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爱恨同源,意思是爱和恨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爱达到极致时,人的心理力量就会达到高峰。
当这种能量失去释放的对象时,人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痛苦、绝望,因此,这种情况下人也特别容易做出失控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因爱生恨犯罪的案例很多。
比如本文的女大学生陈晓慧,她的老男友对她因爱生恨,直接将她杀害了。但更让人恐怖的是,杀人者竟然直接将她的心脏塞进了随身携带的娃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他这么残忍呢?
一、 家境贫寒难读书,大叔资助心感激
陈晓慧出生于河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不仅如此,她家跟普通人家还不太一样,她的母亲具有先天性的痴呆症,嫁给她父亲之后两人生了两子两女。
除了陈晓慧之外,她的其他兄弟姊妹全部都遗传了母亲的疾病,相当于全家除了她和她父亲之外全部都是残障人士。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好奇,既然陈晓慧的母亲天生就不同于正常人,那为什么她的父亲还要跟她母亲结婚呢?其实,陈晓慧的父亲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家实在太穷了。
在农村,30好几没结婚已经算是很大年纪了,而陈晓慧的父亲偏偏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防止陈家断后,无奈他才娶了本身残障的陈晓慧的母亲。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生下来的4个孩子有3个就遗传了同样的病症,这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好在陈晓慧神智健全。
于是,陈父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女儿身上。因此,他全心全意的供陈晓慧读书直到高中,本来他还想让女儿继续读书,但因为家里实在凑不到钱。
学校又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支付学费,就只能让陈晓慧退学。无奈,陈父便只能考虑让女儿退学了。就在陈晓慧和父亲感叹人生不幸之时,田青松却找上了门。
主动提出想要资助陈晓慧继续读书,这对陈家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不理解为什么田青松这么热情,但一想到能够继续读书陈晓慧也顾不得想那么多,心里对这个大叔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二、 独自求学心欢喜,恩人追随变情人
就这样,陈晓慧顺利的读完了高中,而她也不负陈父的期望,成功的考上了大学,走出了这个贫困的村子。开学之后,陈晓慧独自一人去往了学校。
她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对即将迎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只是,她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成为大学生的快乐在强烈的思乡之情的影响下就消散的差不多了。
就在这时,田青松却找了过来,他带着陈晓慧买了很多东西,请她各种消费,持续的热情让本就对其感激不已的陈晓慧更加觉得心里温暖不已。
田青松带着陈晓慧消费了一圈之后,没有继续送她回学校,而是将她带到了自己租的房子上。到了房子里之后,他就一把将陈晓慧抱到了怀里。
然后低声说道:“晓慧,我特别喜欢你,我资助你读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愿意跟我一起生活吗?”听着田青松的告白,陈晓慧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抗拒。
其实,从对方邀请她去自己的房子里的那一刻,她就多少猜到了对方的意图。她心里是十分感激田青松的,因着这份恩情,她甚至觉得自己就应该顺从他,并用自己的身体去报答。
在这种念头的影响下,她顺从了,两人当晚就发生了关系。
三、 已婚大叔恋少女,形影不离施压力
从这之后,田青松就经常以陈晓慧男友的身份,带着她到处消费,两人形影不离,认识陈晓慧的人都知道田青松。
而且,他还经常带着陈晓慧到自己租的房子里去,两人就好像普通的夫妻一样,一起生活甚至发生关系。虽然田青松对陈晓慧很好,但陈晓慧心里其实也很不是滋味。
因为对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单身汉,他有自己的家庭,两人的关系很明显是不为世人所容纳的。现在周围的人没有将他们视作异类是因为他们不知内情。
她不敢想这件事情要是被父亲或者其他的亲朋好友知道了会怎样。不仅如此,田青松对她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这种控制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她心里其实是十分抗拒的。
但因为年纪小,而且自己还是学生,所以面对田青松的纠缠,她也不敢多做反抗。
四、 为断畸恋另相亲,激怒情人遭虐杀
就这样,两人这种畸形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了陈晓慧毕业工作之后。本以为自己工作之后,换了地方田青松就不会再跟来了,没想到为了能更好的和陈晓慧生活在一起。
他直接将房子租到了陈晓慧工作的单位附近,然后还辞了自己之前的工作,在女方的单位上做了一名保安。
这样的生活让陈晓慧苦不堪言,无奈她便将她和田青松的关系告知了自己的父亲。陈父知道后勃然大怒。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家长久以来感激的恩人竟然是因为觊觎自己的女儿才出手帮助的,想到女儿年纪轻轻就被这样一个老男人纠缠,他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
为了能帮女儿斩断这段孽缘,他给陈晓慧出主意,说让她去跟别人相亲,到时候等相亲成功再跟田青松提出分手,这样估计对方就不会再纠缠她。
陈晓慧思虑再三,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去参加了相亲。相亲的过程中,她果然认识了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小伙,于是,两人便正经的谈起了恋爱。
跟小伙确认关系后,她就向田青松提出了分手,可没想到,这一行为直接激怒了对方,但由于对方比较有城府,所以他没有直接发火,而是好言挽留陈晓慧。
陈晓慧看对方对自己这么执着,便想着不行就再找机会劝阻对方放手,然后当天就再没提分手的事,两人还在一个房间里休息了一晚。
只是陈晓慧没想到的是,田青松的平静都是装出来的,他认为陈晓慧跟自己分手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当晚趁着陈晓慧熟睡,他翻看了对方的聊天记录。
然后发现了陈晓慧的相亲对象的存在。这一下田青松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他深知陈晓慧是不会再回头了,于是,便提起榔头冲着陈晓慧就敲了下去。
陈晓慧被强烈的疼痛惊醒,不停的哀嚎、呻吟、求饶,希望田青松能放过自己,可对方却不为所动,生生折磨了她一个小时才将她杀死。
然后挖出她的心、肝烧成灰装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布娃娃里,一切处理停当之后,便将陈晓慧的尸体抛到了河里。
陈晓慧的尸体被发现后,警方立马将嫌疑锁到了田青松身上,通过审讯之后,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他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律分析:已婚应守道德线,爱恨有度才和谐
田青松被判刑之后,非常不满法院的判决结果,他认为是陈晓慧背叛自己在先,自己杀人虽然不对,但情有可原,判处死刑也太严重了吧!那么,田青松的想法是否合理呢?
关于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它是指行为人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本案中,田青松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陈晓慧,他的行为很明显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田青松先是用榔头击打了陈晓慧的头部,对她造成了很强烈的疼痛,在对方求饶的过程里,他不为所动。
眼睁睁的看着陈晓慧因失血过多而死,可见其对自己的杀人行为毫无愧疚感。而且在陈晓慧死后,他有将对方的心、肝全部挖了出来,烧成灰后还随身携带,可见其心理变态之甚。
在一切处理停当之后,他又将陈晓慧的尸体抛到了河里,以此躲避惩罚,可见其心里很清楚杀人是不对的,但他还是实施了杀人行为。
关于杀人后故意毁坏他人尸体的,我国法律认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毁灭罪证或者满足自己的变态私欲,这种行为相当恶劣,违反了人类的道德底线,应该从重处罚。
综合上述的分析,法院判处田青松死刑完全合情合理,而判处缓期两年执行也是考虑到,死者本身也有一定的过错,所以判处缓刑也符合相关的规定。
案件到这里就结束了,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国家设置法律并不是为了杜绝犯罪,而是让大家自行约束言行,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尤其是在处理男女关系时,当事人双方更要慎之又慎。有句话叫“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感情原本就是自然产生的,相比较实物来说它本身就是不可控的。
因此,情感关系一旦处理不好人们做出失控的行为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了避免人情感失控做出极端行为,人们更应该遵守人伦道德,这样才能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