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的境界:忘

两秀清风(家庭教育~心理学)

2023/07/12

星期三


有人说:“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记性太好。”

深以为然。


有些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我们却还在心中反复思量,非要思索出个“所以然”来。


结果让自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一个人,只有学会忘记,不纠缠往事,才能让自己摆脱“过往的包袱”,轻装上路。


1


忘忧


俗话说:“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烂事”。


遇到烂事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嚼”。


在烂事上纠缠不休,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让自己身心俱疲。


只有学会放下,学会无视,才能让烂事自然消失。


有的人,总是为自己曾经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


很多东西,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再强求,也是无济于事。


所谓“有舍才有得。”


一个人,只有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拿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遗憾中耿耿于怀,虚度光阴,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想不通,只是因为时机不到罢了。


不必强求自己,要给过往的“事情”一个解释、一个答案。


等到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了新的体悟,可能瞬间就会豁然开朗了。


2


忘争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


在《天道》中,韩楚风想要竞争总裁之位,于是询问了丁元英的意见。


丁元英给出的办法就是“不争”,只管踏踏实实做事。


最终,韩楚风靠着“不争”,当上了总裁。


有时候,我们越是急功近利,就越是难以达到目标;


当放下了争夺之心,只是本本分分地去做事,反而能够快速地达到目标。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


如果我们与这样的人争“蝇头小利”,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矛盾与冲突中。


不如选择退一步,还自己一份“风平浪静”。


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喜欢争个“对错。”


事实上,很多时候,对错并不是那么重要。


即使最后争赢了,却让对方伤了心,那么,赢了也是输了。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个人真正的格局,就体现在能够容纳别人的错误、愚笨上。


不为了无关紧要的对错而伤害对方,是一份明智,也是一份修养。


3


忘物


《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个人有欲望,本无可厚非。


但是,一旦欲望超过了度,就会让自己陷入泥潭。


在很多人看来,物质自然是用来服务于人的。


但是,超过自身需求的欲望,就不再是服务于人,而是在消耗人了。


贪婪,是人的本性。


愚昧的人,总是在贪婪的驱动下,迷失了自我;


明智的人,却能够克制自己的“贪欲”,懂得知足。


古语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的人便用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追求财物”的理由。


然而,这句话实则是在警告人,不要为了所谓的“财物”,而忘记了生命。


物质,是用来奉养人的;如果为了获得物质而伤害生命,那么,便是“本末倒置”了。


一个人,只有放下多余的“物欲”,不为“物欲”所束缚,才能活得自在、洒脱。


结语:



李小龙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满了过往的杂事、忧愁,那么,就难以再装进新鲜的东西了。


养生最好的方式,是养心。


善忘,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方式。


与君共勉。


人情世故的阻路栅栏无外乎两个词:回头、改天。一回头就是杳无音信,一改天就没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