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启用了全自动智能化超低温储存设备。 南都记者 李文 摄
日前,在广州召开的2024人类精子库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全国人类精子库的专家讨论发布了《关于男性适龄生育、适时保存生育力的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男性生育健康,倡导适龄生育,适时考虑保存生育力,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类精子库专家为什么呼吁男性适时保存生育力?在生育率下降、各方共建生育友好环境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精子库的捐精、供精、自精保存等业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广东省人类精子库。
现象
希望找同一个志愿者精液育二胎
30多岁的阿花(化名)最近跑了好几趟广东省生殖医院,她的诉求让医生印象深刻:阿花的丈夫由于无精子症而无法生育。3年前,他们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申请人类精子库的精液,供精助孕有了一个孩子,今年,夫妻二人开始筹备二胎,又来到了医院。
“他们对第一个孩子太满意了,想再要一个‘同源’的孩子。”生殖医学中心接诊的主任医师刘宇记得,阿花还给她看过孩子的照片,是个非常帅气的小男孩。但是,经过查询,当初的捐精志愿者精液已经没有库存。
在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后,类似的状况出现过不少,受精者家庭使用供精生育一胎后,希望使用同一个捐精志愿者精液,再生二胎甚至三胎。
阿花夫妻的意愿很强烈,他们希望两个孩子拥有同一个生物学父亲。为此,他们向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提交了申请,请求人类精子库联系一胎捐精志愿者重新捐精。
没等事情继续推进,新的问题出现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阿花的卵巢功能正在衰退,她“等不起”了。
无奈之下,阿花夫妇还是选用了人类精子库已有的其他志愿者精液,抓紧时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二胎。
选精
ai人性化匹配,遵循互盲、保密原则
虽然没能用上“第一志愿”,但时隔三年,阿花在选精时,有了更智能的工具,可以帮助她们从血型、长相、身高等方面挑选与丈夫更相似的捐精志愿者精液。
11月27日,南都记者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体验了人工智能供精人性化匹配系统。
几台操作终端固定在桌面上与人脸平齐的高度,带有摄像头,可触屏使用。
摄像头拍好受精者家庭丈夫的脸部照片后,系统即在后台开启自动比对,筛选出脸部外观与受精者最为相似的多名捐精志愿者编号,按相似度从高到低排列。同时列出的还有志愿者的身高、体重、学历、籍贯、爱好等基本信息。
据介绍,借助大数据、加密技术,系统设计严格遵循互盲原则、保密原则。整个过程中,受精者和生殖医学中心、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均只能看到捐精志愿者的编号。
“系统自动筛选出的长相匹配度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许多供精助孕家庭并不会只考虑长相的相似度,也会看重捐精志愿者的学历,高学历志愿者很“吃香”。也有的会考虑籍贯、身高、体重等因素。
据介绍,广东省生殖医院的人工智能供精人性化匹配系统于2021年上线,帮助供精助孕家庭从血型、体型特征、人脸匹配等多维度遴选最优人类精子库合格冻存精液,已造福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近万对夫妇。
广东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每6个人中就有1人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张欣宗介绍,2023年开始,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对全部捐精志愿者进行全面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除了地中海贫血,广东省生殖医院正逐步扩大特定遗传疾病基因检测的服务范围,比如耳聋基因、sma基因等,如果受精者有需要可提出申请。
2024年10月,广东省生殖医院还推出基因匹配筛选系统,尽量避免子代出现遗传病。
捐精
门槛逐渐提高,学历要求本科
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累计外供合格冷冻精液近13万份,造福1.4万余个家庭,生出近1.5万个孩子。
精子库的变迁也见证着生育政策、生育观念、时代环境的变化。2014年至2019年,广东省人类精子库每年的供精精液出库量保持在7000份以上。伴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2015年和2017年,供精出库量出现高峰,每年超过1万份。2020年,出库量降低至约5000份,2021年起保持在6000-7000份/年。
这十多年间,显微取精术等手术方式日趋成熟,一部分无精子症患者可通过睾丸显微取精术获取精子生育。多种因素影响下,供精精液需求量有所下降。
“早期的捐精合格率最高时超过30%,比现在的20%要高一些。”张欣宗分析,一方面是精子质量确实有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是捐精的总人数多,筛选的余地更大。
“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刚开始建设人类精子库的时候,无精可用。”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张欣宗回想,当年招募捐精志愿者是一个大难题。“我们要跑到学校食堂去发传单,甚至跑到男厕所去贴小广告,但没几个人来。”
这些年,随着捐精志愿者增多,对捐精人设置的“门槛”也在提高,如,原本要求身高1.65米以上,现在要求1.7米以上,学历标准从中专以上提升为大学本科以上。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璟
提醒
不着急生育时,男性可以“自精保存”
对于很多不孕不育患者来说,使用供精生育是“不得不”用的办法。很多人不清楚的是,男性的生育力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而大部分男性的生育力是可以早期保存的,也就是使用人类精子库的“自精保存”业务,将男性精子冷冻保存以备将来使用。
男性在25岁至35岁时精子质量最好,浓度高、活力强、受孕成功率高,35岁后,精液量和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开始下降。
对于因疾病、职业暴露、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男性,或者是暂时没有生育计划或出于工作、学习等原因推迟生育的男性而言,“自精保存”是一种有效的生育保险手段。
“我们鼓励男性积极考虑生育力保存,为自己与家庭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张欣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