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2020年11月14日19:00:05 情感 1016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聊一部女性视角的国产婚姻悬疑剧《白色月光》,热门的“出轨”话题,整体剧情不免让人联想到英剧《福斯特医生》,相似的大女主手撕小三的故事,总共12集。

大女主是由宋佳饰演的“张一”,外型姣好、事业有成、独立自信,经历大学男友的背叛后,选择了一位让她感觉很安全的老公,结婚10年,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她的婚姻是非传统的“女主外、男主内“的模式。

男主张鑫(喻恩泰饰演),为了妻子和女儿任劳任怨的当起了“全职爸爸”,他说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娶了张一做妻子,他爱张一也很爱女儿,可是他也有很累,需要被人关心的时候,只不过他的这些内在需要是在出轨被揭露后,才作为推脱责任的理由表达了出来。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张鑫出轨的对象“杨雁”(刘敏涛饰演),全职妈妈、为了家庭和孩子愿意付出和妥协,经历过两段被“家暴”的婚姻,独自抚养一个12岁的儿子,于她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个“完整”、“相爱相伴”的家。

所以当她目睹张鑫对女儿的细心照料,温柔呵护的样子,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丈夫,那个可以给他儿子“完整”家的理想父亲的样子。

于是,杨雁让张鑫体验到了与他的妻子截然不同的一面,体贴、顺从、懂得照顾人,充分满足了作为男人的自恋,并且开始处心积虑的“摧毁“张鑫的婚姻,甚至是事业,让这个男人一无所有,只属于她一个人,属于她所渴望的完整的家庭……

杨雁从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施害者”,她的人生看似不同了,实际上仍旧陷在强迫性循环中,不断地向外去寻找,从被人控制到控制他人,原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同源。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导演塑造了这个“小三”很卑微也很值得同情的一面,同时也呈现了男主如何成为婚姻中的“逃兵”,剧中借用张一父亲的分享,道出所有男人女人都可能经历的挑战,“出轨”是婚姻关系出现的问题或症状,是婚姻中两个人隐藏的关系议题未被解决的信号,当婚姻面临危机的时候,你是选择与对方一起去直面和解决,还是逃避或者出轨到另一段关系中?

还有,这部《白色月光》,所要传达的“白月光”是什么?

我想熟悉张爱玲的朋友,已然联想到《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那段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婚姻是一种基于契约关系的选择,这种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放弃,放弃关于完美的幻想:有一个人或者一段关系可能满足你所有的需要。

人性是贪婪的,欲望是冲动的,所以婚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是反人性的,“白月光”是诱惑?是另一种需要?当“白月光”出现时,对于婚姻意味着什么?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危机?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当张一发现丈夫的婚外情时,她的内在世界几近崩塌,一直以来对于事业和家庭的美好建构,瞬间幻灭成支离破碎的一场梦。

不过这部剧的“白月光”,并非仅在重复婚姻的“背叛”与“不忠”,导演让张一诠释了非常多的内心戏,把传统的婚姻狗血剧情,拍成了女性自我成长的文艺片。从张一的视角,用第一人称作为主线,演绎了女主经历婚姻危机时的心路历程,剧中的“白月光”,已然不仅是男人的选择,婚姻的诱惑,更是女性自身的选择,家庭还是事业?纠缠还是重生?依赖还是独立?自我还是他人?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张爱玲的“白月光”,被从传统的男性视角抽离了出来,谁说只有男子有过这样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女子也一样拥有自己的选择,即便是遭遇了婚姻的背叛,那并不会毁掉我们的生活,也不会让我们开始质疑爱情,更不会否定自己,推翻我们过去的经历,如同张一的那些念白:

“其实我们都知道,爱会消失,承诺会失效,

只不过我们都愿意相信,自己是个例外罢了。

爱永远没有错,

我们不能因为受了一点伤害,

就怀疑爱情,怀疑婚姻,

那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是的,每一段亲密关系的挫折或丧失都会伴随着及其痛苦和悲伤的过程,有时,我们会为了避免关系破裂带来的巨大恐惧感,而选择继续呆在一段已然僵死的关系中,女性往往是更多做出这个被动选择的角色,出于社会舆论,抑或是孩子的考虑,很多女性只能妥协和忍受。

《白色月光》聚焦的女性视角,所要打破的也许就是对于女性力量的束缚,当你面临抉择的时候,你的“白月光”是什么?你所向往的是什么?你的内在需要是什么?这个答案或许是每个女性成长中都必须要去直面和探索的课题。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剧中的张一与丈夫离婚后,辞去工作回到北京,重新选择了最爱的艺术,与闺蜜一起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女性力量”的摄影展,至于她的未来会如何,导演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留白,结果已然不是重点。

最后策展的屏幕上播放着张一的采访——

“你觉得爱是什么?”

张一:“现在的我觉得,爱是相信。”

“怎么才能得到爱?”

张一:“懦弱的人是无法得到爱,爱是要花很大力气的。”

同时,饰演张一的演员宋佳在《白色月光》大结局的那天,发布了一条微博,其中有一段小诗表达了演员对于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在此摘录:

“你不必善良

不必

跪行一百里,穿过荒凉的忏悔。

你只要让你温柔的身体

爱它所爱的。

告诉我,你的绝望

我也会告诉你我的。

同时

世界继续。”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如何理解这部剧,如何理解那些经历,我想每个人最终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祝福每一个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去生活的你们!

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悬疑剧|《白色月光》的“她悬疑” - 天天要闻

合作或转载请私信公众号后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