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克木人:男人不能下地只能住树屋,靠一根竹竿繁衍后代

克木人

古代的时候,中国大多都是以男性为尊,到了近现代才开始追求男女平等。然而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些村落因为过于偏僻,他们的思想依旧比较封建,男女地位并不平等。

就比如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在男女生相处的过程中,男生的地位要低于女生,甚至男生只能住在树屋上,想要下来和女生一起生活,就必须经过女生的同意。

"克木人"女生的地位要高于男生

克木人是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南半岛的一个民族,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都有分布,只不过分布在老挝的族人最多。克木人的人数并不是很庞大,现如今约有30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少部分人懂得傣文和汉语。

克木人村落

克木人有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和古时候的原始族人一样,他们分为了好几个图腾,而同一个图腾姓氏的族人是不能结婚的,会被视为"不敬"。他们非常信仰鬼神,信仰他们的祖先,每个村落都会祭拜"官鬼"。

祭拜仪式,几个村落都差不多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月份,在一棵参天大树下,摆上一块画着他们祖先的人像,或者是图腾的石头,再搭上棚子举行仪式。而他们的祭祖仪式,则一般是在夜间举行,除了要发自内心的祈祷外,他们还要模仿本族图腾的动作。

比如像只老虎一般"张牙舞爪",或者是挥舞着自己的双臂,模仿"雄鹰"。而克木人在中国是人口比较少的群体,大多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有的分支靠近城市,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渐渐学会了一些汉语。

克木人

还有的分支则深藏于森林之中,远离人群,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而这些克木人有一个习俗倒是令人"大开眼界"。要知道,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多都追求人人平等,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但是深藏于西双版纳森林中的克木人不同,她们还保留着封建的思想。

这群"克木人"以女生居多,男生人数比较少,而他们一直保持着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女性为尊"的封建思想。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男女交往中,都是由女生做"主导"的那一方。而像这种民族,似乎"相亲节日",还有各种"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若是女生有在"节日"、"活动"中,遇到自己的心仪的男生,那么她便可以直接将"心仪之人"领回家。若是女生的父母对待男生,非常热情,那么就说明这桩婚事父母同意了;若是父母的态度非常冷淡,甚至问男生来家里做什么。

克木人

这就代表着父母并不满意男生,而男生这时候就会起身告辞。克木人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且"老婆最大"。在男女双方结婚后,女方会为男方修建一栋高高的树屋,来供男方居住,若是男方想要下来,就必须女方同意。

女方同意的方法也很独特,她们是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敲击树屋的门,来通知男方可以下来生活,与她们繁衍后代的。毕竟树屋一般都被建的很高,而身为女子,并且在家里有着高地位的她们,自然不会爬上爬下,因此就用竹竿代劳了,既省时又省力。

那么为什么这些克木人会以女性为尊?为什么她们会一直保留着这么封建的思想?世界上还有像她们这样的民族吗?其实无论是古时候的"男性为尊",还是"克木人"的"女性为尊",造成这种阶级思想的原因,有很多种。

克木人

为什么会以"女性为尊"

第一个原因,男女比例问题,说白了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克木人,尤其是分布在西双版纳森林的那群克木人,女生占总人数的比例要比男生高很多,差不多十个人里面,有6,7个都是女生。那么无论做什么决策,女生占的分量要远高于男生。

这时候,"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十几个女生都做了这个决定,两三个男生哪怕持反对意见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能妥协。妥协的多了,也就默认了"女生说的对"的这种情况,女生的地位自然也就变高了。

第二种原因,则是环境因素。这些克木人大多都生活在森林中,远离大城市,鲜少与外面的事物,还有外人接触,思想自然比较落后。现如今生活平稳,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促使她们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发生改变,所以就一直保持现状了。

克木人

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克木人也习惯"女性为尊"的生活了,人其实都有点"惰性思维",一旦习惯了某些事就很少主动去改变现状。至于世界上还有没有像"克木人"这样,以"女性为尊"的民族,自然还是有的,毕竟世界那么大,有些民族像"克木人"一样有着封建思想,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比如同样来自中国的"白裤瑶族",她们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等地区。她们的人数要多于"克木人",有3万多人,是"克木人"的10倍。而她们是被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有着"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

"白裤瑶族"实际上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她们自称"布诺"。不过因为本族男子总是穿着齐膝白裤,所以又被称为了"白裤瑶"。既然都说她们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了,就说明她们一直保留着古老传统的习俗。

白裤瑶族

"白裤瑶族"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里,生存的环境十分恶劣。而她们在与自然环境艰难搏斗的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民族文化,比如"铜鼓舞",这是她们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每逢五谷丰登的时节,或者是重大节日等时候,就会敲打铜鼓。

"铜鼓舞"还与"白裤瑶族"男女之间的爱情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在跳铜鼓舞的夜晚时分,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心意的。而与"克木人"一样,"白裤瑶族"在男女交往中,也是女生占有主导地位,可以大胆的追求自己心仪的男子。

甚至在男女双方结婚之前,男方是需要给女方时间,让她和自己以前的情人告别的。倘若男生不能忍受女生在结婚前有过一段恋情,那么他就会受到众人的指责,会被认为心胸狭窄,女方随时有悔婚的可能性。

白裤瑶族

对待文化差异,应该持包容态度

当然女方和自己以前情人的告别仪式是公开透明的,女方的家庭还要给情人准备好二十斤的糯米饭,当做最后的告别礼物。不过"白裤瑶族"与"克木人"还是有着不同之处的,"白裤瑶族"的男女双方结婚后,是女方跟着男方一起住,而男方的地位要比交往时候高一些。

或许在现在思想先进,开放的"现代人"眼中,这些"克木人"、"白裤瑶族"的思想实在是过于落后,封建,有些人会觉得这种习俗很"好玩",甚至有点"可笑",但这种习俗实际上已经被"克木人"、"白裤瑶族"等人遵循了几十年,几百年了。

这种习俗其实也是"克木人"、"白裤瑶族"的一种传承文化,如非必要,其实是不需要改变的,还不如顺其自然。更何况要想让她们的思想变得跟大家一样,肯定需要更久远的时间沉淀,在这之前,大家其实应该采取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种文化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