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位老人到了晚年这样说亲情:
“我曾经以为亲情是一种神圣的情感,但现在我明白了,它不过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关系。当权力和责任成为了亲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时,爱和支持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年轻的时候,曾把亲情看成是生命里最重要,最不能割舍的感情。随着年岁的渐长,被亲情温暖过,也被亲情伤害过,看懂了人性,也明白了人心。
我觉得,亲情就是你生命里,既不能割舍的感情,又不能不在乎的感情。当亲情温暖你的时候,你会被亲情的力量感化,当亲情伤害你的时候,你会欲哭无泪又无可奈何的绝望。
70岁的刘阿姨说:人到晚年,才真正懂得亲情不过如此,爱与支持的背后,皆是各自的利益得失。
倾诉人:70岁的刘阿姨
我是70岁的刘阿姨,只有一个儿子,老伴走了多年,如今我一个独居。
年轻的时候,我对娘家的感情很深,觉得老伴和儿子也要排在娘家人的后面。
那时候,我觉得,亲情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感,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是我为父母和手足无私的奉献。
随着我们三个手足各自成家后,慢慢地发现,我错了。我认为的亲情也需要物质做基础,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做依靠,一旦我有不满意或者不能满足亲情要求的时候,我就是不孝之女,甚至在亲情面前被排挤。
随着年岁的增长,到了中年的时候,历经父亲突发疾病走了的家庭变故,才让彻底看清了亲情里的权力和责任,以及亲人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能够做到六亲不认。
父亲走了还没有半年,大哥就召集我和姐姐开家庭会议,商议着母亲的养老问题。哥哥说,自古家里的财产都是儿子继承,所以他迫不及待地要求我们签字,把父母的房子过户到他的名下。
大姐不同意,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有继承家产的权利。大哥就说我和大姐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只有赡养父母的责任,没有继承家产的资格。
母亲也骂大姐白眼狼,说大姐和我家日子过得都比大哥好,还跟大哥争房产,立刻做主要求我跟大姐在协议上签字,放弃父母房子的继承权。
大姐不同意,跟大哥吵,跟母亲吵,还跟我说,你敢签字就没有我这个姐姐。
当时,我觉得母亲这样做确实不对。以前不论父母想要什么,母亲都让我和大姐出钱,从不让大哥出钱,理由就是大哥不容易。
因为房子和父母的存款问题,大哥和大姐闹腾了很久很久,还有母亲在里面搅和,让我对亲情越来越感觉没啥意思了。
虽然最后大哥和母亲做出了让步,但我们之间的亲情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母亲跟随大哥居住养老,退休工资大哥拿着,我和大姐每月再给大哥1000块钱。
我退休后,一直不喜欢我的婆婆要求跟我们居住养老,我不能说不让来。可老伴却说这样话,我父母不容易,就我这么一个儿子,总不能让我父母跟我妹妹养老吧。
公婆来了以后,一日三餐我做,洗洗涮涮我做,老伴就是动动嘴巴,偶尔我累了,跟老伴说让他也伸把手,谁知,老伴却说这些都该儿媳做。
为这个事情,我曾生气离家出走,儿子也站在老伴身边,认为女人就该以家庭为重。
我这才彻底明白了,女人的一生,想要拥有真正的亲情是多么的难。回不去的娘家,容不下的婆家,结婚后的女人没有家。
等到把公婆照顾走了以后,老伴也退休了,本以为我们可以相互搀扶着好好过余生,谁知,老伴有了外心,离婚又不甘心,不离婚又觉得恶心。
拖了好几年,直到老伴突发疾病走了。本以为自己会很恨老伴,谁知内心还是很难过,虽然一辈子没有好好善待过我,可毕竟相伴了几十年。
老伴走后,儿子就让我跟他一起居住带娃。一晃在儿子家居住了好几年,儿子跟我商量卖了我的房子,帮他置换一套大一些的房子,他们好再生个二胎。
见多了身边很多老人,因为听从了子女安排,最后被迫去了养老院的事情,我说啥也不愿意卖自己的房子。
就这样,又得罪了儿子,整天没有好脸色,还时不时地说别人家的老人都为子女着想,怎么他这么命苦,遇到我这样不开明的母亲。
有时,儿子说急眼了,还会埋怨我们每天给他提供很好的生活,别人一结婚,父母都给准备好了房子和车子,他却要依靠自己奋斗。
听多了儿子的抱怨,我也就懂得了我跟儿子之间的亲情是多么的脆弱,需要的是我无私地奉献,甚至卖了自己这把老骨头,他才能满意。
为了不让儿子看着我碍眼,我收拾自己的东西回到自己家独居,到了晚年,才真正明白,人世间的亲情不过如此,爱与支持的背后是利益得失。
禅心有话说:
有人曾说过,子女长大成人后,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亲亲戚了,手足间,小时候是玩伴,长大各自成家后,也就是同姓的亲戚。
所以,很多时候,维系亲戚之间的感情,需要的技巧和一些“薄情”。人性使然,我们需要学会的是接受现实的亲情关系,更要接纳亲情里的利己,尽可能地做到大度些,问心无愧就好。
不论是我们与父母手足间的亲情,还是我们与伴侣以及子女之间的亲情,需要我们用心维护和守护,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如果亲情关系出现了问题,学会及时解决和化解矛盾,不要让争吵和纷争,影响家庭的和谐和稳定,做好自己,其他随天意好了。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