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对于6岁的赵本山来说是非常难过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他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孤儿。
1963年,年仅6岁的赵本山看着妈妈在自己的身边离世,已经是非常难过,而且接受不了。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妈妈离世之后,自己的爸爸又抛弃了自己远走他乡。
6岁的赵本山不仅要面对妈妈离世的悲痛,还要面对爸爸狠心地抛弃。
虽然年纪小,但是那个时候的他经很懂事,
妈妈离世,爸爸狠心抛弃,6岁的他只有跟着自己的盲人二叔相依为命。
赵本山的盲人二叔是拉二胡的,各种传统手艺都很精通,
在艰苦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也是学到了二叔身上的所有手艺,而且还把从二叔身上所学来的手艺发扬光大。
最终,赵本山不负众望,成为了全国观众都熟悉的演员,
在他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之后,在他红遍大江南北,赵本山那个一贫如洗的爸爸来相认了。
艰难时选择抛弃,成名时一贫如洗的爸爸却来相认了,那么当年的赵本山有没有帮助自己的爸爸?
01: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开原市的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家里的爸爸和妈妈都是贫穷的普通人,家里唯一一个有手艺的就是盲人二叔。
由于家里穷,所以赵本山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
不过在妈妈没有离世之前,他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头,反而在妈妈的宠爱中逐渐成长。
而在6岁时妈妈离世之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妈妈的离世,爸爸的抛弃,让年仅6岁的赵本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只能跟在盲人二叔的身后,一边学艺一边能有一口饭的温饱。
盲人二叔也是一个苦命的人,虽然有手艺,但是由于看不见所以赚的钱并不多。
二叔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知道赵本山这个孩子是个苦命的孩子,所以把好吃的都留给这个孩子,
为了让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能有一番出息,也用心良苦且非常严厉的教育赵本山。
在二叔的严厉教育下,赵本山渐渐地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人。
1982年,他表演的《摔三弦》已经红遍大江南北,后来优秀的他更是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
成名之后,那个苦命的孩子不再苦命,那个苦命的孩子也能让自己背后的盲人二叔过上幸福且安稳的生活。
也是在自己成名之后,那个在6岁抛弃自己最后还是一贫如洗的爸爸找上了门。
02:
自己成名的时候,一贫如洗的爸爸突然来相认,这样赵本山很惊喜也很难受。
当年的他之所以惊喜,是因为他特别怀念自己的爸爸,也希望爸爸能够一直在自己的背后替自己撑起一片天。
当年的他之所以难受,是因为在自己受苦受累的时候,爸爸并没有出现,
而自己在辉煌,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爸爸却来相认了。
一贫如洗的爸爸来相认时,赵本山也已经成为人父,
所以他懂得当爸爸的滋味,也懂得孩子希望爸爸的那种心情。
自己成长的时候,爸爸几乎没有陪伴自己,更没有给自己过多的教育,但这并没有让赵本山恨自己的爸爸。
虽然经常在镜头前公开说自己和爸爸没有父子情,但实际上在他的心中还是很喜欢爸爸,也是很渴望爸爸能够一直在自己的身后。
一贫如洗的爸爸,在自己成名时来相认之后,
虽然之前有抱怨过爸爸,但是赵本山还是非常开心地把爸爸领回家住,把爸爸领到公司里看看,把爸爸领到办公室里坐坐。
赵本山的爸爸没有读过什么书,对于赵本山背后的事业虽然一开始没有参与,但后来见到一些不好的也是直接破口大骂。
对于爸爸的那种暴脾气,当时的赵本山也很难受。
不过在他的心中,他还是很疼爱自己的父亲,也很孝顺自己的父亲,
他知道父亲发脾气,也是为了自己好,也是为了自己的公司能多节省一些。
就是这样,成名之后的赵本山并没有嫌弃一贫如洗的爸爸,反而倾尽所有的孝顺爸爸,和帮助爸爸。
赵本山为了让爸爸能够一直在自己的身边,不仅仅是安顿好自己的爸爸,还让自己的爸爸出现在公司以及出现在自己的身边。
在公司里,很多人都知道赵本山的爸爸脾气不好,也知道他爱管一些事情。
因为这些事情,当年的赵本山和自己的爸爸可闹了不少矛盾。
爸爸始终觉得:农村人不能铺张浪费,哪怕是在成名之后也要勤俭节约。
赵本山觉得:对自己节约是可以的,但对于下属或者辛苦跟在背后一起演出的人们,得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当时不管赵本山还是他爸爸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好。
在爸爸的心中,他知道儿子那样做是为了别人好,
在赵本山自己的心中也知道,爸爸这样做是非常用心的,
可明明知道对方出发点都是好的两个人,还是闹别扭闹了几十年。
03:
在这本山的心中,他是知道父亲的用心良苦的,
之所以会和父亲经常闹别扭,也是想让父亲能够过得更好,想让父亲别那么操心,想让父亲能够好好地享受来之不易的生活。
后来,为了让自己的父亲别再那么操心,又能够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决定让父亲替自己去做公益。
在农村里长大的赵本山和爸爸,都是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只要提起做公益、帮助别人,他们都是很乐意而且是非常开心地去做。
成名之后的赵本山,一直都在背后默默地坚持在做公益。
可自己因为拍戏或者参加节目没有时间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爸爸代替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他自己做公益帮助别人,本就是很低调的,
他让自己的爸爸去做公益,帮助别人,更加没有刻意地去宣扬。
而赵本山的爸爸也是一样,帮助别人这么多年,直到现在都没有几个人知道。
赵本山的爸爸,当年把做公益当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管自己的儿子有空没空,自己都会拿着儿子赚来的钱,去外面光明正大地帮助老农民。
赵本山的爸爸自己是苦过来的人,自己也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人,
所以在自己的儿子有能力的时候,他就借助自己儿子的能力,去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吃过苦的老农民改善生活。
赵本山的爸爸,为了做公益,为了帮助赵本山背后的事业也是劳累了一辈子。
看到爸爸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赵本山的内心很难受,那个时候的他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留在爸爸的身边,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爸爸,每天在拍戏的时候他都要让爸爸陪在自己的身边。
当年的赵本山之所以这样做,一来可以让爸爸看到自己拍戏的欢乐,二来又可以无时无刻地呵护和照看爸爸。
也是在这个时候,爸爸在自己背后做的一些事情,让很少落泪的赵本山掉下的眼泪。
赵本山领着自己的爸爸拍戏时,自己的爸爸却带病偷偷地跑出外面去慰问农民。
知道这些事情之后,赵本山被自己爸爸的行为所感动,也因为爸爸的劳累和身体大不如从前而掉下了眼泪。
后来赵本山的爸爸,病情越来越严重。
为了不耽误事业,为了能够每天照看爸爸,白天辛苦拍戏,晚上也顾不及休息直接就来到爸爸的病床前。
在爸爸临终之前,有两件事情让赵本山感动不已。
第1件事情: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还是想着多做一些公益,多帮助一些人。
第2件事情,躺在病床上的爸爸,紧紧握着赵本山的手告诉赵本山:你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听到爸爸在临终前所说的这两件事情,赵本山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在他的心中知道爸爸是用心良苦,可他并没有想到爸爸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会亲口自己说这些。
当倔强的爸爸不再倔强,当强硬的爸爸不再那么强硬,那个时候的他也知道意味着什么了。
结束:
爸爸离世之后,赵本山非常深情地吻了一下爸爸的脸,
那是他人生当中,最用情的一次贴近爸爸的脸,
那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和爸爸这样接近。
6岁的时候虽然被抛弃,但是在赵本山的心中,爸爸永远是自己的天。
成名的时候爸爸一贫如洗来相认,他没有嫌弃,反而是倾尽所有的去帮助,用最好的方法来给爸爸养老送终。
在《刘老根》这部电视剧中,赵本山曾经演过一个忘记回家的老爷爷,
他之所以演得那么深情,是他把人生中的经历给演了出来,也是他把未来可能自己会成为的模样演得出来。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是呼吁大家多关心一下家里的老爸爸。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呼吁大家能够多给家里的老人多一点关爱,多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