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老人就医难,他们用6000小时做了一件事
分类:情感
浏览数:2783
在山东烟台龙口市各家医院,有一群特别的“陪诊人”,他们帮着患者挂号、排队、问诊、检查、缴费、拿药……甚至还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虽然百般细心,他们却并非家属,和患者之间可以说毫无关系。但是正是一次次陪诊,也让他们和数百患者之间,建立了比亲人更亲的情谊。
“在俺最困难的时候,恁可帮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近日,龙口市徐福街道洼里社区的居民郑淑香拉着莲心陪诊志愿者的手,连连道谢。郑淑香的老伴田型和今年64岁,1995年在井下干活时发生意外,导致下肢瘫痪,此后一直坐轮椅。“以前就是去定点医院拿药,我自己就去了。近几年,他的肾功能不太好,插了尿管,每个月必须去医院检查两次,还要换尿管、拿药,到了时间不去的话就容易发烧。”郑淑香无奈地说,“儿子有时间,儿子拉着我们去,儿子没时间我们就得自己雇车去,后来我腿摔骨折了动不了,那时候愁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024年10月份,龙口市徐福街道洼里网格党支部书记史佳欢到社区走访时,了解到郑淑香家的情况,随后便联系莲心陪诊团队看能不能提供帮助。“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大叔坐着轮椅,大姨在床上也不能动,看着让人心里难受。”史佳欢回忆当时的情形,“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联系了莲心陪诊的负责人于灏学,没想到他很乐意为我们提供帮助。”“每次陪诊的时候,我们也会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这个项目非常好,为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对我们社区工作也起到了补充作用。”
“来回得六十里地,一到时间志愿者们就过来带着老伴去医院,风雪无阻。”郑淑香说起“被陪诊”的经历,眼里泛起了泪花。“有一次赶上下雪天,我们还想着路不好走,晚两天去吧,结果志愿者们冒雪来了,还帮忙扫了院子里的雪。这些志愿者就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真的太感谢他们了。”“我们担心晚一天去,会耽误大叔用药。”于灏学在一旁笑着安慰说,“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得有责任心。我们会把帮扶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这不只是对您和大叔,对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在龙口市像郑淑香一样受到莲心陪诊志愿者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大家口口相传着一句话,“遇到就医难题,就找莲心陪诊。”
于灏学是龙口市东方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因陪母亲看病,体会到老年人看病的不易,便推己及人,2020年发起了“莲心陪诊”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主要帮助老年人挂号、排队、问诊、检查、缴费、拿药等。服务对象从最初的孤寡老人,扩展到残疾人、困境儿童及失独家庭等群体。
在陪诊服务过程中,“莲心陪诊”团队也逐渐发展壮大,从最初的4人扩展到41人。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护士、社工、普通上班族和医护专业的学生。“在医院工作感受尤其深刻,因为医院很大,而且很多就诊流程都是线上操作,对老人来说比较困难。尽自己所能,帮助到大家,挺有意义的。”龙口市人民医院的护士慕君是最早加入该项目的,后来在她的带动下,她的爱人高云也参与到该项目中。“我爱人是骨科医生,很多老人会有腿疼腰疼的问题,就想邀请他加入,他也很感兴趣。”慕君说。聊起最难忘的陪诊经历,慕君沉思了一会儿说:“最难忘的是陪小涵涵去济南做手术,她是一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小女孩。”
慕君回想起陪小涵涵就诊的经历。小涵涵是一名“烟雾病”患者,自小父母、奶奶相继离世,她和爷爷、哥哥相依为命。“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病,她情绪紧张的时候会晕倒或抽搐。当时她也就五六岁吧,我们帮她联系了去济南一家医院做手术,她爷爷年纪大了,怕途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志愿者陪同过去。刚好我懂医护知识,就报名了。”慕君说,“每次聊起这个孩子,总是忍不住掉眼泪,她懂事得让人心疼,知道自己是去做手术的,但她不哭不闹,特别配合医生,特别坚强。看着她慢慢康复了,我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小姑娘也很有礼貌,每年都会给我拜年。”
自2020年成立以来,四年间,“莲心陪诊”志愿者的脚步遍及龙口市的社区及村镇,累计帮扶500人次,累计服务里程5490公里,出动志愿者1671人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6000小时。据介绍,经过几年发展,“莲心陪诊”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分为初级培训和中级培训,每个月固定组织一次。初级培训的内容是关于陪诊流程、帮扶对象的特点以及陪诊过程的注意事项。中级培训则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内容;在陪诊方面,他们也摸索出一套高效的陪诊流程,在了解到帮扶对象的情况后,先确定到哪个科室就诊,然后提前挂号,再匹配志愿者带帮扶对象前往医院诊治。
“莲心陪诊项目的志愿者都熟悉掌握急救知识、了解医院的就诊流程,其中9个志愿者还取得了应急培训的教练资格证书。”“目前,莲心陪诊项目已和龙口市所有的社区及乡镇建立联系,遇到需要帮助的情况,社区和乡镇会第一时间联系志愿者。”于灏学说,“比如说遇到患有高血压的帮扶对象,就会匹配志愿者张蕾,因为她本身患有高血压且住过院,与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比较熟悉,方便照顾帮扶对象。”为了使该项目可持续发展,于灏学也考虑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我们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开展的‘海默灯塔’活动已经起步,接下来,志愿者将针对这个群体开展陪护服务。”从看见到行动,从4个人到41人,他们帮助“郑淑香”“田型和”们求医路上成功翻越大山。4年,5000公里,6000小时,这是他们风雨无阻书写的答卷。探索着社会问题的公益答案,也激发、带动着更多人的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用一份特别奖向龙口市“莲心陪诊”公益项目服务队致敬、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