖东来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根据胖东来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胖东来商贸集团2025年合计销售额超过117亿元,其中6月单月合计销售额约16.8亿元;前半年各业态销售中,销售额最高的为超市业态,约63.5亿元;各门店销售中,销售额最高的为时代广场店,单店业绩约为27.6...
稳定币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华尔街看衰估值,热钱开始套现 - 天天要闻

稳定币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华尔街看衰估值,热钱开始套现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 Internet Group(下称“Circle”,股票代码CRCL)一上市便众星捧月,但经历了近1个月的炒作,面对畸高的估值,散户、机构炒家开始纷纷获利离场,华尔街投行也纷纷发布中性观点报告以提示风险。 Circle在6月5日上市,短短两日内股价暴涨至138.57美元,相较发行价(31美元)的累计涨幅高达347%。6月16日跳..
7月A股关注哪些风险? - 天天要闻

7月A股关注哪些风险?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国际金融报记者 朱灯花7月1日,A股市场表现分化,与前几日态势有所不同,沪市跑赢深市,但整体涨跌幅较为温和。受访人士表示,本月需重点关注政治局会议、中报业绩,以及国际环境与地缘风险的扰动。沪市跑赢深市7月的第一个交易日,
数据复盘 7月1日 - 天天要闻

数据复盘 7月1日

转自:EarlETF7月1日,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为+0.27%,成交额为14965.31亿,相较上一交易日变动为-208.39亿。7月1日,主要市场指数中,表现最好的是中证红利,涨跌幅为+0.81%,表现最差的是科创50,涨跌幅为-0.86
传音控股悄然布局电摩业务 非洲手机市场遭遇小米、三星等劲敌 - 天天要闻

传音控股悄然布局电摩业务 非洲手机市场遭遇小米、三星等劲敌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文多“非洲之王”传音控股正积极寻找手机之外的新增长点。近日有媒体报道,传音控股(SH688036,股价77.80元,市值887.2亿元)已成立出行事业部,探索两轮电动车等相关业务,公司正在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铺开两轮电动车业务。日前,记者联系传音控股方面核实并了解情况,相关工作人员仅回应称...
香港豪门郑氏家族旗下地产公司,等来882亿港元“救命钱”! - 天天要闻

香港豪门郑氏家族旗下地产公司,等来882亿港元“救命钱”!

6月2日,香港地产豪门郑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发展(00017.HK)突发变故,遭遇“股债双杀”。导火索是公司决定对四笔永续债延迟利息支付,其总规模为34亿美元,今年6月为原定分派支付日期,合计要支付利息7720万美元。 永续债延迟派息,不会引发违约,但可能使债务利率增加,并影响与银行的再融资谈判。这一消息也让这家老牌...
溢价率35.71%!陕西民企杀入三亚拿地! - 天天要闻

溢价率35.71%!陕西民企杀入三亚拿地!

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天,三亚上演了土拍大战。位于三亚、陵水的4宗地,均以溢价形式成交,就连不到5亩的小幅地块,开发商也不放过。值得关注的是,陕西的一家民企当日杀入三亚湾拿地,而这家民企的背后站着的是实力雄厚的陕北资本!01溢价率35.71%,陕西鑫洋三亚拿地6月30日这一天,三亚、陵水两地分别有2宗城镇住宅用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