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不确定”这三个字后面,其实隐藏了一座命运的分水岭。
有人遇事就会想,这件事不确定性太大,还是算了吧。你看,人类的理性和预测能力在起作用了,但真实世界的故事往往是怎么发生的呢?
比如说,一个人干了一件事,虽然事情本身没成,但是他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了解到了一个新机会。他尝试了新机会,也没成,但是掌握了一些新资源。他想用这些资源去干点什么,也不顺利,但是顺手掌握了一些新知识。看起来这个人似乎很鲁莽,干什么都不成,还到处撞南墙,但每一次“撞”,总有一些意外收获。这些意外收获最后让他拼出了一条路。
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有个做事原则,他说: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关于曾国藩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我们这里不做讨论,只讲他的“做事观”。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任何事物都处在它内在规律的变化之中,还有可能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所以对事情的任何判断都是基于当前,而不是基于未来的确定的结果。
曾国藩做事情是如此,历史上的任何伟大人物做事情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无法预知事情的结果,但可以努力做好自己。
读过《凡人修仙传》的朋友都知道,本书的主角——韩立去闯任何一个副本之前,从来就不知道面临什么具体的危险,虽然他也曾试图了解副本里的危险程度,但他唯一做的就是武装自己:多提高一层境界,多掌握一项法术,多炼制或购买一件顶级法器,多准备一些恢复法力的灵药,多留几手压箱底的手段。所以,每一次副本韩立都能够全身而退,而且收获颇丰。
列举《凡人修仙传》中韩立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面对未知的事物,真的没有必要等到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时才去做,因为机遇与风险并存,往往风险越大,收获就越大。而你所面临的风险就是所能承担的最大损失。
我曾听到过一句话:当你犹豫着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先做了再说;当你犹豫着要不要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是再思考一下,先不要去做。
所以,“不确定时代”就是用来吓唬那些高度理性、没有100%的把握就不行动的人的。而对于行动者来说,本来就不需要什么确定性,他们的成功是用意外收获拼起来的。
你认同不认同文中的观点呢?而你又是不是果断的行动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