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2025年01月10日23:12:22 情感 1397

我叫陈建国,今年刚满五十六岁,出生在南方一个小山村。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靠种地和打零工拉扯我们兄妹三人长大。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建民,比我小五岁,还有个妹妹建英,比我小九岁。

几十年过去,家乡的山路依旧蜿蜒,但村里的房子已经渐渐变成了白墙红瓦的平房,看上去干净了不少。

我年轻时考上了高中,虽然高考失利,但好歹有了文化,后来去了省城打拼,一直在省城的一家企业上班。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企业的日子虽然苦些,但工资稳定,福利也还不错。

后来,我成家立业,有了儿子小凯,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这些年,我省吃俭用,想着为退休后的生活早做打算。

十二年前,我在老家镇上给自己买了一套房子,想着等退休后可以回去住,离母亲近一些,也算是尽孝。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那时候,父亲刚去世,母亲一个人守着老家的老房子,我心里实在不放心,就劝她搬到镇上来住,我买的那套房子也算是给她一个安稳的地方。

没想到,这房子让我安顿了母亲,却也埋下了如今的一场风波。

买房的那年,我四十四岁。

弟弟建民已经结婚,和弟媳李红一起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建民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和弟媳一起种地,平时也会去工地打点零工,日子过得紧巴,但还算踏实。

母亲搬去镇上后,老房子就成了建民一家住的地方,我心里也没多想,觉得兄弟之间,房子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可谁知道,十多年后,这些事竟会让我们兄弟成了外人。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母亲住进镇上的房子后,我每年都会回去几趟,陪她聊聊天,看看她的生活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弟弟和弟媳也偶尔会去镇上帮忙照顾母亲,日子看起来平静而和睦。

那些年,我一直忙着工作,家里的事多半交给妻子打理。母亲的身体还算硬朗,每次我回去,她总是笑着说:“建国,我住得好,你就不用担心我了。”我听她这样说,心里也就放心了。

直到去年,我正式退休,想着终于可以回到老家,过上清闲的日子。可谁知,我刚一提准备搬回镇上住,弟媳李红就冷着脸说:“哥,这房子是我们的,你怎么还能回来?”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我当时愣住了,根本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那时,我忙着工作,母亲也渐渐上了年纪,镇上的房子需要人定期打扫,平时买菜做饭也不方便。

弟弟和弟媳主动提出让母亲搬回村里住,说这样可以更方便照顾她。

在老家给自己买房,母亲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这是我的 - 天天要闻

我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母亲也觉得住在村里更自在,就同意了。

母亲搬回村里后,镇上的房子就空了下来。弟弟建民说镇上离学校近,正好他们家小孩上初中住着方便,我也没多想,点头同意了。可谁知道,这一住就是五六年。

去年母亲过寿,我回去想看看镇上的房子,才发现房子里早就被弟媳改得面目全非。

原本我布置好的家具全都不见了,换成了弟弟家的东西。

李红见我一脸疑惑,笑着说:“哥,这房子你也不住,放着也是浪费,我们住着还能帮你打扫,别说,住得还挺舒服的。”

那时候,我心里就有些不对劲,但想着他们也算是帮忙照看房子,就没多说什么。

谁知道,等我退休准备回去住的时候,李红却直接摆出了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哥,这房子我们住了这么多年,早就当成自己的了。你现在说要回来住,我们哪能腾给你啊?”

我听了这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气得直发抖。

回到家后,我把事情告诉了妻子,她叹了口气说:“建国,你还是和建民好好谈谈,别伤了兄弟的感情。”

于是,我找了个机会,把弟弟叫出来聊。

“建民,这房子是我买的,当时也是为了让咱妈住得舒服些。现在我退休了,想回来住,你不会有意见吧?”

建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哥,这事我也说不上,家里的事都是红姐做主,你要不和她再好好谈谈?”

我听他这么说,心里更不是滋味。建民是个老实人,什么事都听李红的,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李红说了算。我看着他低头抽烟的样子,忽然觉得多年的兄弟情竟变得陌生了。

后来,我又找了母亲,说了这件事。

母亲听了之后,叹了口气:“建国啊,这房子是你买的,谁都知道。可这些年建民一家住惯了,红姐那人心眼小,你要真想要回来,怕是得闹一场啊。”

我想起母亲的为难,心里更是难受。

几天后,我再次找了弟媳李红。这次,我把房产证带上了。

“红姐,这房子是我买的,房产证写着我的名字,你总不能说这是你的吧?”

李红看了看房产证,脸色一下子变了。但她还是不肯松口:“哥,房子是你的没错,可我们一家住了这么多年,早就当成自己的家了。你现在让我们搬出去,房子里那些装修、家具怎么办?你总不能让我白花这钱吧?”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但也知道李红是个强势的人,这事怕是没那么容易解决。

后来,妻子劝我:“建国,要不咱们再买一套房吧,别和他们争了。咱妈还在,闹得太僵也不好。”

可我心里不甘。明明是我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自己却回不去?

这件事最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我和弟媳的关系彻底僵了,弟弟夹在中间,两头为难。母亲也劝我说:“建国,要不再等等,咱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我最终选择暂时住在省城,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这事。

也许,有些事情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早已悄悄改变了模样。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有一点我明白:亲情的裂痕一旦出现,想要修补,就没那么容易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人啊,永远不要透支自己!(写得真好) - 天天要闻

人啊,永远不要透支自己!(写得真好)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承蒙抬爱,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楠芝,点赞共勉。导语: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总是把自己的身体当做牛一样,不断的耕田,不断的犁田,最后犁断了,也倒下了。应该善待自己,有余的人生,才配谈一切。
背叛,有开始没结束!真相,道尽了人性 - 天天要闻

背叛,有开始没结束!真相,道尽了人性

文 | 风停夜泊原创 · 抄袭必究(本文是风停夜泊原创手稿,如有搬运、洗稿、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会追究法律侵权责任)背叛,有开始没结束!真相,道尽了人性!提及人性二字,不免为太多“执迷不悟”的原配悲哀。
男方先登门就是封建?三组真实案例告诉你婚嫁顺序有多重要 - 天天要闻

男方先登门就是封建?三组真实案例告诉你婚嫁顺序有多重要

最近闺蜜小敏的婚事闹得鸡飞狗跳,就因为在见家长的顺序上出了岔子。她和男友图省事,直接让双方父母在酒店见面,结果饭桌上男方父亲一句"反正孩子们都住一起了",让准岳母当场黑脸。这事儿让我想起老家堂哥的婚礼,当初就因为严格按照"三书六礼"的流程走
给已婚男友转2万买车,分手后能要回吗?法院:这种钱不受法律保护 - 天天要闻

给已婚男友转2万买车,分手后能要回吗?法院:这种钱不受法律保护

虽然情侣之间,相互赠与钱财、礼物是常有的事,但有些情况却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比如宿迁市泗洪县人民法院刚刚判决的这起案件。2021年5月,原告张女士与被告陈先生建立恋爱关系并同居在一起,不久后,张女士发现陈先生还是已婚状态,但她对此并不介意,仍转账2万元给陈先生,用于购买摩托车,以便日后共同生活使用。庭审中,...
母爱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什么我们越赞美母亲,她们越痛苦? - 天天要闻

母爱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什么我们越赞美母亲,她们越痛苦?

“母爱伟大”这四个字,几乎刻进了每个文化的基因里。1从“孟母三迁”到“暴走妈妈割肝救子”,从朋友圈的“妈妈是超人”到商家的“完美母亲节礼物”,我们似乎习惯了用最极致的词汇去赞美母亲。但当赞美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重复,它是否正在悄悄变质?“伟大”的潜台词,是“你必须完美”。当社会高喊“母爱伟大”时,往...
为什么说女人在事业上难以获得很大的成就?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女人在事业上难以获得很大的成就?

⭐每个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权利,成为浮游千里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浮游千里”最近因为生意上的事情,不得不跟一位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进行一次合作,朋友的这位伙伴就是位女性,四十多岁了,做事情算
别再自欺欺人!他有这些表现,就是打心底里嫌弃你 - 天天要闻

别再自欺欺人!他有这些表现,就是打心底里嫌弃你

情感疏远的10个“警告信号”:你是否忽略了这些细节?在亲密关系中,情感疏远常常悄无声息地发生。它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通过一些微妙的变化逐渐加剧。当你意识到时,可能已经错失了修复的最佳时机。心理学家曾提到:“冷漠是最无声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