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和照顾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在歌颂母亲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父亲的伟大。然而,现在丧偶式育儿每每成为热门话题,仿佛中国的父亲永远是全世界最不负责任的一个,甚至连一句感谢都不值得拥有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的好爸爸
这是小洁又被爸爸阻挡在门外,生日蛋糕的烛火暗淡到快要熄灭,妈妈劝他离开,小洁苦笑:“为什么,连生日都不让我参与了,从小到大,爸爸都是喜欢哥哥的,这么不喜欢我?因为我是个女孩子?”
这里是她的家,家境还算不错,小洁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因为她说过,要跟哥哥分财产,现在就成了最容不下她的地方。
却被净身出户,只留下了一点点租房子的钱。
几年后,小洁凭借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了,她一直要证明给父亲看,女孩子,不是废物,更不是附属品!她也可以变的很厉害,甚至比父亲还厉害。
又过几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某公司的高管,生活过的还可以。她经常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富足生活,目的就是狠狠“打击”给父亲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一个狠狠的耳光。
哥哥找上了她,她却一再刁难,约到了一家很贵的餐馆,本想一走了之,直到说明了她被逐出家门的因由,使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来,几年前父亲开的小公司倒闭,并欠下巨额债务,当年也是怕连累她,很无奈的把她赶走的。
理由很充分,但小洁却无法接受。
哥哥说,这几年,父亲总是暗自帮助她,小洁在困难时候,遇到的“好心人”都是父亲托人帮忙的。
小洁却说:“说什么我也不会见他了,因为,我恨他。”
哥哥苦笑:“你见不到他了。爸爸他去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带着笑容去世的。这个给你。”
哥哥拿出“传家宝”的时候,小洁的心情一下子变的复杂起来,当年,她就是说了一句喜欢这个东西,才被父亲说,要跟哥哥争家产,把她赶出门的。
“其实,这个东西你一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了你,父亲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说小洁还小,把这个给你,你只会挥霍浪费了,到你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再把这个给你。”
小洁把传家宝拥入怀重,抱得很紧,可却觉得这东西不如小时候那般美丽夺目,这东西传来的寒冷,似乎冰冻着小洁的心,他第一次从父亲温热的手中接过它的时候,真是爱不释手,如今,好似再也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严厉”
那个严厉的爸爸,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会说他,甚至打他,就像一个“暴力”分子,而且总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按照他的规矩或者思路去走,父亲会把所有的路都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但也会给予孩子正面的说教。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严厉的独裁者”。而正是这个“独裁者”才一次次制止孩子走上弯路,修剪掉孩子多余的小枝桠,让孩子成才。对于这种父亲来说,给孩子的爱不是眼下,而是长远的幸福。
“笨拙”
深爱着孩子的父亲,却笨拙到不知道如何表达,想要拥抱自己的孩子,却板起脸,不去收起自己刺,认真、严肃、不苟言笑、那么深爱着孩子,却和孩子保持着一定距离。总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轻轻摸一摸孩子的手,吻吻孩子的额头,然后,轻轻帮孩子掖下被角,生怕笨手笨脚的自己动作太大会弄醒孩子,然后,第二天想来,还是那个始终“疏远着”的父亲。
“忙碌”
或许在家的时候,经常看不到父亲的身影,或许参加家长会的人总是妈妈,父亲总是为了这个家忙碌着,和孩子之间很少有真正的对话和沟通。直到孩子也成了父亲,才明白,一切的忙碌都是为了家人生活不艰辛,因为一切的艰辛都是那个被叫做父亲的人为你抗着。这就是父爱,虽然不擅长表达,但却绵长而深沉。
父亲的爱就像许飞的那首《父亲的散文诗》一样,写的大概是每个父亲的心里话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
女儿扎着马尾辫 跑进了校园
可是她最近 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女儿一定 会美得很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
永远做子女最坚实的依靠
中国式的父爱,父亲虽然多数时间不苟言笑,很少表达情绪,但是对子女的爱却是深沉而长远的,所以父亲严厉时,忙碌时,不善表达的时候,做子女的要多多理解父亲,必要的时候,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爸爸,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