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买家医院保平安?

2021年09月07日21:09:17 财经 1098
中国平安:买家医院保平安? - 天天要闻

作者:何婧

出品:焦点财经

今年五一,中国平安(601318)站上了风口浪尖。

4月30日,中国平安发布了参与方正集团重整进展的公告,一时间议论纷纷。

平安表示,“参与方正集团重整,是本公司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积极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举措。”

有了健康,就能平安?投资者似乎并不认可这个故事。

直到8月17日,中国平安收购新方正股权案获批方正集团并购案尘埃落定,议论声仍未散去。今年以来,中国平安股价几乎一路下跌,自年初至今跌幅已经超过40%。

如此大的跌幅与看空,被很多投资者认为,与其此前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失利有关。如今,平安又开启了“健康”梦。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马明哲终于出手了。

8月27日至9月3日,中国平安连续6个交易日回购公司A股股份。同时,马董事长率领众高管进行增持,一共拿出了27.8亿元的真金白银。

组合拳实施后至9月7日,中国平安8个交易日内,有5天收涨。

地产隐形大鳄的得与失

1995年,平安不动产前身——深圳市平安物业投资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平安对于地产领域的筹谋也是从此时开始。

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平安最初的地产之路走得不算顺畅。直到2010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放开了对于险资投资不动产的禁锢。

次年,深圳市平安物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便更名为平安不动产。充足的现金流助力平安强势入局,一举成为了地产业赫赫有名的“隐形地王”。中国Top20的房企背后都不乏平安的身影,根据今年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平安的投资性物业账面值为666.17亿,占投资组合的1.8%。

而平安主要以三种方式布局地产领域:其一便是收购知名地产公司股票,或以债权或股权形式进行投资;其二是与房企联合拿地,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项目;其三则是购买商业地产谋求长期效益。

凭借房行业长久以来的巨大红利,平安自然尝到了一些甜头。2018年通过大举减持碧桂园3132万股,平安套现了约4.5亿港元。但同样也是这一年,埋下了当下的这场危机。

2018年,平安通过先后两次股权收购,持有了华夏幸福25.25%股权,并对其债券投资360亿元,叠加股权投资的180亿元,累计540亿元。

但没想到的是,在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多剂“降温针”的作用下,华夏幸福爆发了债务危机,根据7月31日公告,华夏幸福及其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的债务本息金额 85.18亿元,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815.66亿元。

华夏幸福的“二股东”中国平安,也不平安了。

于是,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8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61亿元。

此外,2019年,平安以每股4.81港元认购中国金茂约17.87亿股,占股本约15.20%,彼时,市值约85亿港元。而截至9月6日收盘,中国金茂的股价2.54港币,市值几乎腰斩。

对外投资踩雷的同时,多位股东的大幅减持动作也牵扯着市场的神经。

6月17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卜蜂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其通过下属子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6日期间,以股本衍生工具交付股份之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H股182570107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到1%。

无独有偶,裕兴科技也于7月12日宣布出售全部持有的300万股中国平安保险的H股,并将在2021年因这批交易亏损约5326万港元。

而最为惹眼的还是长期坚定看好平安、持股十余载的私募大佬李驰清仓了平安。

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580.1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中利润占比最高的寿险业务为292.56亿元,占比50.4%,同比下降了35%。

虽然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平安打出“公司回购+高管增持”组合牌,以增强市场信心。称公司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2.56元/股的价格回购A股。

平安的“联合健康”梦

投资不利、保费下滑、股价下跌之下,平安依旧没有停下脚步。

2016年,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便公开表示,“一手管住用户的钱、一手管住用户的健康,这样用户就离不开平安了。”

在医疗健康和商业保险的赛道上,人人都想成为中国版的联合健康,中国平安也不例外。然而,平安虽然很早便开始布局医疗板块,却几乎都是线上医疗,为打通医疗、保险、大健康的完整闭环,平安急需一家线下医疗机构。

于是,参与方正集团重整,成为了平安整个大健康布局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棋。

2019年12月2日,方正无力兑付一笔20亿元本金的债券,引爆千亿债务的序幕。2020年2月,方正集团破产重组进入司法程序后。中国平安便果断入场,试图夺得“北大医疗”这块医疗领域的“天潢贵胄”。

中期业绩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直言:“接下来我们只会保留医疗等与平安核心主业相关的板块,其他部分正在按照预定的计划按部就班地以市场化方式对外转让或出售。”

确实,医疗健康需求会伴随银发时代的到来持续爆发,以线下定点医疗服务赋能保险品种,保险才更有温度和卖点,这对于保费增速已触天花板的平安来说,无疑是未来有力的着力点。

就像在2020年的董事长致辞中,马明哲说道“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然而,目前的北大医疗床位数比巅峰时期几近减半,负债上百亿且盈利能力羸弱,对中国平安“保险+健康”的联合健康模式蓝图到底是助力还是拖累?

此外,中国平安在此前几乎没有线下医院管理经验,如何管理如此一家产权关系、治理结构复杂的医疗集团,更是并购完成后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闻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兴银理财、光大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行业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突破20%。经营数据亮眼从净利润指标来看,股份行理财公司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主义陷阱如同隐形的漩涡,悄然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务健康与精神世界。它通过广告轰炸、社交媒体渲染、金融工具诱导,将“买买买”包装成生活意义的源泉。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 天天要闻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当前“衣食住行”价格普遍上涨,但涨幅因品类、区域而异,以下是具体分析:一、衣:成本驱动型上涨原材料涨价:棉花价格同比上涨20%-30%,涤纶等化纤原料涨幅超40%,导致服装成本增加。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 天天要闻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年轻人应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培养理性消费习惯、提升金融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来抵御消费主义陷阱。以下为具体策略:一、认清消费主义洗脑的核心套路心理操控术价值观绑架:通过广告、影视剧将商品与“成功”“幸福”强行关联(如“爱她就买XX”),让你误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 天天要闻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保持低购物欲需构建“心理-行为-环境”三重防御体系,以下为结合心理学实验、极简案例及数据的实操指南:一、认知重构:用延迟满足驯化多巴胺30天冷静期法则实施方式:将非必需品加入购物车或收藏夹,设置30天倒计时。若到期仍觉需要,再启动购买流程。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 天天要闻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召开,巴菲特在会上宣布,年底交棒给接班人,所以,虽然巴菲特没说,但很可能这是巴菲特主持的最后一次参加股东大会,未来巴菲特不再是决策者,那么是否参与股东大会完全看巴菲特自己的意愿....
金价,大幅下跌! - 天天要闻

金价,大幅下跌!

“五一”假期期间,记者对黄金消费市场进行走访发现,随着国际金价高位回落,叠加节日促销,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部分品牌首饰金报价重回“8字头”。资料图,图源:新华社金价回调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 天天要闻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每经编辑:毕陆名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价回落影响,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其中,老庙黄金报价987元/克,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六福、周大福报价998元/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五一”假期,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