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2023年06月24日17:20:03 情感 1631

前言

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存在,她们用无私的爱和无尽的关怀守护着我们。无论是生理上的照料还是心灵上的扶持,母亲总是以她们特有的方式给予我们最深沉的爱。

成为一位母亲,并非只是简单地生下一个孩子,而是担负起一份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从孩子的诞生起,母亲就注定要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她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早的导师,也是他们心灵世界中最坚实的支持者。

一个好母亲,她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她们以身作则,以温柔和理解来引导孩子的成长。她们教会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教会他们善良、诚实和勇敢。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平洋屯的母亲

平洋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孕育出一位伟大的母亲,麦琼方。她用自己的力量,抚养了87个孩子,成为他们心中的母亲。麦琼方的故事充满着温情和奉献,她的善举令人感动。

生于1960年的麦琼方,出生在广西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由于家境困难,她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刚成年就开始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经历了几年的辛勤劳作后,她得到了一份在医院洗衣房的工作机会。麦琼方知道工作不易得,因此一直勤奋工作,过着朴素的生活。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有一天,麦琼方在医院上班时遇到了一个需要看病的女人。这个女人来自偏远的平洋屯,家中无亲无故,生活贫困,无法承担雇佣护工的费用,只能自己忙前忙后地处理病人的事务。麦琼方看到她的辛苦,心生怜悯,主动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在女人病愈之后,她非常感激麦琼方,并邀请她到家中共进晚餐。

麦琼方应邀来到平洋屯,这里的贫困状况让她震惊。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和环境恶劣,村民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许多家庭仍住在茅草屋里,五六口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情况令人心酸。

回到城里后,麦琼方仍然心系平洋屯,她用自己的生活费购买了日常用品,送给那些无法自理的老人。经常去探望他们之后,她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抚养87个孩子

在一个上个世纪的小村庄平洋屯,贫困阻断了许多孩子的未来,而一个伟大的母亲,麦琼方,用她的力量和奉献,托起了这些孩子的读书梦。

那个时代,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学生们缺乏资助项目,贫困几乎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绊脚石。每年都有许多孩子考上了大学,但无法承担昂贵的学费,只能无奈地回家打工,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贫困代代相传。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然而,这样的现实并没有让麦琼方心灰意冷。虽然她自己只读过几年书,但她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力量,她坚信只有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让他们走出贫困的泥淖,实现自己的梦想。

麦琼方下定决心,她决定供养这些无法支付学费的孩子们继续上学。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麦琼方只是一个医院的勤杂工,工资微薄,自己还有一个孩子要抚养,她如何能供养这么多的孩子呢?

然而,麦琼方并没有退缩,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攒下的钱全部拿出来,为村里几个无力支付学费的孩子交了学费。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她还找了几份兼职工作,从早到晚勤奋工作。村里许多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麦琼方主动接纳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医院感动于麦琼方的善举,特批给她三间办公室,让她和孩子们住在医院里,免去了奔波的辛劳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然而,贫困的平洋屯还有许多孩子缺乏衣服和食物。由于村庄地处偏远,基本生活物资很难获得。为了帮助这些孩子,麦琼方用一根扁担挑着物资,定期送到他们手中。每次往返之间,麦琼方的双肩都磨出了高高的肿块,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前行的脚步。她甚至曾经在山路上不慎跌入山崖,幸好被村民发现并救了回来,她用生命捍卫着孩子们的未来。

尽管进山的路艰难险阻,一般人很难坚持下去,但麦琼方没有放弃。山里的孩子们没有衣服、没有课本,每当想到这些,麦琼方就再次挑起沉重的担子。36年过去了,麦琼方挑断了18根扁担,让这些孩子们踏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求学之路。

渐渐地,麦琼方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有87个孩子受到了麦琼方的帮助。这些孩子深深感激着麦琼方的照顾,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平日里称呼她为“妈妈”。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无私的奉献

当妈妈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地工作时,孩子们看在眼里,深知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在平洋屯的这87个孩子中,有11个考上了中国顶尖的清华大学,9个考上了北京大学,其他的孩子们也都成功考入了优秀的大学。

孩子们的成就让麦琼方感到非常高兴,她觉得这些年来的辛苦没有白费,她为孩子们的成功感到欣慰。或许许多人认为,现在孩子们都成才了,麦琼方可以放下心来享受余年了。然而,麦琼方却拒绝了孩子们的邀请,她不愿离开平洋屯,不愿享受城市的舒适生活。她对孩子们说,她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得到回报,而是出于善心。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麦琼方坚决拒绝孩子们的提议,并向他们解释她供养他们读书的初衷。她告诉孩子们,她的目的不是要投资,也不需要他们报答。她不需要他们的钱财,更不需要他们感恩戴德。她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善事,帮助这些孩子改变命运。她希望孩子们将来也能行善事,做一个好人,这就是她的心愿。

受到麦琼方的感召,孩子们组织了许多爱心活动,资助了很多失学儿童。他们将妈妈的爱传承下去,回报社会。孩子们明白,他们拥有的机会是如此宝贵,他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幸运,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知道,善行会带来善果,他们将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享受到教育的机会。

麦琼方虽然看似普通,但她比许多人都更伟大。她用自己的双肩托起了无数孩子的光明未来。在她的努力下,每个人都有饭吃,都有书读,这是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麦琼方用自己的力量将这个期望变成现实,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拥有新的生活希望。这样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赞扬。

40多年,她挑坏18根扁担,抚育87个孩子,竟有20个孩子考上了清北 - 天天要闻

结语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母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麦琼方虽然并非这些孩子们的亲生母亲,但她比亲生母亲更加无私奉献。为了孩子们,她吃尽了苦头,但她从不指望任何回报。她教给孩子们什么叫做爱与奉献,让他们懂得付出和关爱。这样的付出和教导,让每一个孩子都称她为母亲,这是多么珍贵而伟大的称呼。

麦琼方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行并不求回报。当我们用心去帮助他人时,虽然我们可能得不到物质上的回报,但我们在他人心中的意义却是无可替代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麦琼方一样的善行者,无论是大是小,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他人的生活。只要我们心怀善意,付出真挚的关爱,我们就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 天天要闻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1986年,汪英和刘青两人结婚。汪英漂亮,刘青高大英俊潇洒,人人都说,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对。酒席整整摆了30桌。酒席后回到家,汪英刘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点收回的红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 天天要闻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01绝大多数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一针见血地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让人既爱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绝对会各种抱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日子还需要过下去。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爸爸不会又被赶回来吧?上次那人说的可难听了。”姐弟三人干活时说起了悄悄话。家里已经快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发地担心起了未来的日子。“听奶奶说爸爸天生脑血管狭窄,年纪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吓坏了,要是万一抢救不及时,我们就再也看不见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爸爸的病情,生在这样的...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 天天要闻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迟来的春天"杨建国相亲成功啦!"厂区大喇叭里播出这则消息时,我正推着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脚步,心里五味杂陈。那刺耳的广播声传得老远,引得路过的工友们纷纷朝我投来好奇的目光。"老赵,你堂哥终于舍得娶媳妇啦?"车间的王师傅扯着嗓门喊道。我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 天天要闻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姑姑的遗愿"冯表哥,我妈临走前给你的二十万,你得还给我,那是我的遗产。"姑姑的骨灰盒还热着,张明华就站在我面前,眼里只有钱。我一时语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里又酸又涩。我叫冯长河,今年四十有五,在县里一所中学教书。已是小有名气的语文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