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弹指一挥间。
感慨,日子过的真快,时间真的都去哪了啊?!
10月30日,是我们俩夫妻值得纪念的日子,可是,工作加柴米油盐酱醋茶的,35年,都没有正式庆祝一下,刚结婚的时候,条件不好,也没有那么多仪式感,一直以来,大多数纪念日都被我们忘记了。
88年的10月30日,我和先生相处了2年半,选定这个日子,我们结婚了!那个时候这个时间的东北,我们的小城佳木斯已经是白雪皑皑了。
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们结婚是属于裸婚,没有房子,租的郊区菜农的简易房,没有三金,更没有彩礼,只有一台电视,一台洗衣机,结婚的家具是父亲的朋友送的六分红松,我们找木匠打的衣柜,结婚仪式就在我们单位的职工食堂办的,酒席钱还是我们接的礼钱付的。
那时候我们宿舍的人,找对象都要找有房子的,我还在心里“鄙视”她们,觉得她们好俗气。生活起来才知道,我的“高雅”是要辛苦太多的。
认识先生,是源于科里的前辈,她想让我做她儿媳妇,但那时候还不兴姐弟恋,她儿子比我小一岁,我婉拒了,随后,前辈就把作为她儿子同学的同学的先生介绍了给我。
初看先生第一眼,感觉戴个眼镜,文质彬彬的,看着挺踏实可靠的感觉。
其实,外貌是可以欺骗人的。
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在结婚后一起生活的日子。
第一次和先生去他家,他父亲和我说:“他说话是反着说的,他吸烟的,你要管管他”。我笑笑,心想:他天天和你在一起,你都没管了,我怎么管得了。
还真就没管了,先生现在还在吸烟,怎么说都没用,因为这个恶习,我们也吵过,生气过,人家也不听,没有办法,索性随他吸吧!只是在我可见的视野,会控制点他吸烟的频次或者让他吸半只就掐掉。
先生老家是海宁人,父母官兵转业来到东北的。
我是纯纯的东北人,南北结合,生活习惯还是有大大的不同的。比如,我夏天喜欢吃豆角茄子,冬天喜欢吃酸菜,而让先生买菜,他买的永远是油菜。
他不喜欢吃饺子,也被我赤化喜欢吃了,但是他吃饺子一定必备粥喝的。
遗传因素太了不得,女儿走路像先生,饮食习惯更一样,我每天伺候这2个“南蛮子”,得绞尽脑汁,特别是女儿中、高考阶段,吃着这顿,要想着下顿做啥吃的。
这些年,林林总总,生活已经把棱角都磨光了,年轻时也因为一些琐事争吵,生活也是一地鸡毛,好在我们磨合过来,一起走过35年,现在都懒得吵了,爱情虽然消贻殆尽,但剩下的亲情,就如左右手,砍掉哪只都痛,能一步步走来,不离婚,就是我们那代人对婚姻交了合格的答卷了!
写到这里,这一天也没收到先生的电话和任何信息。
现在已经吃完晚饭,先生做的笋干老鸭煲,这也是他经常做的一道南方菜。
到现在他也没提结婚纪念日这事,他肯定又把这个日子忘记了。
即使我诱导他想起,问他有什么礼物,他也是永远的一句话,钱在你那,想买啥去买呗!
在我码字要结束的时候,我说了一句:今天是我们结婚纪念日啊!
先生问一句:今天是几号?[笑哭]
咳,就这样和这个不浪漫的人,也过了35年,生活不易,且过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