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2020年12月22日17:55:12 娱乐 1350

文/黄衫女

近年来,韩娱圈风波不断,各大知名爱豆被曝恋爱、劈腿、当爹、霸凌不说,光是BTS涉嫌“辱华”以及伤害中国粉丝感情之后拒不道歉一事,便足以令人失望了。

在恶性事件爆发仅1月之后,BTS在格莱美奖上喜获提名再次引发了国内饭圈的躁动。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BTS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碰到底线,仍然有不少粉丝顶住压力高举“支持”的旗帜,盛赞其为:亚洲娱乐史首例、亚洲之光……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在面对有所质疑的普通网友时,粉丝们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坚定地认为网友们的指责是出于对BTS火遍全球的嫉妒。

同时,他们还从诸多文字、用词等细枝末节中努力抠出BTS对中国友好、不怀有恶意、官方态度侧面“实锤”没有给BTS定罪等等细节,试图说服大众重新看待BTS。

对此,网友们大多表示不相信,同时也开始疑惑起BTS粉丝们十足的底气与为爱豆开脱的决心。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的确,BTS所涉及的事件性质更恶劣,不同于恋爱、结婚等“偶像失格”行为,他们所影响的不只是个人人气、粉丝心情,而是诸多原本不了解他们,甚至不认识他们的海外民众。

最不可原谅的是,倘若BTS真是出于误会而发言不当,大可以通过解释或道歉降低影响、平复大家的心情。

但他们在引发争议之后便彻底选择性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只顾着所谓的言论自由。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要知道中国粉丝在BTS饭圈里可不属于小众群体,他们的中输成绩高达79万张,可以说是BTS百万销量的缔造者。

因此,有气性的普通粉丝在受到如此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时,早就选择脱粉了。

正如当年在中国最红的韩国演员——张娜拉,在发表不当言论之后被粉丝放弃,最后只能重回韩国娱乐圈。

而时至今日仍然有如此多的中国粉丝为BTS说话,可见他们的爱确实是真诚又卑微了。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但如此坚定、执着的他们真能得到爱豆的青睐吗?

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虽然力扛销量,但BTS在通稿中提到最多的是欧美粉丝。

虽然生日应援花费大价钱,还特意选择在长城搞活动,但BTS却手写日文向樱花妹妹道谢。

虽然特意代表国内普通网友向BTS表示歉意,但爱豆好不容易更新一次动态,却丝毫不提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可见,中国粉丝的迁就和宽容似乎并没有换回一丝丝尊重或善意,反而是变本加厉的忽视。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粉丝们的努力不仅没有讨好爱豆,同时还引发了国内民众对追星行为的厌恶,就连韩星粉丝都被贴上负面标签,连累了许多什么都没有做错却被莫名其妙当作“NC”的饭圈女孩、男孩。

最重要的是,卑微的态度不止损害了粉丝们的个人尊严,还连累了国家、民族尊严,让人十分无奈。

想为自家爱豆多做一些事,这一想法不难理解,但为了追星丢失底线,这真的值得吗?

追星没底线?BTS卷土重来获格莱美提名,中国粉丝:亚洲之光 - 天天要闻

大家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不只是追星者,更是消费者,换句话说是艺人们的衣食父母。

倘若没有粉丝关注、花钱,那么偶像的价值也不复存在。

因此,偶像也可以看作是服务行业,称职的偶像应该努力为粉丝带来快乐,而不是让粉丝陷入为难。

倘若大家能认清自己的位置,避免被追星影响工作、学习或是过度投入艺人的生活,那么追星带来的就是快乐和满足。

因此,也希望追星族们能理性看待艺人,不要为了偶像而丧失底线,毕竟底线只有一条,偶像可是有千千万呢。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