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句实话,我劝你别太用力了。”
没想到朋友在得知我二战考研失败后,却对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你在说什么?我还要考试,不用力学习怎么可能。”
两年的备考之路我早已全身心的投入当中,拒绝任何社交娱乐,删掉了某音某书。
但却是事与愿违,我的二战也失败了。
我无助的向好友吐槽自己这两年的辛酸付出却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
“你有没有想过是你把自己逼的太紧了?”朋友对我提出了这个疑问,我却懵了。
“学习不就是抛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当中嘛,我这样有错吗?”
“投入进去没错,但是不是让你当做学习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这样搞就算是机器也会出故障的啊!”
我认真的审视起我这两年的生活,除了每月的正常交稿剩下的时间全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我总认为自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殊不知是在内耗的沼泽里越陷越深。
同行的同学在吃喝玩乐中一战便上了岸,而我相较于付出了多倍的努力却迎来了二战甚至是三战。
我第一次迷茫了,似乎努力并不会得到回报。
减肥的第二个月我迎来了漫长的平台期,原计划在七月初便可以达到110斤的小目标,但看着接近八月份的时间,我依旧还在115斤徘徊。
不停的加练,吃减脂餐,我想减掉那一斤似乎便如登天般困难。
“平台期该怎么办。”
“如何快速的度过平台期。”
我在网上大量的寻找突破平台期的办法,却发现每一张帖子的重点都是让我适当的休息吃放纵餐。
大量的减少摄入,过度的消耗热量,身体会进入自我保护状态,使消耗和摄入达到平衡,减脂效果会越来越低甚至停滞不前。
看着帖子上面给出的解释,我意识到减肥也需要适当的放纵自己。
按照上面的指导,果然在第三天我便突破了平台期,成功的减掉了一斤。
我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朋友,没想到她却再次提起了我的学习之路。
“你看看减肥还需要适当的休息一下,不然就会有平台期,所以你学习也需要放松,一个道理。”
“有松有紧,才能效果翻倍。”
看着这样的话语,我也不禁的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的确,这两年我一直把自己逼的太紧,看到过多的错题便会崩溃大哭,常常陷入深深的内耗当中无法逃脱。
我一直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却一直忘了是不是应该休息一下。
其实,我也知道这几年我一直都生活的太过于“紧绷”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紧绷的神经和节奏会阻挡着我们进入摆烂的境地,但倘若一直这样呢?
从步入大学开始,社会的苦与恶就压在了我的身上。
“大学就四年,你一定要快点把该拿的证拿到手,不然就会影响你后续找工作。”
“现在都研究生博士生的,你一个本科学历根本没眼看。”
回首我十几年的求学路,为了赶上生活的主旋律,我紧绷神经一直在奔跑。
但慢慢的,我的手脚感到了疲惫,我的精神和热情得到了流失,似乎只留下了会内耗的躯体。
我也不得不想起一句话,“太用力的人生走不远。”
上学时跑八百米,老师总会严词禁止开跑便付出全力,漫长的路途比的就是体力,保持好能量,在留到最后再冲刺。
做任何事情都如同马拉松,不需要像百米冲刺一开始便拼尽全力,因为久而久之会使身体和精神都陷入疲惫。
均匀发力,找好关键时刻,松弛有度才会寻得良果。
“别太用力,只有把生活留下缺口,阳光才能照进来。”
在这个你追我赶的时代,不妨放慢一点脚步,去看一场电影,去一次游乐园,去爬一座山去看一次海。
我想这并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但却可以让阳光照在你的身上,让身体和心灵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洛克曾言,“凡是打算充分利用一生中任何一部分时间的人,必须让其中一部分用于游戏娱乐。”
有时候,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如何更用力,而是如何放松,让自己先停下来一会,或许才可以更好的成长。
生活在慢慢慢慢的变好,时间在慢慢慢慢的溜走,花朵在慢慢慢慢的盛开。
你也让自己慢一点脚步,别太用力保存好能量,去迎接未来的美好。
the end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坤坤
编辑: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