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朋友跟我抱怨说:“我婆婆完全都没有跟我说,就直接同意了让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住一个多月,我心里堵得慌。”
事情是这样的,朋友跟他老公是前年结婚的,那会儿因为疫情,所以是先领的结婚证,一直没办婚礼,后来又因为金钱方面的一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年才办的酒席。
朋友老公家在外地,她婆婆的口音比较重,普通话也不咋标准,她听着总是觉得很费劲。但总体来说,朋友的婆婆待她还是很不错的,即便平时交流不多,可有什么好吃的总能想到朋友,所以两人相处起来还是比较和睦的。
但在对待亲戚这事儿上,两人的观念总是冲突的,因为早些年时,她老公家里还比较困难,很多事情上也多亏了亲戚的接济,她能够体谅婆婆想要还这份人情的心意,可却接受不来明显把她当外人的处理方式。
去年暑假的时候,她婆婆就把一个亲戚家的小孙子接来家里带了一个月,当时也没提前跟朋友知会一声,只是在接过来后跟朋友说小孩要在家里住一个月,不过小孩子一直都是她婆婆带着的,而且小孩子本身也比较乖,挺懂事的,所以她也没啥好计较的。
结果这次,朋友都已经怀孕6个月了,她婆婆有一天,突然说亲戚家上高中的大孙子要暂且在家里一个多月,然后考虑到家里就两间房,所以到时候孩子跟朋友老公睡,她就跟朋友睡,晚上还能顺便照顾朋友。
朋友有点接受不来,一声招呼不打孩子就接回家了,结果还直接被分配了“居住权”,朋友心里多少是有些怨气的,她说:“如果早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宁愿出去租房住,也不会跟着老公住在婆婆家里。这房子不是我的,所以我做不了主,所以不管什么事都不用征求我的同意了吗?”
后面朋友也有跟她老公商量,“可以给孩子在家旁边单独租一间房子,平时吃饭都在家里,只是在租房里睡觉就行。”但她老公觉得这法子有点不近人情,还说朋友有些矫情。
最后,朋友带着有些哭腔跟我说:“说老实话,我理解我婆婆想要还人情的心情,可为什么非要委屈我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都没有跟我商量下,你觉得这事儿真怨我矫情吗?”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婆媳关系问题的人,我自己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婆媳关系的复杂性和难以调和。但该说不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家庭中同样适用,房子不是你的,难免会有寄人篱下的委屈。
但婆媳之间的沟通其实更重要,当第一次婆婆把亲戚家孩子带上门的时候,就应该跟婆婆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是说不欢迎孩子上门住,而是应该提前说商量好,才能更好地安排好方方面面的事情,大家觉得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日话题: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般都会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