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人,你曾有过或者正处于容貌焦虑吗?
在心理学中,容貌焦虑指的是人们由于对自身容貌不满,从而产生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由于单一的审美标准以及过于期待他人认可的心理,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产生容貌焦虑。
对于男人来说,素颜出门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对于女人而言,素颜出门需要更大的勇气。
于是,我们在大街上总能看到精致打扮的美女们,便形成了大多数女性总是讲究吃穿、爱打扮的印象。
其实,女孩会不会产生容貌焦虑,主要取决于她的家庭教育。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不讲究吃穿、不爱打扮的女人,往往有着同一类父亲。
明事理的父亲
这个社会上,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女孩子嘛,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只有漂亮的女孩子,才值得被爱。”
大多数家庭对女孩子的培养,也总是以文静、淑女为标准。
一旦女孩子性格活泼、大大咧咧,喜欢篮球、足球等运动,就会被说“没个女孩样”。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会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从而在认知、判断和言行举止上,表现出符合大众期望的样子。
研究表明,只有极小部分的人,能够在群体之中保持独立性。
在教育环境和周围同性别行为的影响下,女人很难不形成讲究吃穿、爱打扮的性格。
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是后天形成的”。
一个不爱讲究吃穿,也不爱打扮的女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位明事理的父亲。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父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女儿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自我认同感。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一项调研发现,69%的女孩认为父亲的鼓励是其自信心的来源。
同时,研究表明,40%的女性与男人交往的能力,与早年与父亲相处的模式有关。
《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女儿于父亲的相处关系,会影响女儿的择偶观。
明事理的父亲,往往不会存在性别偏见,不给女儿设置过多的“女孩样”规矩。相反,这类父亲会鼓励女儿勇于尝试,注重内在的提升。
相比起“女孩样”,明事理的父亲更在意女儿是否有才华、勇气和信心。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往往有着很高的自我认同感和配得感。
因此,尽管没有脂粉和服饰,她们足够自信。
人格魅力,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相比起靠吃穿、打扮堆砌出的外在美,一个拥有着内在美的女人更有人格魅力。
在心理学中,人格魅力指的是个体通过言行举止影响他人情绪和行为的一种能力。
人格魅力,它包括自信、乐观、坚韧等多种心理素质。通俗来讲,人格魅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质”。
在《奇葩说》中的詹青云,便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表。
她在一次辩论中说道,“性感的大脑,胜过迷人的外表”。许多网友也纷纷表示认同,智慧是最高级的性感。
迷人的外表终会逝去,而智慧却如同美酒一般,经历了岁月之后只会更加香醇。
总而言之,那些不讲究吃穿、不爱打扮的女人,往往都有着一位明事理的父亲。
正因如此,她们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灵魂的芬芳。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