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瘦幼,少女心,30+,接受自己是一个缓慢的状态

大众对女性的审美一直停留在白瘦幼这个等级。所以每当我们打开网络总会有铺天盖地的美白广告,美白霜、美白水、美白丸、还有脑海里一直在回荡的五个字“一白遮百丑“。

对于幼态的痴迷从大家对于抗衰老的痴迷就能窥见一二。

饱满的面部轮廓是大多数人的向往,之因为有这样的向往存在,才会有那么多对于向往者的商业行为,各种面部填充的技艺层出不穷,平时很怕疼的女性在面对各类巨疼的医美微创面前可以咬牙切齿,为了美可以忍受巨疼。这种非自然的美如果说也是为了取悦自己总归有点牵强,毕竟真的太疼了,悦不起来。

关于瘦,大家可能感触更深,锁骨放硬币、锁骨放鸡蛋、反手摸肚脐、A4腰,大家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变成了,“你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对方一脸按捺不住的喜悦,一面赶紧“辩驳“道:哪有。


说完了白瘦幼我们再来看下少女心,少女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纯真、烂漫、美好,我理解的少女心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对周围的人事物满满都是善意。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位女士穿着粉色的衣服,蓬蓬的裙子、抑或是衣服上有蕾丝、花边的元素,我们会说她很有少女心。我们说错了么?也没有,着装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化,打扮上倾向于少女可能真的拥有少女的情怀,或者有着对于少女情怀的念念不忘和追求。当我们在谈论要保持少女心的时候我们的本意是想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外界事物尽量不带有偏见。

不管是对于白瘦幼的迷恋,还是对于少女心的执着,成年女性一边在宣扬自己的人格独立、一边又在自我物化。

一年中可能只有父亲节和清明节不会被过成情人节,其他阳历节日(还有一个农历七夕)基本都可以过成情人节,红包转账、鲜花巧克力遍布我们的朋友圈,今天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要声讨女性,因为我也是一名普通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女性,我只是想把我的困惑说出来,在面对周围女性都在六一儿童节收到礼物这件事我也曾经羡慕过,谁不想一直当成小朋友一样宠爱呢?

但事后反思,觉得很不应该,我想被当成小朋友一样宠爱,凭什么呢?


且不说一把年纪离小朋友的世界已经很遥远了,就是看着镜子里日渐明显的鱼尾纹也该不好意思收别人的儿童节礼物了。

那情人节该不该收礼物呢?该收,但有多该收,就应有多该送。

如果你说该收,因为收了心情好,那你送给对方,对方心情也不会差。

如果收了是因为不想辜负对方的一番心意,那是不是也该回敬对方你的心意呢?

如果觉得收礼物是应该的,那可能就不应该了,哪有什么一个人应该要对另一个人好呢?

被善待的一方是不是自动在人格上把自己矮化了,只有强者才更有资格善待他人,弱者只需要伸出双手接受就好了。

女性成长的道路充满了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荆棘,有时候可以避开,有时候无法避开且必须受一些伤才有机会成长,就像二十几岁的年纪容易遇到渣男一样,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是少女心,还对这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善意,愿意用百分之分的真心换百分之十的真心,我们后来变了,变得看上去有些冷漠,是因为内核变的坚硬了,虽然还是喜欢粉色、蕾丝花边,但在家以外的其他地方尽量不去展现,因为我们明白了,这个世界不是全都是美好的。

知进退,懂收敛是女性成长的标志之一。

白瘦幼的审美也仍在继续,我们也仍在矛盾的边缘,慢慢等待时间的打磨和历练,直到有一天真正的对大众并不客观的审美释然,才有可能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