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指数小幅调整,成长股的回落比较大,市场赚钱效应不好。
目前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基本面比较强势的方向基本都涨了,处于底部的方向基本面又都比较弱,景气度不太好,市场整体机会比较不多。
我感觉将接下去,市场节奏还是会偏主题投资为主。
……
周末讨论比较多的有两个事,一个是7月份的社会融资数据,另一个是五家央企选择从美股主动退市。
先说7月份的社会融资数据,单从数据上,确实比较不及预期。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市场预期11500亿元。社融规模7561亿元,市场预期13880亿元。
下面两张图表,比较直观。
图上的4种线,分别是2019、2020、2021、2022年的走势,带红点的是2022年,7月份是今年最低值,也是过去4年最低值。
再看看具体的社融成分分布:
通过这张图表,我们能看出,社融构成三部分当中,今年以来只有政府的融资增速在上升,企业几乎没什么变化,居民这块的社会融资水平从2020年末开始持续的下行。
居民这块的减少,主要还是房贷的减少,这两年房地产也不景气,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普遍不强,再加上疫情的反复,降低了大家的风险偏好,大家都不愿冒险,主动选择降低杠杆。
疫情真的影响了很多,就比如最近义乌的疫情,那些诸如青口夜市这样的小规模商业从业者,冲击是很大的。别小看这夜市,2米左右的摊位一年租金平均也要七八万,最高的能达到二十来万一年。
没疫情的时候,普通点一晚上净赚个一两千块是没什么问题,现在疫情一来,收入就没了,你要是身上负债率高,房贷要催吧,车贷要催吧,还有小孩跟在后面要咬“脚后跟”吧,日子就不那么安生了。
这时候,主动降低自身杠杆,就是种自保行为。
……
再说说5个央企从美股主动退市,分别是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
先解释一下,这次退市的美股,准确讲是ADS(存托股)。这五家央企当初是在香港上市,发行了一些H股,然后再以这些H股为基础,在美国发行了ADS。
ADS其实是比较鸡肋的,他相当于是兑换券,多少ADS兑换多少港股,但当中有手续费,买ADS不如直接买港股,或者通过港股通买A股。
无论是从成交量,还是融资量,这五家央企的美股,对企业来说占比都很低,未来也基本融不到钱了。
另外,还有一个几乎不可调和的问题,就是老美要求在美上市公司交出原始数据的审计底稿。央企的审计底稿,其中肯定有涉密所在,怎么可能交给你美国证监会审查?
本来就没啥用,平白花钱不说,还要左一个限制,右一个不准。这种赔本的买卖,不做也罢。
就说这些,我是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