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都在心中幻想过这样一个场景,"雨后青巷,优雅美丽的自己,略施粉黛、朱唇峨眉、云鬓轻挽穿着一件金丝盘扣、水墨花雕的精美旗袍,玲珑有致、袅袅婷婷,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向远处。"旗袍是天生爱美的女孩子所拒绝不了的诱惑,是我们华人女子的传统服装。中国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也流传下来无数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服饰,旗袍就是我们悠久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
如此绚烂美丽的国粹,自然少不了匠心大师的传承。褚宏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做了八十多年的旗袍,无数风流名人的衣服都出自他手,只看照片就可以推算出三围,被称为“中国的老佛爷”。
年少学艺磨心性
1918年,褚宏生出生在江苏吴江。普通家庭的褚宏生不能去学堂里读书,在那个年代读书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有机会。像褚宏生这样的家庭,要么送去学个手艺好糊口,要么就是卖去大户人家做小厮。
十六岁那年父母费尽心思,怀着期许把褚宏生送到上海学做裁缝。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店就是朱顺兴裁缝店,里面的头号师傅叫朱汉章。朱汉章看到机灵诚恳的褚宏生觉得这小子不错,于是便把他收下做弟子。
学着店里其他师傅招待客人的样子,褚宏生面对顾客也嘴甜会讨人欢心。朱汉章怕他年纪小走偏了,不晓得沉寂下来,手艺才是立身之本,于是便把褚宏生在身边多留了一年。直到三年后1936年,才让他学成出师,对于师父的这个意图,褚宏生感激不尽。
刚出师时褚宏生在店里做的是量尺寸的活计,这是制作旗袍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量身是个细致活,首先要量全身三十六处的尺寸,每一处都不能遗漏,不然可能会导致不合身,然后师傅再根据经验调整比例好让最终的效果能够体现玲珑的身材。
一件白旗袍名震上海滩
又在店里踏踏实实边工作边学习了三年以后,褚宏生熟练掌握量身、打样、缝纫、盘扣这几个步骤,开始正式为顾客做旗袍。他的设计新颖缝纫技术又精良,得到了很多女士的喜欢,在附近一片小有名气。
际遇和运气总是降临在准备好的人身上。《歌女红牡丹》的成功让胡蝶名震上海滩,被大家选为电影皇后,一时风头无俩。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胡蝶这样的绝色女子,一次偶然的谈话,胡蝶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褚宏生的名字。
胡蝶为人非常随和,没有架子,她找到了褚宏生,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要求与喜好,希望褚宏生能为自己制作一件精致的旗袍。大明星的光临让褚宏生非常惊喜,他暗下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
褚宏生大胆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新事物的人,他经常研究西方摩登女郎的穿法。他了解到胡蝶虽然长相美艳耀人,但是抛去舞台上的光彩夺目,胡蝶内心比较安静,她更喜欢素淡的颜色。
褚宏生在颜色上选择素净的白色与胡蝶的浓颜中和,式样上他大胆将西式裁剪与中式结合,并创造性的使用法国的蕾丝。蕾丝一般在婚纱和洋裙子上比较多,褚宏生觉得胡蝶的气质摩登,这样搭配起来更显气质,安静中带着调皮,时尚又不乏性感。
拿到旗袍后的胡蝶惊喜不已,不久就穿上去参加公开活动。当穿着这件白色镂空蕾丝旗袍亮相时,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清纯与性感如此完美的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说不清是这件蕾丝旗袍成全了胡蝶的风情,还是胡蝶诠释了旗袍的雅韵。
如今这件旗袍还被珍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被当做艺术品流传百世。
为巩俐制衣,展示"黄金瞳"
自从为胡蝶制作白蕾丝旗袍以后,褚宏生就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大人物慕名而来找他做衣裳。其中不乏有宋氏三姐妹、官员外使的夫人们、百乐门的歌后还有许多国际友人都让他为自己量身设计旗袍。
虽然结识了很多显赫贵人,但是褚宏生永远记得当年师父教会自己的真理,"只有手艺才是立身之本"。他没有去靠那些大人物飞黄腾达,而是守着自己的店铺,专心经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做出更加精美的旗袍上,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师。
服化道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至关重要,很年来很多剧组和电影明星也都慕名寻求褚宏生帮他们设计旗袍。著名影后巩俐就是其中一位,这其中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因为参加活动的需要,巩俐想要找褚老定做一件旗袍,,但是由于当时剧组赶进程,没有时间亲自到访。褚老就让巩俐的助理挑一张角度合适的全身照来找他,褚老看了几眼照片,手比划了几下,心里便有了谱。
没过多久褚老便根据巩俐的"女王气质"给她做好了一件大气合体的旗袍,巩俐对此非常满意,并且多次感谢老爷子。要知道量体可是旗袍制作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毕竟旗袍不像一般衣服,要做到显身材还不能太紧。可是褚老仿佛拥有了黄金瞳一样,不用对着真人量裁,只看了几眼就能做好。
旗袍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旗袍也不再是大家生活中的首选。褚宏生觉得不能让手工旗袍成为"绝唱",只有被人的手一针一线精心制作出来的旗袍才是有灵魂的。
褚宏生收了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的传给他们,他想要将这上海滩的老特色传承下去。褚宏生还把旗袍与现代流行方式结合起来,2014年,他在上海高定时装周上,成功举办了自己的高定旗袍秀,再一次让全世界为我们中华艺术惊叹。时尚界把褚宏生与艺术家香奈儿设计师老佛爷齐名,称他是“中国老佛爷”
我们的每个文化领域、民俗风情都需要褚老这样的人来带领传承,匠人是会老去的,但是他们的匠心和精神永远不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