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家医院里,70岁的老陈,弓着背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粗糙的双手紧紧攥着双胞胎孙女的康复治疗单,那单据被他捏得有些褶皱,恰似他此刻千疮百孔的心。身旁,9岁多的清瑞和清莉正好奇地张望着医院里人来人往,全然不知爷爷心中的焦虑与艰难。老陈浑浊的双眼满是疲惫,他望着两个天真无邪的孙女,不禁回想起她们刚出生时的情景,本是上天赐予的双倍喜悦,却在成长的旅程中变成了沉甸甸的负担。
自从知晓两个孙女查出重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这个70岁的老人便独自挑起了这副重担。医院里,他带着孩子楼上楼下地跑,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却又透着股坚定。为了节省开支,爷孙三人中午就着白开水啃干馒头。看着孙女们大口吞咽的模样,老陈眼眶泛红,满心自责与无奈。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绝不放弃。
老陈一家生活在云南的农村家庭,这个家有太多的辛酸和不易,老陈年迈,早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老伴的情况更加让人揪心,她的眼睛看不见,单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今年71岁的她,生活处处需要别人照顾。但自从双胞胎孙女清瑞和清莉的到来,却让这个家也有了欢声笑语,也让老陈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望。
但很快老陈就发现,随着两个孙女一天天长大,发育却是远远落后同龄的孩子,这让老陈内心一直隐隐不安。他安慰自己,就是孙女发育慢,等到再大一点孙女就会正常了。
可在清瑞和清莉6岁开始被送到学校读书后,老师发现清瑞和清莉的状况不对,让家里人带着去医院做检查。老陈再也等不下去了,带着孙女四处求医,辗转多家医院最后确诊为清瑞和清莉同时患有“发育迟缓”。
“大夫,我儿子儿媳身体一直健康,孕期一直按时做体检孙女怎么患有这么严重的病啊。”这晴天霹雳的消息让老陈彻底蒙了,他大脑一片空白,颤抖着声音询问医生。
原来孩子妈妈孕期患上了高血压,导致清瑞和清莉提前预产期20多天就出生了,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最后老陈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
医生凝重地表示,孩子的情况十分复杂,不仅智力会受到影响,就连孩子平时行动也会受到很大限制,只有持续做康复治疗孩子还有能自理的机会。听完医生的话,老陈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老陈老泪纵横,懊悔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带孙女来做检查。可来不及悲伤,眼下最主要的还是清瑞和清莉的治疗问题。
自从清瑞和清莉被诊断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这个家的生活就被彻底打乱。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债务。儿子儿媳为了挣钱,都远赴他乡打工,残疾的老伴也只能独自在家生活。照顾双胞胎孙女做康复的重任,便落在了老陈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老陈就已带着双胞胎孙女清瑞和清莉站在了医院门口,寒风呼啸,肆意吹打着他们单薄的衣衫,让她们瑟瑟发抖。
爷爷一手紧紧拉着一个孩子,一手费力地拎着装有简单干粮和水的破旧布袋,袋角磨损严重,线头凌乱地散开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排队挂号、问诊、缴费、康复训练,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
在这看似无尽的困境中,老陈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康复训练的过程艰难又漫长,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凝聚着爷爷和孩子们无数的汗水与努力。
清瑞和清莉对于一些简单指令的理解总是比正常孩子慢上许多。一个简单的伸手动作,别的孩子可能几次就能学会,可她们却需要重复上百次。
老陈就耐心地一次次示范,握住她们的小手,轻柔却又坚定地带着她们抬起、放下,嘴里不断地念叨:“宝贝们,跟着爷爷,伸手,对,就是这样,你们真棒!”每一次鼓励的话语,都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微光,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医院的康复费用像个无底洞,很快就耗尽了家里微薄的积蓄,让家里负债累累。为了多省些钱,老陈学会了自己给孩子做简单的康复辅助工具。
他用捡来的废旧木材和布料,花了好几个晚上,制作出了简易的站立训练架和握力练习球。虽然这些工具看起来粗糙简陋,但老陈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办法了,这已经是他拼命能做到的全部。
为了给孩子凑够康复的费用,老陈省吃俭用,衣服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每天只吃最简单的饭菜 。可即便如此,每到缴费的时候,那一大串数字还是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压得老陈几乎喘不过气。但在他心里,清瑞和清莉就是他的命根子,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就会拼尽全力就算付出再大代价也不会放弃。虽然如今生活困苦,但老陈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重新迎来希望。
如果您愿意救助这个家庭和孩子,请您点击右侧链接:【华夏情暖困境老人】或者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后,进入腾讯公益乐捐页面,为他们献一份点爱心。或者打开微信-支付-腾讯公益-搜索:华夏情暖困境老人。(图文/编辑/黑土影像工作室 毕大鹏)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黑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