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2021年08月31日19:44:07 财经 1426

日前,福建省商务厅印发了《“福建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时间,“老字号”“百年老店”成为关注热点。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97家,其中“中华老字号”企业34家。据统计,2020年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单从数字上看不算低,但如果细品,仅片仔癀这一家企业,2020年就实现营业收入65.11亿元。这样的份额,彰显了片仔癀的辉煌,却也对比出其他众多老字号的弱小。

时代浪潮中,福建省的近百家老字号如何振兴?如何迎接消费升级?新招式能否擦亮老招牌?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老字号不等于金字招牌

老字号是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有着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时代浪潮中,每一个坚守下来的老字号招牌,除了凝聚执着追求,更要历经诸多艰辛。

例如在福州东百中心负二层的“八闽老字号主题街区”,近来似乎有点门庭冷落。

“有的老字号经营者,‘好酒不怕巷子深’‘小富即安’,使得企业缺乏竞争的压力和意识,企业老员工延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思维和服务模式,观念更新困难。加上城市变迁等原因,造成了它们逐渐被淘汰的局面。”业内人士分析。

业内人士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字号企业坚守传统产品,在保持老味道、老工艺、老特色的同时,其生产模式很难有所突破,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足以支持扩大经营规模和技术创新的要求。“此外,可能还有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等原因。”

老字号,不等于金字招牌。如何挖掘、传承、培育老字号品牌,拓展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老字号经营者在探索,政府部门也在规划和思考。

传承与创新间的平衡

福建川福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福州名噪一时的闽菜厨师团队“蛤埕一香”。公司负责人之一胡金娟,正是其创办者的后人。

在胡金娟看来,过去老字号吃香,归根结底还是技艺过硬,是消费者对“匠心”的高度认同。但老字号要想赢得长远发展,还得创新。“匠心和创新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做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对大多数老字号来说才是正解。”

胡金娟和她的团队认为,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顺应市场改变,闽菜才能走得更远,老字号也才能真正发扬光大。眼下,一个迫切的需求是,不仅要留住老顾客群体,还要吸引年轻人群体,这是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冲击,同样也蕴含了转型的契机。

川福食品在几经调整后,经营方向逐渐明晰——把闽菜以速冻调理包的形式向市场推广,这样的产品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并且更容易促进闽菜走进千家万户。专门的研发团队,则负责让改良后的产品更符合大众口味并且营养、健康。

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工业化,是不少希望做大做强的老字号企业的共同选择。

入选第五批“福建老字号”的“耳聋伯”元宵,从最初肩挑叫卖、走街串巷到现在拥有多家店面,从最初的纯手工制作到现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从最初一个人的技艺到现在家族式的传承,也在与时俱进。

林威坚信,创新是手艺人给自己留后路,因为总会遇到瓶颈,只有突破求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创新不仅是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更包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等。如今的“耳聋伯”元宵也全面“触网”,其产品登陆了永辉生活、朴朴等电商平台,还在微信上开设了“微店”,将原来局限于福州的市场半径,大大延展。

期待实打实的扶持

对老字号而言,依法认定核定、立法保护,只是扶持企业发展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孤军作战的老字号企业难以应对。

今年6月福建省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老字号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报告》显示,尽管老字号数字化探索的步伐整体稳健,但仍有很大的空间。2020年,疫情对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的老字号企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和商业行业中,中华老字号企业有542家,占总数的48%。

这方面,厦门的老字号已经尝到了实在的甜头。

除了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立法,2019年,厦门市商务局还牵头制定并出台《厦门市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对老字号企业从房屋租赁、宣传展示、申遗项目、创品牌及评奖、改制重组、技艺改造、科技创新、连锁经营、参展参会、技能培训、职称评定、金融服务等众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及补贴扶持。

此外,厦门市百年老字号研究院已经注册成功,将于9月上旬举办成立大会。这将是福建省第一家研究、培育老字号品牌的非政府智库组织。“研究院主要任务就是为老字号会诊把脉、开处方。”厦门老字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由研究院牵头,进行老字号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培育研究、研修培训,加强本地老字号企业与外省老字号企业的交流推广等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可复制的标品连锁,老字号也不能与高速发展的快消费产业比拼速度,其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那些具有优质生产力的匠人。针对人才短板,老字号研究院不仅关注当代老字号掌门人的培育,还要战略性培养二代、三代老字号掌门人、继承人,以人才建设推动老字号品牌建设。

按照计划,福建省新一批“福建老字号”认定名单将于年底前公布,并在2021年“全闽乐购·跨年购”上进行集中亮相。

为帮助更多老字号“出圈”,福建省商务部门还提出,将借助商务部“老字号数字博物馆”线上平台,打造该省老字号的集中展示窗口,明年计划组织部分老字号企业参加全国老字号专业博览会,支持各地进一步包装老字号产品、建设老字号展示中心、开展“老字号进进博会”“老字号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老字号促消费活动。

(综合:福建日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 天天要闻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微成都报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于2024年6月起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及专门委员会职务。同时,该行已选举朱韬为新任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图源:四川新网银行官网简历信息显示,朱韬曾任中国银...
洋客商告诉你,“一带一路”市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 天天要闻

洋客商告诉你,“一带一路”市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5月1日-5日举行,本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展览题材包括玩具及孕婴童用品、家用纺织品、文具、健康休闲用品等。展区内不仅承载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也搭建起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