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场特别的生日会在海底捞举办。
74岁的老人被年轻的员工们簇拥着,欢快地唱着生日歌。火锅蒸腾的雾气中,折射出三十六载光阴。这场被无数网友围观的庆生仪式,正是苏州协和药业的36岁周年庆,而这位老人,则是创始人郑正华。
这个老国货品牌不仅开创了国内护肤品领域转化医学的先河,还打造了国民护肤品“协和维E乳”,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
追溯到1989年,一切要从一位物理老师的梦想说起。
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的创新之路
当时的郑正华怀揣着一个独特的想法:能否将医院的外用制剂转化为大众都用得起的护肤品?这个想法在当时显得极具前瞻性。那个年代,国内护肤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都在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
带着这份执着,郑正华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在苏州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苏州吴县保健日化联营厂",这就是苏州协和药业的前身。创业初期,面对设备匮乏、难以跟上生产需求的困境,郑正华选择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他的汽车后备箱总是放满各种零部件和工具箱,随时准备调试设备,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上世纪90年代初,皮研所的专家们整理了140多种临床效果显著的医院制剂。其中,维生素E外用制剂因为能有效解决干性皮肤的保湿需求,在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这个医学制剂被成功转化为大众护肤品——协和维E乳。这比后来流行的"药妆"概念早了近5年。正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激光科创始人周展超评价:"在当时,能把医院外用制剂转化为大众护肤品,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创新。"
深化医研共创
坚守与突破的36年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创新模式。在护肤品领域,这意味着要从消费者实际的皮肤问题出发,以临床验证为依据,开发安全有效的护肤产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持续的研究和优化。
随着皮肤科学的发展,协和维E乳产品配方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在保留维生素E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具有新功能的原料。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让这个经典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着独特的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协和药业进一步深化医研共创模式,联合刘玮、赖维、周展超等多位皮肤科权威专家组建科技专家委员会,深入研究不同肤质人群的护理需求。如今苏州协和药业已建立起完整的研发体系,开发了25个功效产品线,包括针对敏感肌的维生素B5舒缓系列,以及专门解决严重敏感问题的"西敏修护"系列等。
这些努力在市场上获得了显著回报。截至2023年底,协和维E乳的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瓶,在天猫平台多次获得乳液品类的回购、好评榜首。
2024年12月,在SIA2024科学护肤创新联盟年度大会上,来自产、学、研、医等领域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了"医研共创"的未来趋势,苏州协和药业新推出的B5精华还入选了SIA100年度科学产品功效护肤品榜单,获得业内认可,这是对企业多年坚持的最好褒奖。
当郑正华在火锅店里和年轻员工们一起庆祝企业36岁生日时,他依然坚持着最初的信念:"专心把产品做好、做扎实,就是对消费者最好的回答。"这种朴实的坚守,让一个始于实验室的护肤品牌,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诠释了中国制造在新时代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