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观点·别样青春 |“95后”废品回收创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

2023年05月01日19:02:03 财经 1415

央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高学历的年轻人投身“蓝领”,工作在生产一线是什么样的经历?新经济、新消费催生新职业,年轻人的新工作是怎样的体验?收废品?养猪?修补玩偶?拆解装裱?他们试图从学历和职业的刻板印象中跳脱,做出顺应时代也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别样青春”,本期对话创业回收废品的“95后”黄没没(网名)和她的创业小伙伴,曾经因为“大学毕业收废品”被网友关注,他们又如何定义自己的“别样青春”?

“做这件事不是一时上头”

主持人:大家在“热搜”上看到你每天上门收废品,现在你每天的实际工作主要是什么?

黄没没:现在我主要是用自媒体记录自己的上门回收日常。之后平台投入市场,我的侧重点可能会偏向于把我们的“么丢”小程序更完善一些。“么丢”是一个回收平台,能以图片的形式发布闲置、废弃物品,进行旧物变现。我们只是一个第三方平台的角色,连接回收商和用户。现在我希望通过上门回收的实践,还有之后的一些宣传手段,让更多用户能接触到线上平台,尽力满足所有人足不出户就能卖废品的需求。

其实现在因为城市整改和时代发展,传统线下回收模式已经很少见了,但这个行业它还是有需求的,所以我就想把传统的线下回收转移到线上来。

新闻有观点·别样青春  |“95后”废品回收创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 - 天天要闻

黄没没上门回收废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废品回收这个行业来创业?在这之前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黄没没:首先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刚毕业的时候租房,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像电器、家具,搬家的时候这些东西找不到地儿去卖,就觉得很浪费。其次,这是一种顺势而为。我们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废旧资源回收行业也是循环经济的支撑点,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其实很多人会觉得废品回收没有什么门槛,不需要任何技巧,但其实并不是。当然纯靠体力去做这个工作也可以,但你的收入会有上限。我在做这件事之前去城市周边的大型废品收购站,去考察他们到底是怎么收废品、市场的行情是怎么样的。我做这件事情也不是一时上头,会比较全面地去考察市场行情。

“我不太在乎外界的变化”

主持人:上“热搜”给你和你的工作是否带来了变化?

黄没没:变化是有的,但更大的变化也只是更多人关注到我和我的职业,还有许多人开始对自己的择业方向有了更新的认识,这是我感受到身边一些人的变化。至于我做的事情和心态,其实还都跟以前一样。你就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干。所以变化不大,我可能不太在乎外界的变化,比较坚定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新闻有观点·别样青春  |“95后”废品回收创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 - 天天要闻

黄没没生活照(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主持人:被大家关注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女大学生毕业收废品,否定的声音是否偏多?

黄没没:被关注到以后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个“5G冲浪”者,我尊重每一种声音。毕竟每个人经历不同,所以发表观点时的立场也不一样、关注点也不同。而且可能我比较开朗、外向,觉得被人关注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很开心。我也希望当我被关注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带去些什么,比如说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这样我觉得也值得。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都有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主持人:作为一个年轻人,加入废品回收这个领域,你看到了什么?

黄没没:这个行业年轻人太少了。行业里面大多数是我们的长辈,像40岁左右的人在做,可能他们是在养家糊口,我们年轻人更多还是选择在办公室。但是这个行业必须要有年轻人去接力,不然前辈都慢慢年龄大了,体力不够,这个行业没有人做了,那也是一种遗憾和亏损。

所以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在镜头里展现出来,希望我的同龄人们能够投入到这个行业来。其实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它都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每一个行业都充满机会。目前废旧资源回收领域的年轻人不多,所以机会相对其他领域来说更多一些。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如果能找到一些自己的方法,可能你也能把触角更宽泛地触及到资源利用上,做出一些成就。

新闻有观点·别样青春  |“95后”废品回收创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 - 天天要闻

黄没没上门回收废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主持人:你背后还有一个小团队,大家是怎么聚到一起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黄没没:这个团队是几个志同道合、有想法、有勇气的年轻人集合起来的。我们大部分都是“90后”,平均年龄也就26岁。每一个人都有明确分工,有负责技术开发、写代码的;有负责市场的,像我就偏向于市场。

我们团队的建立还挺机缘巧合的,大家之前也都认识,然后我突然提起创业,大家都很感兴趣,而且一拍即合。哪怕有分歧,我们一个团队能够多多头脑风暴,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这个时候我觉得是非常高效的。

“用我所学改变世界,人生何其快哉”

小草,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黄没没团队背后的技术工程师,写成“么丢”小程序的代码。

主持人:加入团队有什么契机?

小草:我是2022年加入的,当时我被工作困住了,比较迷茫无助。正好那时遇到没没,她很有想法,也具备很高的执行力,身上有一种我这个男生都没有的果敢和人格魅力。她当时跟我讲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就一拍即合。我在团队里主要负责写代码,把没没的想法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敲成代码,写成“么丢”回收小程序。因为我是一个做技术的Java工程师,之前一直做软件小程序和网站开发,都是千篇一律的“随大流”软件项目。这次不一样,是一个很有意义且我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我觉得比较有挑战性。

主持人:工作中是否遇到过困难?之后还有什么计划?

小草:目标很简单,希望大家把废品卖得更便捷。困难也遇到过不少,互联网产品需要一直迭代更新才能满足用户需求。我们的产品比较创新,做出来之后需要不断迭代才能被大众接受,所以我们团队经常熬夜改代码、更新功能,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功能,我们也尽可能把它做到极致。大家也充满干劲,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我感觉我会一往直前、保持初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做这件非常酷的事,人生何其快哉。就像我们初学编程的那一句“hello world”——用我所学,科技改变世界!

监制:郭静

主持:王娴

编辑:刘红伟、钱泊均

记者:田萌

新媒体编辑:贾依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