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失守3100点。指数黄白分时线走势分化,蓝筹股表现低迷拖累指数。盘面上,供销社概念股全天强势。工业母机概念股震荡走强,巨轮智能涨停。汽车产业链个股午后走强,亚星客车2连板,索菱股份涨停。下跌方面,地产股持续走弱尾盘掀跌停潮,中交地产、信达地产、粤泰股份等近10股跌停。白酒股集体走弱,贵州茅台、五粮液一度跌超5%。数字经济概念股高开低走,深桑达A、云赛智联跌停。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5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398亿,板块方面,供销社、工业母机、一体化压铸、Chiplet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房地产、饮料制造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56亿元
你知道吗?钟南山院士15号在中山大学的演讲给我们透露了重大信号,他说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要出台,新的方案会更加放开,也会让经济更顺利的发展。
明年年初一个开放的、阳光的、乐观的、有生气的中国。一定会呈现在大家面前,这话什么意思?疫情防控时代结束了,而且不可能再回去,接下来就是全力拼经济的时候,何为经济?
千家万户的生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住屋、教育、医疗和养老,最终是要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想盘活经济这盘棋难度虽然不能堪比上九天揽月,但前方的路一定是艰难万阻。
拉动经济的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过去几十年这三驾马车以百公里180迈的速度拉着中国冲向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把我们14亿中国人带进了小康社会,可现在的情况是有两驾开始跑不动了。
先看出口,11月我国进口同比下滑10.6%,出口同比下滑8.7%,原因就是外需回落,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萎缩,前两年美国直升机撒钱式的刺激经济,在今年终于尝到了恶果,通胀严重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飙升。既然开工赚不到钱,干脆停工歇着。今年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胀,像疯了一样连续7次加息,虽然让美元升值收购了全世界的流动性,但杀敌一千自损800利息的增加,打击了他们自家企业从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企业生产不积极,对原材料需求锐减,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再来看投资,投资主要分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大型基建,像高铁、高速公路、国家重点项目,11月的基建投资还算不错,同比增长10%以上。企业投资的高端制造业表现也不错,尤其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电池这两个产业同比增长达到了50%以上,可以说是高歌猛进。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却出现了严重下滑,房地产可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为什么这么说?上到钢筋水泥,下到家居建材都得靠它拉动,更重要的是各政府还靠它卖地赚工资,为什么许家印们不盖房子呢?今年国内的房屋销售面积一路下滑,11月份跌幅更是扩大到负33.2%,房子卖不动了,卖不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老百姓赚不到钱的,看这个表从7月份开始真正失业率猛增,原因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没有失业的人在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担优势,也大多会把钱存银行,而不是花掉。
有两个数据证明这一现象,11月份老百姓的存款增加2.25万亿,也在这个月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7.6%,有钱但不消费。疫情改变了大家的消费观念,不消费企业就赚不到钱,企业赚不到钱就没法发工资,发不了工资就有更多的人失业,这是个无限死循环的。所以要想盘活经济这盘棋,还得从拉动就业提升消费入手。
12月14号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扩大内需将是未来13年的国家战略,横跨14五15五十六五规划,可见其重要性有多大。文件中不仅提到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品质升级,还提到要扩大对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的确在外需不振的大背景下,经济回暖最快的方式就是政府主导投资,为市场注入信心和活力,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带来就业机会,就业拉动消费,消费刺激更多的企业投资,这样经济就转起来了。
这条路虽然会走得很艰辛,但希望的火种已经燃起来了,我们要小心呵护它,让它停过。
寒风凛冽的冬天,直到冰雪融化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下一个春天。
以上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学习交流为主,据此操作有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