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2020年10月15日07:52:14 娱乐 1628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会长,韦娜致敬:

有一个话题经常被讨论:那就是,怎么认识自己?其实,从女性生育自主、受教育的权利、家务劳动到女性的职场性别歧视,你会发现,有时不拖累女性,其实就是给了她们飞翔的翅膀。提升女性的认知,就是提升人类的认知。

找到自我,最好的途径,我认为是提升认知,也就是去阅读,去旅行,去见识,去思考。我们很难一下定义谁是自己,但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可以不断遇见自己。

起初,自己可能是模糊的。但在探索的路上,比如我们的困难,痛苦,坎坷,都是遇见自己的方式。当你重重地碰到真实的生活时,会让你更加认识自己。

所以,不必惧怕颠簸,不必担忧恐惧。往前走,你会遇见更好的你。

作者:飞檐 

不久前,《亲爱的自己》迎来了大结局。

李思雨终于创业成功,但她和陈一鸣没有复合;

张芝芝最终选择独立,事业有成,她仍然没有答应前夫复婚的请求;

姐妹俩算是最终做回了自己。

看到这样的结局,网友们直呼:“编剧好绝啊!”

《亲爱的自己》这部剧将女人在职场和爱情上的困惑展现得淋漓尽致,结果却没有一对皆大欢喜的恋人,所以才让观众感到“意难平”。

而演员刘诗诗、阚清子也先后在微博发文“告别”: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照顾好“亲爱的自己”,对过去释然,才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这部戏不甜,反而有些苦涩,但很真实。

从她们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看到自己,我们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心,也都被这部剧说透了。

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其实她们的决定殊途同归:人这一生,都走在寻找自己的路上。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选择自己不是选择孤独,

而是向圆满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亲爱的自己》中,前面的张芝芝有多懦弱,后面的张芝芝就有多酣畅。

她用肉眼看得到的蜕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一段不平等的婚姻里,一个女人越低到尘埃里,越难真正站立起来。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一开始出场时,张芝芝是一个“温柔的、隐忍的”女人形象:

照顾丈夫、忍让婆婆,为孩子费尽心力,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忙到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更别说关注自己的内心。

而丈夫刘洋,不仅什么都不管,还高高在上指责张芝芝事情做的不到位,更过分的,是出轨被抓包后不但不悔改,还在小三面前挥手打她。

面对丈夫的嫌弃和背叛,芝芝没有勇气反抗,只能默默忍受,继续在这段生了病的婚姻里委屈自己。

好在,经历内心的煎熬,生活的磨砺,她终于明白,只有自己强大,经济和精神上不依附于任何人,才能走向美满的人生。

有一句话说得好: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经历了失败婚姻的张芝芝,终于看清了这一点,也终于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始破茧重生:

当刘洋低声下气求她回心转意时,她选择潇洒转身;

她找到了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事业,成了销售经理,而且还是那个小三的上司,她可以有底气地表达自己的喜恶和不爽,可以自由选择,愿意放过自己,还是原谅他人……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但这些都不是更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找回了自己的内在力量。

那就是一个女人获得幸福的关键,也是她走向圆满的开始。

这是一个觉醒的女人,从最初甘心做家庭主妇,到丈夫出轨仍然放不下婚姻,再到终于醒悟“女人必须做自己”,张芝芝成功地拥抱了“亲爱的自己”。

只有那些怀抱代替不了灵魂相拥的时候,你才会孤独,而张芝芝不会了。

这世上,不应该只有男人和婚姻这个唯一的选择。内心匮乏的女人,眼里的世界只有家务、老公和孩子。

内心丰盈,精神丰厚,才有随时出发的勇气,才有随时说“不”的底气。

人生中的圆满,都是自己给的。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不为往事扰,才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张芝芝让我想起了一位前同事,她也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与彷徨,最终选择了逆风翻盘。

她大学毕业,分到了一家国营单位,有稳定的工作,以及谈婚论嫁的男友。不出意外的话,她将会沿着这条路继续她的稳定人生。

没想到,准备结婚时,男友突然变卦。

她不甘心,跑去男友单位去找去闹。特别地执着,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我有什么不好!

大家劝她,问清楚又能如何?难道指望一个去意已决的男人回头吗?

她不听,夜里流了多少泪,白天就鼓起多少的戾气去争吵。那种不甘心无论如何都无法排解。

前男友开始是避而不见,后来是避之唯恐不及。

纠结许久,她的妈妈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劝解女儿,说:

“你现在要做的,是咬牙切齿,活出你自己。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朴素又直白,却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她。

她终于平静下来,她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番话:

我不能再让伤心牵着我的鼻子走,再纠缠下去,也是回不去的从前,看不到的未来,我要重新开始。

终于,她毅然离开了稳定的岗位,选择自己一直喜欢的业务,去创业了。

她找到当时市面上比较缺乏的一款产品,在一家小工厂,亲力亲为地去做。起初只能租赁大商场的柜台去寄卖,随着经济能力增强,自己开了小店,十多年间稳固发展,小店扩展成了大店,大店又开了分店。

她成功地实现了财务自由,那些前尘往事,那些所有的伤心、难堪、不舍,都化作了身后柔软洁白的羽翼,熠熠生辉。

原来,生命中每一件让你痛苦的事情,都会在稍后显现出它的意义。

正如阚清子所说:“所有的坎坷和经历都是今天活得潇洒的谈资”。

告别了糟糕的自己,不为往事扰,才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人真正向往的,

一直是不断地超越自己

黄奕最近频上热搜。

作为一个演员,她很久没有出作品了。过去的那段时间,观众似乎更多地在关注她的私生活,但现在,她想继续“趟一趟这条路”,所以她来到了《演员请就位》的舞台。

舞台下的导师中,坐着《还珠格格》的第一代“小燕子”,赵薇。

观众唏嘘:两代“小燕子”罕见同框,一个在台下做导师,一个在台上当选手,地位天差地别。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然而,我们为黄奕鼓掌的,不单单是她的实力和演技,更是她在艰难无望的生活中,让自己砥砺前行,不断超越自己的勇气。

众所周知,黄奕曾经历两段不如意的婚姻,她也因为前夫不断骚扰,名声受损,事业被“拖累”,失去了很多片约及合作。成为很多人眼中,“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代表。

现在她回到舞台,想把打烂的牌一次次赢回来。黄奕自己也说:

曾经上错过花嫁,也曾撞过南墙,但我不想成为前浪倒在沙滩上,所以我要到这个舞台上和你们一起兴风作浪。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人生有不同的可能,只要你相信,你去做,这个过程是让你不会后悔的一件事。

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意不如意,人生也许就是从一次次的绝望中重生。

最深的遗憾,不是没能得偿所愿,而是不曾为所愿,不断超越自己。

《亲爱的自己》大结局揭露的人生真相: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 天天要闻

所谓不负此生,

从来不是找到一个你可以依靠的人,

而是找到最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许多人疲于赶路,却不曾审视内心,自己究竟想去哪里。

但无论道路崎岖还是畅通,无论世事坎坷还是顺遂,我们最想遇到的风景,其实是那个强大的、最好的自己。

先找到自己,才能找到世界。

往后余生,愿你做一个灵魂丰盈,精神饱满,内心通透的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不忘自己。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成本8亿,票房不到200万,好莱坞大片再次受挫 - 天天要闻

成本8亿,票房不到200万,好莱坞大片再次受挫

看来除了怪兽大片《哥斯拉大战金刚2》,还有漫威超级英雄大片《死侍与金刚狼》之外,今年再没有哪部好莱坞大片能够在中国内地市场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可观的票房成绩。《哥斯拉大战金刚2》在国内影院已经收获了超9亿人民币的高票房,暂列本年度中国进口电影票
共赴光影之约!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举行 - 天天要闻

共赴光影之约!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举行

6月15日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为“电影之城”。金爵盛典现场表演融入具有上海特色的电影元素和城市景象,艺术化展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新时代愈发焕发光彩,影与城交相辉映的动人图景...
新闻业怀旧中的“话语制度”——基于电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 天天要闻

新闻业怀旧中的“话语制度”——基于电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当下诸多大众文化事件生产着关于新闻业的怀旧话语。本文着眼于2023年上映的电影《不止不休》及其所触发的讨论,探究怀旧话语之于中国新闻业的制度性意义。围绕案例,本研究分析了关于中国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怀旧话语中,“赞歌”与“挽歌”、神化与祛魅如何并存、沟通。研究发现,“黄金时代”为新闻业制度维系创造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