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结婚,当事人总是欢天喜地,充满憧憬;
现在提到结婚,似乎不少人,尤其是女人,会为之恐惧,也没什么幻想和期待;
现实中,老一辈的女性,一面默默地忍下了自己在婚姻中的种种遭遇和委屈,一面又不无担忧地对身边打算晚婚,或不婚的女性苦苦相劝;
仿佛婚姻,是一个老一辈女性,得到了就觉得挺好,而年轻女性,没得到就觉得不好的玩意。
那么,那些对婚姻抱有批判和旁观态度,迟迟不肯走进婚姻的女性,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你以为她们只是害怕生孩子的痛,养孩子的苦,担忧男人抛弃自己,或者遭遇事业的滑铁卢吗?
其实,如果你不理解女性为什么不想结婚,就去养老机构和医院看看。
以下是几位网友的吐槽:
网友A说:如果你去过医院的急诊,你会发现,老头儿躺在床上,一般是老太太照顾;
老太太躺在床上,一般是儿女照顾。
网友B说:我在养老机构里工作,我发现老年夫妻,如果是先生得了病,一般都是太太陪住,负责主要的照护任务;而阿姨患病,先生健康,那么阿姨会被送到养老社区;
网友C说:
我奶奶70多岁时,得了晚期胃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爷爷反复问我,这个病能不能传染……
网友D说:养老机构里,多数老年男性,希望自己找个伴儿,要求就是比自己年轻,身体健康,能照顾自己。
网友E说:很明显,老男人得病之后,普遍安全感丧失,会对太太格外挑剔,必须媳妇全天照顾;而如果自己媳妇无法自理,男人多数会嫌麻烦…..
还有的网友指出,老太太如果退休金足够,普遍不想找老伴儿,因为她们可以抱团取暖,几个姐妹一起旅游,一起购物,一起跳广场舞,反倒整个老头儿需要自己伺候,是个拖累,不如落得个清净好。
可以看出,婚姻往往更有利于男性,但是对女性普遍不怎么友好,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看透了,也就不想结婚了。
如果把老年夫妻的现状和困境,放到网上去评价,相信结论也会是:
老太太常年照顾老头儿,是天经地义,是理所当然,如果老头儿能守在太太身边,鞍前马后地照顾那么几年,就会被称为好男人的典范;
你瞧,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20多岁,30出头的现代独立女性,在看到了那么多婚姻的残酷现实后,会受到多么大的冲击;
她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不是当事人,但是她们完全可以预测,自己婚姻的最后几年,可能会被捆绑在一个框架里,逃不出去,窒息受累,心寒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然而,女性不愿结婚的原因,不会完全受制于自己看到的现实里;
婚姻带给女性的影响,有冰冷而残酷的共性,也有温馨而感人的个性;
例如,有的家庭里,媳妇生病,老公会用心照顾,正如岳母生病,岳父会照顾饮食起居,妈妈生病,爸爸会忙前跑后地照顾一样。
这些其实,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夫妻应该是共患难,同享福的;
只要男人不把女人当保姆、认为女人应该死心塌地地照顾自己,且任由自己差遣和指责;
而女人也不把男人当成提款机,两个人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成全,互相照顾,共同进步,那么,我想愿意走进婚姻的女性,会更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