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一个奇葩习俗让家有兄弟的远嫁女,出嫁即生离,再无情可依

2024年02月14日16:50:04 情感 1536


心酸:一个奇葩习俗让家有兄弟的远嫁女,出嫁即生离,再无情可依 - 天天要闻

小时候算命,我的命格是:

六亲不靠,离祖成家。

年少轻狂,怎会认命?

01奇葩习俗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女孩。

我老公是省城普通家庭男孩。

可是在我爸爸的眼里,这是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结婚前,双方父母都没有见过面。

婚礼是两边分开办的,他父母没出席我家这边的婚礼。

而省城这边的婚礼,我父母也没有出席,我弟弟作为娘家代表出席的。

在我的老家,我妈那辈人的观念里,出了嫁的女儿回娘家夫妻是不能住在一起的,否则会影响娘家和娘家兄弟的运气。

我们这代人的观念并不在意这些,我和两个表妹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亲厚,回老家办婚礼的时候,我和老公住在我小表妹家。

当然是住一起的。

婚礼那天,我姨问我小表妹,悄悄问她:我和我老公住她家,是住一起还是分开住的。

我小表妹回答住一起的。

我姨和我姨夫非常震怒,直接给我妈打电话,劈头盖面地说了我妈。

意思孩子不懂事,难道你大人也不懂事?你孩子住人家,你不应该提前交代孩子这个注意事项吗?

我理解我姨和我姨夫,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后,按照我姨和我妈商讨的方案,我和老公包了几块钱的红包给我小表妹,代表那是房租。

她是把房子租给我和我老公住的。

这件事看起来是过去了,可是有些东西却不一样了。

我妈和我姨几十年的姐妹情分有了裂痕,再也回不到当初。

而我也因为这件事情有了阴影,不太想回娘家,即使回去也是我们自己定宾馆,再也不会住到父母家或者亲戚家里。

那一刻,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我心理上的那个亲密无间的娘家没有了。

我远在几百公里以外,不常回去,多少也有逃避的心理吧,而且我也不认同这个陋习,所以也基本影响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

而我妈,既是认定这个习俗的人,而且还在老家的氛围里,那几年应该承受了很多

02心酸往事

类似这样的奇葩习俗不仅我老家那里有,中华大地上不少地方都有呢。

我一个朋友是中原某省的,她家在最北面,她老公家同省最南面,开车要五个多小时。

她生孩子第一年,孩子两个多月,她们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他们冒着风雪开车到家,夫妻两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还没进家门,就被她妈妈赶出来了。

因为,按习俗,出嫁的闺女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过年,必须在婆家过年。

一家三口,风雪交加,他们像无家可归的孤儿。

也是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没有了根,心理上没有了娘家。

心理上没有了娘家是很难受的。

一方面自己还很恋家,想回家,一方面回了那个家却一点归属感都没有。

很矛盾,很撕裂。

自从结婚后,我便很少回娘家了。

一方面因为情感原因,回去与亲人不亲厚,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回去交通费,住宿费,人情来往费等至少好几千,是个不小的数目。

结婚将近20年,我都没有回娘家过过年。

看到网上经常为过年去女方家还是男方家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我心里五味杂陈。

她们大多都是独生女儿,娘家永远都是她们的家。

她们出嫁后,娘家是她们坚实的后盾。

我公婆对习俗完全不讲究,没到过年,他们不想麻烦,总想我们一家三口回我妈家过年。

与网上争着回自己家过年的人相比,我有一种爹不疼娘不爱的凄凉感。

03恋家情结

大学毕业,家里没有任何人脉关系,找工作只能随缘。

第一份工作在榕城,离家一千多公里。

恋家。

想家。

那时和公司有协议,必须在公司工作满三年才能离职,否则,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违约金。

工作第一年,春节回家,买不到火车票,只能坐飞机到省会,然后转大巴回家。

工作第二年,有同事给介绍男朋友,也有一起到公司的男孩追求,可是,心不定。

想回家。

我妈也希望我能回老家工作生活。

那时,归心似箭。

工作满两年的时候,我向公司提出离职。

那时我的顶头上司就是公司老板娘,是我的贵人。

她非常赏识我,对我很好,我跟她学会了很多东西。

她批准了我的离职申请,我是公司第一个没待满三年而没有交违约金的应届生员工。

至今,我都感谢她。

04我爱家乡,家乡却不爱我

回家后才发现,在家乡地级市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

屡屡碰壁。

这段经历给我内心打击蛮大的。

当时还有一个打击我的事情是我没有存在感。

我的两个表妹跟我年龄相仿,她们都在家乡有不错的工作。

那时候很多亲戚朋友都在给他们介绍男朋友,而且都是各方面都很不错的优质男孩。

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给我介绍男朋友。

当时内心很受伤,觉得低人一等,想逃离。

我是个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遇事不会瞻前顾后,知道必须迈步才能有出路。

05为了生存而出走

我决定去省会——秣城。

说走就走。

我对秣城几乎一无所知,可是我义无反顾地来了。

当时联系的一个在秣城工作的高中同学到车站接的我。

我带着我的全部行李——一包衣服和一床被子,到了她的住处。

晚上,她请我吃了一顿酸菜鱼,但是她也委婉地跟我说,她男朋友不同意我晚上在那边留宿。

我在脑海里搜索,我还有哪个认识的人在秣城,可以收留我一晚,避免我流落街头。

灵光一闪,我想到我的表嫂在秣城,我给我姨打电话,要到了表嫂的联系方式。

我真的是好运眷顾的人,每当我遇到困难,总有贵人相助。

表嫂收留了我,她到公交车站接我,我在她那里住了一个月,直到我找到工作,租了房子才搬走。

也感谢表嫂同事的包容和收留。

06远嫁并非我本意,但心甘情愿

工作收入不高,要租房,生活,根本攒不下钱。

当时萌生了退意,想着年底还是这样的话,我就回老家跟着我弟弟学做生意吧。

好运再次眷顾我,那年十月,我认识了我老公。

认识初期,是我人生的低谷期,他说,没事,你有我。

第二年,我们结婚。

拿了结婚证,我老公对我说,从此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

远嫁。

无娘家可依靠。

是弊端,却也促进我成长。

因为远嫁,知道自己身后没有依靠,我自己要独立起来,要能够独当一面,要把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我花更多的精力来成长自己,看书,学习,做更好的自己。

和老公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互相体谅,共同成长,做更好的爱人。

我们一起用智慧来经营自己的小家,让小家温馨幸福,坚不可摧,做更好的父母。

如今人到中年,知天命的年纪年纪,开始认命。

既然命格是“六亲不靠,离祖成家”,那就好好经营自己的家。

娘家不是家,婆家不是家,只有自己的小家才是家。

这是我为自己打造挡风避雨的城堡,是我可以永远惬意徜徉的港湾。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结婚后,工资该不该交给老婆?这是我听过最现实的答案 - 天天要闻

结婚后,工资该不该交给老婆?这是我听过最现实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里头,说起工资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关系慢慢就疏远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诚对待,家里头的日子越过越和美。工资怎么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个影响夫妻关系的关键事。古人讲:“夫妻齐心,其利断金。”结婚之后,工资到底咋分配,每个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亏 - 天天要闻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亏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着眼前那点好处;可有的人,却把心思花在修养人品上,想着长远的事。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载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亏。01:善良是智慧的体现,智者心怀善念当善良成为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智慧也就
别叫老公“亲爱的”了,换个称呼,男人很爱听 - 天天要闻

别叫老公“亲爱的”了,换个称呼,男人很爱听

亲密关系里面,称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称呼,会拨打男人的心房,让他对你产生不一样的情愫。女人在爱情里面,真的别太老实了,你越有点情趣,男人才会越爱你。别再叫老公“亲爱的”了,太俗气,换个称呼,男人很爱听。
惊人的感情铁律:中年男女暧昧,最大的问题只有这2个 - 天天要闻

惊人的感情铁律:中年男女暧昧,最大的问题只有这2个

如果一个人无法压制自己的欲望,没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绪,荷尔蒙操纵行为,而非回归理性本身;那么TA在感情里每个关键节点的选择,都会影响自己接下来几年的势。看过一组数据:有超过60%的夫妻,在30岁之后,对婚姻的满意度越来越低,
失恋后,难过很正常,但没关系,总会过去 - 天天要闻

失恋后,难过很正常,但没关系,总会过去

分手后,我们都是会经历一个阵痛期的。但凡动过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痒。只是有的人来的早一点,有的人可能会后知后觉地难过。有的人是分手当下,痛会更加强烈一些,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阵痛感会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刚开始痛感不强烈,但时间久了会慢慢浮
不听老人言:这5种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闻

不听老人言:这5种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恋关系中,双方的选择确实会直接影响到彼此的生活质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质在关系中未得到及时沟通和改善,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以下五种类型的人,如果无法有效调解,可能会影响到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值得在交往前认真考虑:1.
离婚后要求探视孩子,对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谁为由反对探视,法院这份判决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离婚后要求探视孩子,对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谁为由反对探视,法院这份判决给出答案!

夫妻离婚后,孩子随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视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谁,现任丈夫视如己出”为由反对探视,法院支持吗?请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帅与小美调解离婚,约定2岁的儿子小明由小美抚养并自愿承担抚养费。小美再婚后携小明组建新家庭。小帅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岁时有过陪护与探望,离婚后就再未支付过抚...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 天天要闻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摘要中青评论对老年人、病患、伤患等特定群体,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关怀。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岁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钱就医,被银行告知需本人到场后才能取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办理过程中,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属告诉记者,当地派出所、街道办等部门正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