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2023年09月09日08:11:03 财经 1341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提到中亚,很多人脑海中或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色的沙漠、黑色的石油、灰色的天空……唯独缺少绿色。而事实上,近年来,绿色恰恰正在成为中国与中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从一个个风、光、水电项目,到一块块滴灌节水技术示范田,再到一片片人工林,《环球时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正在推动中亚各国人民拥抱“绿色的幸福”,“一带一路”也正在中亚结出片片硕果。

在广袤的中亚追“风”逐“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一片广袤的平原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仿佛一片一望无际的深邃海洋。这一壮观的项目是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电站在2019年开始并网投运,实现了当地大规模新能源电站从无到有的突破。

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这些光伏组件很多都是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到项目现场的。”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副总经理吴晓梁指着远处的太阳能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家光伏电站由寰泰能源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也是该公司首个采用“100%中国制造+100%哈国施工”模式建设的项目,即“中哈合作设计、中国设备采购、哈方土建施工、中哈合作管理”。

据介绍,通过对电站设计方案的优化,卡普恰盖电站不仅能实现比其他同行业电站更低的度电成本,也有效减少当地的碳排放。吴晓梁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卡普恰盖电站的年发电量为1.6亿度,相当于5万个哈萨克斯坦家庭1年的用电量,项目每年可以为当地减少碳排放16万吨。2023年,我们还与一家大型国际交易商完成一笔国际绿证交易,将卡普恰盖电站7000兆瓦时的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5950吨。而在全哈萨克斯坦,我们有6个已建成的新能源电站,已累计为当地提供17亿度绿色电力,减少碳排放共计170万吨。”

近年来,中国企业与中亚国家在风电、光电、水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展可谓“飞速”。

据中国电力哈萨克斯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数据,截至2022年底,由中企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参建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松水电站阿克莫拉州风电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兆瓦。

中企在中亚追“风”逐“日”的背后,是该地区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迫切需求和雄心壮志。据吴晓梁介绍,目前哈萨克斯坦暂时能够做到电力供应的自给自足,但该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大部分电力基础设施都是在前苏联时期建设而成,其中很多设施的使用寿命已经达到极限,且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部分设施的维护与再投资也明显不足。这意味着如果不尽快加大在电力领域的投入,哈萨克斯坦或将在未来几年面对较大的电力缺口。

这一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政府选择积极拥抱新能源,并制定宏大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更好地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于2009年7月4日颁布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并于2021年7月1日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新能源项目在该国能享受包括税收、土地使用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成果已宛然成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成绩的生动体现。“‘绿色丝路’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在采访中,吴晓梁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

相关链接:“火车拉来的”绿色能源

德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企在新能源领域优势明显:一方面,中国的光伏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与中亚互联互通全方位深化的成果,中欧班列的开通使中企又多了一重竞争优势。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卡普恰盖电站就有超过30余万块光伏组件是通过12列中欧班列从中国运输到项目现场的。中欧班列带来的时间和成本优势,使得该项目在短短9个月就完成建设,实现并网发电

“中欧班列助力中国光电、风电项目顺利落地哈萨克斯坦,而这些项目的落地,也带动了中国光伏组件、电力设备的出口,助力中国产品和品牌‘走出去’,同时改变了哈萨克斯坦新能源设备长期由欧洲品牌垄断的局面。”他这样解释称。

咸海治理的“中国方案”

“岛屿之海”,这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曾经对咸海的称呼,因为在1960年前,咸海是一大片深蓝色的透亮海水,湖中有约1500座岛屿,还有大量种类丰富的鱼类。然而,这一切如今都成了梦幻泡影。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总面积高达6.6万多平方公里。但由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咸海周围粮食和棉花生产灌溉过度扩张,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大幅退化。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咸海的面积已经比1960年减少了90%以上,大面积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本地居民的健康也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的比例显著升高。

近年来,来自中国新疆的科学家们正在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及相关机构积极开展咸海治理合作。“咸海危机本质上是一个内陆湖泊的干涸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灌溉的过度取水。”

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耀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新疆地区此前也面对过类似问题,比如对塔里木河的治理。我国对塔里木河的生态输水已进行了很多年,有相对成熟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措施,可提供给乌兹别克斯坦参考。”

对此,中国科学家协同当地共同推广普及滴灌节水技术,还同当地开展盐碱地改良治理合作,通过种植盐生植物降低当地土地含盐量,达到可种植其他作物的条件,以及在咸海干涸后的沙质荒漠上种植人工林,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这些都在咸海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已在乌建成了咸海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和咸海盐尘遥感监测系统,建立了咸海流域水、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拟系统,并研发了棉花水肥一体化耦合节水灌溉系统,建立了25公顷技术示范基地,技术推广面积200公顷,辐射推广面积10000亩。

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咸海保护领域的合作明显升级加速:2022 年 6 月,在“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的联合声明中,生态、环保、水资源和绿色发展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强调支持包括拯救咸海在内的多领域国际合作;在今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乌再次发表联合声明称,中方愿研究参与联合国咸海区域人类安全伙伴信托基金框架下改善咸海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关项目实施的可能性。

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相关链接:保护咸海,滴灌节水技术前景广阔

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郊区,有一个占地面积约5公顷的滴灌节水技术示范田,这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同乌兹别克斯坦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的“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与研究站”的试验地,旨在用中国的滴灌技术节水并提高作物的产量。

“这里的滴灌技术设备和配套的耕作机械都是从中国来的。”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遗传与植物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沙赫佐德·赛特贾诺夫在陪同记者参观示范田时这样对《环球时报》表示,他相信该项目将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的质量和经济增长起到积极影响。

“传统上,乌兹别克斯坦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耗费大量的水以洗去土壤中的盐基。我们引入新的滴灌技术,将有助于节约大量水资源。”中国科学院专家李耀明介绍称,“2021年和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和科研机构对我们的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联合实地测产,亩产量数据分别是404公斤和414公斤,水资源节约率高达70%,产量和节水效率都达到当地棉田的两倍以上。”李耀明告诉记者。

“回想十年前,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等几个中亚国家推广滴灌技术时,由于当地对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技术了解很少,对我们还不太接受。而1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主动找到我们,寻求和我们的合作。”这名中国科学家感叹道,治理咸海生态的“中国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欢迎。

本土人才在绿色发展中崛起

无论是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工程,还是咸海治理项目,都只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建成了首个中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和数据库,涵盖了从冰川到沙漠的多个典型生态系统;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同该国林业委员会共同为其首都阿斯塔纳用30多种植物打造了一道“都市圈生态屏障”;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吉两国科学家一起开展了饮用水安全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得到该国政府高度好评……

分析人士与从业者普遍认为,未来中国和中亚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不久前,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执行主任图里雅科夫在北京参加一次论坛时对媒体表示,气候变化正在为中亚各国带来重大威胁,甚至已影响到本地区的粮食安全和未来发展。“有研究显示,中亚地区70%的发展问题都源于缺少淡水资源。而另一项研究则显示,中亚地区在过去30年内温度升高了1.5℃,大大高于全球平均的0.7℃。”他表示,这使中亚国家迫切需要引进来自中国等国的环保技术和经验,并培训相关人才。

据记者了解,中企在中亚国家参建的许多新能源项目中,本土员工的占比都相当高,有时甚至高达90%,这在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也能为相关国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当地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长期基础。

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古丽是山东电建三公司EPC总承包的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泽拉夫善风电项目的乌方员工。这是该国第一个兆瓦级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50万个家庭提供足够的绿色电力、每年将节约1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她看来,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在这家企业的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光伏和风电电站的知识,中国同事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所以这一次我也跟着公司一起参与到泽拉夫善风电项目中来。”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很期待,未来自己能运用从中企学到的经验和技术,“使乌兹别克斯坦的天更蓝,水更绿。”

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推动成立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已成为国际性、机制性的环境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已获得共建国家和发达经济体 44 家金融机构参与;而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则已为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2000余人次的气候领域人才培训。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太火爆!茅台公告:股东大会换场地 - 天天要闻

太火爆!茅台公告:股东大会换场地

【来源:上海证券报】贵州茅台5月14日晚间公告,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议召开地点会场容量,计划调整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地点,调整后的会议召开地点为茅台镇茅台会议中心。公告显示,除上述会议召开地点变更外,其他通知事项不变。
一季度业绩失守,股价大跌超8%,全球箱包龙头新秀丽为何“卖不动”了? - 天天要闻

一季度业绩失守,股价大跌超8%,全球箱包龙头新秀丽为何“卖不动”了?

每经记者:舒冬妮 丁舟洋 每经编辑:张海妮当《007之黑日危机》中詹姆斯·邦德拿着Samsonite(新秀丽)手提箱初露锋芒,当《来自星星的你》中各款新秀丽背包高频出镜,箱包上凸显的是无声的品牌宣言。从流行影视剧到现实生活,那些年,机场贵宾厅的皮质沙发上,新秀丽旅行箱包稳居“C位”。图片来源:新秀丽官方微博但2025...
直面亚太API安全“暗战”,企业如何寻求破局之路? - 天天要闻

直面亚太API安全“暗战”,企业如何寻求破局之路?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专访】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作为连接不同应用程序、系统和服务的桥梁,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然而,随着API的广泛应用,针对API的攻击也日益频繁、复杂且规模庞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Akamai的研究显示,从2023年1月到2024年6月期间,亚太地区总计记录到了...
M2大幅回升,社融增速加快!重磅金融数据有何看点? - 天天要闻

M2大幅回升,社融增速加快!重磅金融数据有何看点?

文/夏宾中国4月份的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据中国央行刚刚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广义货币(M2)增速大幅回升,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加快,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融资成本继续往下走。M2增长明显提速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0%,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公司不卖了,我们要去排IPO” - 天天要闻

“公司不卖了,我们要去排IPO”

2025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领域迎来了显著的复苏与变革。随着IPO市场的回暖,投资机构的退出信心得到极大提振,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Choice数据显示,A股市场年内共有17家企业首发上会,且全部通过审核,过会率高达100%。
*黄金未来还有上涨的机会吗?数据与趋势深度解析 - 天天要闻

*黄金未来还有上涨的机会吗?数据与趋势深度解析

**黄金未来还有上涨的机会吗?黄金作为全球公认的“避险之王”,其价格波动始终牵动投资者神经。2023年,国际金价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随后进入震荡调整。展望未来,黄金能否延续上涨趋势?本文结合宏观经济、市场供需与技术面数
说好的衰退呢?美股的突然反弹让基金经理们措手不及 - 天天要闻

说好的衰退呢?美股的突然反弹让基金经理们措手不及

本周,中美关税暂缓的消息引发美国资产狂欢,导致押注美国经济衰退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量机构被迫平仓空头头寸,进一步推动美股和美元剧烈反弹。此前,央视新闻报道称,商务部表示,美方取消共计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反制关税。这一消息点燃市场情绪...
今年前4个月上海对拉美国家进出口总值增长2% - 天天要闻

今年前4个月上海对拉美国家进出口总值增长2%

记者今天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上海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简称拉美)国家进出口总值达9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自去年12月开通以来,中拉陆海新通道“钱凯-上海”海运航线货运量、进出口值稳定增长。作为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该航线今年前4个月累计开行班轮48航次,上海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口货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